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771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安装在注液阀上,灌注装置包括回收管体和出料针头,回收管体包括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构成的台阶式中空通道,出料针头包括连接所述注液阀的入料部和出料部,出料部自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入料部设置于回收管体的入口处,使出料针头紧密安装在回收管体上,且至少部分出料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回收管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回收支管,所述回收支管与所述第一腔室互通,所述回收支管外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回收管路上还设置有检测回收管路内真空度的真空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对溢出的液体进行回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节省了成本,提高注液的精度,保证工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制造和应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相关的容器中灌注相应的液体,而针对容器体积较小的情况下,为满足特定工艺要求需要在容器内注入相应的液量,使得容器内的液位达到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注液阀向容器内注入固定量的液体,由于容器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容量体积的误差,在注入固定量的液体时,相同大小的容器注入液体后,不同容器内的液位也不一致,尤其针对容量体积微小的容器,不同容器内注入相同量的液体时,液位差较大,影响工艺效果。为了保证液位的精度,使其达到相应的工艺要求,一般会在注液过程中检测液位高度,但这种检测往往适用于透明容器,而且精确度较差,对于不透明的容器无法检测,在注入固定量液体后无法达到相应的工艺要求,低于预设液位或高于预设液位;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小容器需要注满时,会出现注液溢出或容器内出现气泡的问题,不满足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连接在注液阀上能够回收注液过程中溢出的液体。本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注液阀上,所述灌注装置包括回收管体和出料针头,所述回收管体包括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构成的台阶式中空通道,所述出料针头包括连接所述注液阀的入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出料部自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入料部设置于所述回收管体的入口处,使所述出料针头紧密安装在所述回收管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出料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回收管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回收支管,所述回收支管与所述第一腔室互通,所述回收支管外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回收管路上还设置有检测回收管路内真空度的真空检测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注液阀上,所述灌注装置包括回收管体和出料针头,所述回收管体包括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构成的台阶式中空通道,所述出料针头包括连接所述注液阀的入料部和出料部,所述出料部自所述第一腔室进入所述第二腔室,所述入料部设置于所述回收管体的入口处,使所述出料针头紧密安装在所述回收管体上,且至少部分所述出料部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回收管体的外壁上连接有回收支管,所述回收支管与所述第一腔室互通,所述回收支管外接有真空发生器,所述回收管路上还设置有检测回收管路内真空度的真空检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支管与所述第一腔室的中部互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部具有上连接端和下连接端,所述上连接端与所述注液阀连接,所述下连接端与所述回收管体连接,所述上连接端与所述注液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下连接端与所述回收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明秦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特英诺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