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8765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控制台、电控箱和计算机,控制台与气源连接,两者之间设有系统进气截止阀,试验台上通过压力传感器与电控箱连接,试验台与控制台连接,控制台与电控箱连接,电控箱与计算机连接。控制台上设有调压阀、进气截止阀、排气截止阀和至少两套充放气管路,调压阀一端与系统进气截止阀连接,另一端与进气截止阀、排气截止阀依次连接,充放气管路分别与试验台和电控箱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采用三重安全冗余设计,利用计算机程序编制加载谱并控制充放气电磁阀按照载荷谱自动进行充放气加载,试验过程安全可靠,并可自动调节充放气速率和控制保载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
本技术属于飞机部件试验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舱盖是由金属框架和有机玻璃制成的透明件组成,是飞机的关键部件之一。舱盖充放气试验目的是暴露舱盖及其连接结构的薄弱部位,并为使用过程中选择重点监控部位提供依据。舱盖气密系统不能实现绝对密封,且泄漏速度随着压力升高而加快;充气时,随着压力升高充压速度越来越慢;放气时,随着内压力下降泄压速度逐渐减小。而试验要求充放气速率必须控制在规定的速率范围内,试验必须按载荷谱自动进行。载荷谱一般包含多个加载周期,一个加载周期包含多个峰值和谷值,且每个载荷谱峰值必须保载一段时间。此外,充气加载试验具有较大危险性,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必须具备安全保护措施。传统舱盖充压类试验采用手动控制的方式进行,不能自动控制充放气速率和按照复杂载荷谱进行试验,自动化程度低,只适用于单点载荷充气加载试验,不能自动调节充放气速率,不适用于复杂载荷谱试验,无法保载,且存在过压导致爆炸的危险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是现有飞机舱盖充压试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控制台、电控箱和计算机,所述控制台与气源连接,所述控制台与气源之间设有系统进气截止阀,所述试验台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试验台与所述控制台连接,所述控制台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电控箱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上设有调压阀、进气截止阀、排气阀和至少两套并联连接的充放气管路,所述调压阀一端与所述系统进气截止阀连接,所述调压阀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截止阀、排气截止阀依次连接;所述充放气管路分别与所述试验台和电控箱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包括试验台、控制台、电控箱和计算机,所述控制台与气源连接,所述控制台与气源之间设有系统进气截止阀,所述试验台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试验台与所述控制台连接,所述控制台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电控箱与计算机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控箱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台上设有调压阀、进气截止阀、排气阀和至少两套并联连接的充放气管路,所述调压阀一端与所述系统进气截止阀连接,所述调压阀另一端与所述进气截止阀、排气截止阀依次连接;所述充放气管路分别与所述试验台和电控箱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舱盖充放气加载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放气管路为两套,包括第一充放气管路和第二充放气管路,所述第一充放气管路和第二充放气管路并联连接;所述第一充放气管路包括第一充气电磁阀和第一放气电磁阀,所述第一充气电磁阀与所述第一放气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二充放气管路包括第二充气电磁阀和第二放气电磁阀,所述第二充气电磁阀与所述第二放气电磁阀连接;所述第一充气电磁阀和第二充气电磁阀分别与试验台连接,所述第一放气电磁阀和第二放气电磁阀分别与电控箱连接。


3.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鹏何飞任锋亮刘国祥彭刚沈亮吴洪骞乔文治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