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916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包括:滑座、导杆、固定座;所述滑座内的两侧设置有导杆,且滑座与导杆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导杆的两端,且固定座与导杆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螺栓设置在固定座下部的两侧,且锁紧螺栓与固定座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设置在滑座上部的两端,且把手与滑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通过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打磨固定方式合理,大大提高打磨稳定性,保证作业人员安全,以及打磨平整度及光洁度较高,同时砂轮调节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打磨效率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
本技术涉及打磨机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
技术介绍
钢轨在轨道交通中起着主要的作用,由于每段钢轨在安装时需要进行轨头焊接,这就造成焊接后的焊缝处光洁度较差,同时钢轨经过长期运营后,部分区段的钢轨表面还会出现垂直磨耗、接触疲劳损伤等,因此为了提高钢轨作用面的光洁度,减少列车运行噪音、提高乘客舒适度,延缓钢轨病害的发生,需要对钢轨进行打磨。但是目前常见的钢轨打磨机还存在于钢轨的接触方式尚不合理,造成打磨过程中砂轮与钢轨打磨时的接触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装置偏移,对作业人员造成危险,并且导致打磨平整度及光洁度较差,以及对砂轮与钢轨的接触调节不便,造成打磨效率较差等问题。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常见的钢轨打磨机还存在于钢轨的接触方式尚不合理,造成打磨过程中砂轮与钢轨打磨时的接触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装置偏移,对作业人员造成危险,并且导致打磨平整度及光洁度较差,以及对砂轮与钢轨的接触调节不便,造成打磨效率较差等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包括:滑座、导杆、固定座、锁紧螺栓、把手、驱动电机、主动齿轮、缸体、缸盖、调节丝杆、轴承座、驱动轴、从动齿轮、砂轮;所述滑座内的两侧设置有导杆,且滑座与导杆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导杆的两端,且固定座与导杆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螺栓设置在固定座下部的两侧,且锁紧螺栓与固定座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设置在滑座上部的两端,且把手与滑座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滑座上部的右侧位置,且驱动电机与滑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底端,且主动齿轮与驱动电机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缸体设置在滑座上部的左侧位置,且缸体与滑座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缸盖设置在缸体的顶端,且缸盖与缸体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丝杆设置在缸盖的内部,且调节丝杆与缸盖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轴承座设置在调节丝杆的底端,且轴承座与调节丝杆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驱动轴设置在轴承座的下部,且驱动轴与轴承座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驱动轴的中间,且从动齿轮与驱动轴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砂轮设置在驱动轴的底端,且砂轮与驱动轴通过螺母拧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所述固定座上部为长方形状,下部为倒U形状,且固定座上部的两侧与导杆嵌入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所述轴承座为圆柱状,且周轴承座的上部通过轴承与调节丝杆相连接,下部通过轴承与驱动轴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所述驱动轴为底端设有外螺纹的圆柱状,且驱动轴的上部贯穿滑座后与轴承座通过轴承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所述主动齿轮通过驱动电机设置在滑座的下方,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啮合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所述缸体上下两端带有法兰盘的圆筒状,且缸体的内部与轴承座之间通过间隙配合滑动连接。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通过设置固定座,使固定座卡在钢轨上,然后利用锁紧螺栓拧紧固定,从而可以使该装置牢牢固定在钢轨上,继而使该装置在打磨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大大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2、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通过将该装置利用固定座与锁紧螺栓配合牢牢固定在钢轨上,再利用滑座来回滑动打磨的设计方式,从而可以对打磨处打磨的更加均匀平整,大大提高打磨光洁度。3、本技术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通过利用旋转调节丝杆对轴承座下部的驱动轴进行升降调节,从而可以使砂轮与钢轨表面进行接触调节,避免出现砂轮磨损后无法对钢轨表面进行打磨,以及砂轮打磨调节不便的问题。4、本技术通过对上述装置在结构上的改进,具有打磨固定方式合理,大大提高打磨稳定性,保证作业人员安全,以及打磨平整度及光洁度较高,同时砂轮调节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打磨效率等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细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滑座1、导杆2、固定座3、锁紧螺栓4、把手5、驱动电机6、主动齿轮7、缸体8、缸盖9、调节丝杆10、轴承座11、驱动轴12、从动齿轮13、砂轮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包括:滑座1、导杆2、固定座3、锁紧螺栓4、把手5、驱动电机6、主动齿轮7、缸体8、缸盖9、调节丝杆10、轴承座11、驱动轴12、从动齿轮13、砂轮14;滑座1内的两侧设置有导杆2,且滑座1与导杆2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固定座3设置在导杆2的两端,且固定座3与导杆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锁紧螺栓4设置在固定座3下部的两侧,且锁紧螺栓4与固定座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把手5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两端,且把手5与滑座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驱动电机6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右侧位置,且驱动电机6与滑座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主动齿轮7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包括:滑座(1)、导杆(2)、固定座(3)、锁紧螺栓(4)、把手(5)、驱动电机(6)、主动齿轮(7)、缸体(8)、缸盖(9)、调节丝杆(10)、轴承座(11)、驱动轴(12)、从动齿轮(13)、砂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1)内的两侧设置有导杆(2),且滑座(1)与导杆(2)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3)设置在导杆(2)的两端,且固定座(3)与导杆(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螺栓(4)设置在固定座(3)下部的两侧,且锁紧螺栓(4)与固定座(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5)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两端,且把手(5)与滑座(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右侧位置,且驱动电机(6)与滑座(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7)设置在驱动电机(6)的底端,且主动齿轮(7)与驱动电机(6)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缸体(8)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左侧位置,且缸体(8)与滑座(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缸盖(9)设置在缸体(8)的顶端,且缸盖(9)与缸体(8)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丝杆(10)设置在缸盖(9)的内部,且调节丝杆(10)与缸盖(9)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1)设置在调节丝杆(10)的底端,且轴承座(11)与调节丝杆(10)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驱动轴(12)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下部,且驱动轴(12)与轴承座(11)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从动齿轮(13)设置在驱动轴(12)的中间,且从动齿轮(13)与驱动轴(12)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砂轮(14)设置在驱动轴(12)的底端,且砂轮(14)与驱动轴(12)通过螺母拧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钢轨打磨机,包括:滑座(1)、导杆(2)、固定座(3)、锁紧螺栓(4)、把手(5)、驱动电机(6)、主动齿轮(7)、缸体(8)、缸盖(9)、调节丝杆(10)、轴承座(11)、驱动轴(12)、从动齿轮(13)、砂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座(1)内的两侧设置有导杆(2),且滑座(1)与导杆(2)通过滑动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座(3)设置在导杆(2)的两端,且固定座(3)与导杆(2)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锁紧螺栓(4)设置在固定座(3)下部的两侧,且锁紧螺栓(4)与固定座(3)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把手(5)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两端,且把手(5)与滑座(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6)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右侧位置,且驱动电机(6)与滑座(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主动齿轮(7)设置在驱动电机(6)的底端,且主动齿轮(7)与驱动电机(6)通过平键连接;所述缸体(8)设置在滑座(1)上部的左侧位置,且缸体(8)与滑座(1)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缸盖(9)设置在缸体(8)的顶端,且缸盖(9)与缸体(8)通过螺栓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调节丝杆(10)设置在缸盖(9)的内部,且调节丝杆(10)与缸盖(9)通过螺纹拧接方式相连接;所述轴承座(11)设置在调节丝杆(10)的底端,且轴承座(11)与调节丝杆(10)通过轴承相连接;所述驱动轴(12)设置在轴承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金玉王冬冬张仕超俞力洋李国芳朱香将赵泽福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