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系统、卡口相机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8682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系统、卡口相机及存储介质,在搭建监控同一目标区域的电警相机与卡口相机时,将两台相机中配置的触发标识选用同一参照物,卡口相机在接收到电警相机发送的第一图像后,对目标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第二图像,计算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目标与卡口相机中的第二触发标识的第二相对位置信息,根据第二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目标与电警相机中的第一触发标识的第一相对位置信息,即可快速确定与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特征点进行复杂的目标匹配运算,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利用同一参照物下的相对位置信息转换,能够快速实现目标匹配,简化了目标匹配运算,降低了对硬件性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系统、卡口相机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系统、卡口相机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监控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对于违规越线监控,需要至少获悉目标的正面信息和背面信息,如在交通领域的闯红灯监控,从而能够既存留目标的违规证据,又能存留目标的人脸信息。而这些监控场景,仅靠单一相机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现有技术中的双相机监控方案,通常是根据多个特征点来进行两个相机的目标匹配的。然而,由于目标的正面特征和反面特征存在差异,利用特征点匹配成功率较低,且匹配计算较为复杂,如果应用低性能的相机,可能会出现耗时较长、不能满足实时性要求的问题。因而在预算较低的情况下,只能采用两台相机分别获取目标的正面信息和反面信息后,进行人工匹配,匹配效率低下,不利于监控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系统、卡口相机及存储介质,简化了目标匹配运算,能够基于电警相机和卡口相机实现双相机监控场景下对目标的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卡口相机,包括:/n在接收到电警相机发送的第一图像后,对目标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第二图像;/n计算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目标与第二触发标识的第二相对位置信息;/n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目标与第一触发标识的第一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n其中,所述电警相机与所述卡口相机监控同一目标区域;所述第一触发标识为所述电警相机的监控画面中的触发标识,所述第二触发标识为所述卡口相机的监控画面中的触发标识,且所述第一触发标识和所述第二触发标识来自所述目标区域的同一参照物;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电警相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越过所述第一触发标识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卡口相机,包括:
在接收到电警相机发送的第一图像后,对目标区域进行抓拍得到第二图像;
计算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目标与第二触发标识的第二相对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目标与第一触发标识的第一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
其中,所述电警相机与所述卡口相机监控同一目标区域;所述第一触发标识为所述电警相机的监控画面中的触发标识,所述第二触发标识为所述卡口相机的监控画面中的触发标识,且所述第一触发标识和所述第二触发标识来自所述目标区域的同一参照物;所述第一图像为所述电警相机在检测到所述第一目标越过所述第一触发标识时抓拍得到的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第二图像中的第二目标与第二触发标识的第二相对位置信息,具体为:
基于预先通过所述第二触发标识建立的第二坐标系,计算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所述第二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相对位置信息以及第一目标与第一触发标识的第一相对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具体包括:
基于预先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标识建立的第一坐标系,计算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一坐标信息;
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的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一坐标信息转换为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一坐标信息具体为在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目标的识别框的第一边框坐标信息,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具体为将所述第一边框坐标信息根据所述转换规则转换后得到的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所述第一目标的识别框的第二边框坐标信息,所述第二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具体为在所述第二图像中所述第二目标的识别框的第三边框坐标信息;
相应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具体为:
确定所述第三边框坐标信息与所述第二边框坐标信息重叠度最高的第二目标为与所述第一目标匹配的第二目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相机目标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物具体为道路停止线;在所述第一图像中,以所述道路停止线的右端点为参考原点;在所述第二图像中,以所述道路停止线的左端点为参考原点;
相应的,所述基于预先通过所述第一触发标识建立的第一坐标系,计算在所述第一坐标系中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一坐标信息,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所述根据预先建立的所述第一坐标系和所述第二坐标系的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一坐标信息转换为在所述第二坐标系中所述第一目标的第二坐标信息,具体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TWl=L2·Fr+O2
TWr=L2·Fl+O2
其中,Fl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目标的识别框与所述道路停止线的左侧交点距所述参考原点的长度占所述道路停止线的长度的比例,Fr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目标的识别框与所述道路停止线的右侧交点距所述参考原点的长度占所述道路停止线的长度的比例,X1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道路停止线左端点的坐标,EPl为所述第一图像中所述第一目标的识别框与所述道路停止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宇翔张福成张乃心谢会斌李聪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博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