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71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一种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它包括支撑件、驱动机构、吸附模块、张紧机构和自适应曲轴,通过驱动机构和自适应曲轴与支撑件连接,吸附模块位于支撑件下侧与其连接,通过张紧机构与驱动机构的从动轮连接与支撑件的调节孔滑动配合,自适应曲轴与车架连接,通过吸附模块非接触吸附增大履带与壁面之间的摩擦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原水电站管道或船体外壁施工过程采用搭设脚手架或采用爬壁机器人施工损伤壁面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行走时不会对壁面造成损伤,行走灵活可靠,适应不规则的壁面,操作简单方便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
本技术属于壁面施工
,涉及一种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力发电,大型船舶制造等行业通常会有高空检测作业,该高空检测作业通常有两种方式进行:一是搭设脚手架进行施工作业;该方式脚手架搭设周期长,工人高空作业危险系数高,同时搭设拆除成本高昂,物资进出困难,容易损伤设备表面防护层。二是采用爬壁机器人进行检测;现阶段铁磁性表面的爬壁机器人一般采用电磁吸附或用磁吸附,难适应不规则的壁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结构简单,采用驱动机构和自适应曲轴与支撑件连接,吸附模块位于支撑件下侧与其连接,张紧机构与驱动机构的从动轮连接与支撑件的调节孔滑动配合,自适应曲轴与车架连接,张紧机构调节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张紧度,吸附模块非接触吸附增大履带与壁面之间的摩擦力,行走时不会对壁面造成损伤,行走灵活可靠,适应不规则的壁面,操作简单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件(1)、驱动机构(2)、吸附模块(3)、张紧机构(4)和自适应曲轴(5);所述驱动机构(2)和吸附模块(3)与支撑件(1)连接,吸附模块(3)的限位板(32)位于支撑件(1)下侧与其连接,自适应曲轴(5)位于驱动机构(2)的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之间与支撑件(1)连接,张紧机构(4)与从动轮(23)连接与支撑件(1)配合张紧履带(24);所述限位板(32)与吸附过程中对履带(24)施加压紧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件(1)、驱动机构(2)、吸附模块(3)、张紧机构(4)和自适应曲轴(5);所述驱动机构(2)和吸附模块(3)与支撑件(1)连接,吸附模块(3)的限位板(32)位于支撑件(1)下侧与其连接,自适应曲轴(5)位于驱动机构(2)的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之间与支撑件(1)连接,张紧机构(4)与从动轮(23)连接与支撑件(1)配合张紧履带(24);所述限位板(32)与吸附过程中对履带(24)施加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件(1)为扇形结构的平板,一侧凸起,位于凸起面弧形端设置主动轴孔(11),另一端设置调节孔(12),位于主动轴孔(11)和调节孔(12)之间设置曲轴孔(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驱动电机(21)、主动轮(22)、从动轮(23)和履带(24),主动轮(22)和从动轮(23)位于支撑件(1)的一侧与履带(24)配合,驱动电机(21)位于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壁面自适应的平行张紧爬壁履带轮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动轮(22)包括与减速器输出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辉赵言正李平诗王宏姜德政朱兵胡军刘连伟李志杰闫维新缪晖华付兴伟任文锋万鹏管恩广赵天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