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795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基材(10)与易粘接层(20)的密合性及易粘接层(20)与功能层(30)的密合性,即使在高温高湿等严苛环境下长时间暴露,也可维持充分的密合性。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功能性构件是在基材(10)的至少一个面依次层叠有易粘接层(20)及功能层(30)的功能性构件,其中,用于形成所述易粘接层(20)的组合物包含具有缩水甘油基的聚酯‑丙烯酸类复合树脂,且该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酸值为2.5~6.0mgKOH/g,用于形成所述功能层(30)的组合物包含具有与缩水甘油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且该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酸值为4.0mgKOH/g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功能性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材、易粘接层、功能层依次层叠而得的功能性构件、膜、片材等,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即使在高温高湿等的严苛环境下,也可维持充分的密合性的功能性构件、膜、片材等。
技术介绍
塑料材料因其轻量性、加工适合性、生产性,而作为电子设备的材料被广泛使用。塑料材料也有以其自身单独使用的情形,但是较多的情形为在表面层叠具有特定功能的功能层,被附加依据用途的功能。特别是近年来,取代玻璃或金属材料,将塑料材料使用于以往未被使用的领域,伴随于此,塑料材料也被要求在高温高湿等的严苛环境下的高的层间密合稳定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76518号公报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2015/17056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作为塑料材料的原料的聚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烯烃、聚碳酸酯、聚酰亚胺等热塑性树脂通常经熔融而形成为纤维、膜、片材等,但是其表面为结晶化的情形多,缺乏油墨、粘接剂等的粘接性。其中,已知在膜的情形中,通过拉伸、热固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功能性构件,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依次层叠有易粘接层及功能层的功能性构件,其中,用于形成所述易粘接层的组合物包含具有缩水甘油基的聚酯-丙烯酸类复合树脂,且该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酸值为2.5~6.0mgKOH/g,用于形成所述功能层的组合物包含具有与缩水甘油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且该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酸值为4.0mgKOH/g以下。/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0 JP 2018-0522391.一种功能性构件,其特征在于,其是在基材的至少一个面依次层叠有易粘接层及功能层的功能性构件,其中,用于形成所述易粘接层的组合物包含具有缩水甘油基的聚酯-丙烯酸类复合树脂,且该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酸值为2.5~6.0mgKOH/g,用于形成所述功能层的组合物包含具有与缩水甘油基具有反应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且该组合物的固体成分酸值为4.0mgKOH/g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能性构件,其特征在于,用于形成所述易粘接层的组合物以所述聚酯-丙烯酸类复合树脂为主成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船桥洋平佐濑辉弘岸幸生奈良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木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