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折叠拖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拖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拖车(或手拉车)主要包括下部设有轮组件的拖车车架、设置在拖车车架前部的牵拉杆,拖车车架通常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连接在前轮支架与后轮支架上部之间的围框,前轮支架和后轮支架相对围框可以转动,以便折叠车架,围框自身通常也设置为可折叠的结构。但目前大多数的拖车在折叠时操作较为繁琐且折叠后占用空间仍然较大,影响收纳与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折叠拖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拖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拖车车架、设于所述拖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拖车车架上的牵引杆,所述拖车车架包括底座组件和侧围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一端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侧围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侧围与第二侧围,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围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围的底部,所述第一侧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部上,所述第二侧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拖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拖车车架、设于所述拖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拖车车架上的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车架包括底座组件和侧围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一端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侧围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侧围与第二侧围,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围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围的底部,所述第一侧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部上,所述第二侧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另一端部上,/n当所述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相对展开而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围与所述第二侧围在所述底座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拖车,包括具有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的拖车车架、设于所述拖车车架底部的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以及连接在所述拖车车架上的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车架包括底座组件和侧围组件,所述底座组件包括一端部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所述侧围组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侧围与第二侧围,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一侧围的底部,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第二侧围的底部,所述第一侧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座的另一端部上,所述第二侧围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座的另一端部上,
当所述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底座与第二底座相对展开而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侧围与所述第二侧围在所述底座组件上方围设形成一容纳空间;当所述拖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一侧围之间、所述第二底座与所述第二侧围之间各自收拢并相互转动收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围至少包括前轮支架,所述前轮支架自前向后逐渐向上倾地延伸,所述前轮组件设于所述前轮支架的底部;所述的第二侧围至少包括后轮支架,所述后轮支架自后向前逐渐向上倾地延伸,所述后轮组件设于所述后轮支架的底部,所述前轮支架的上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上部相对转动地连接,
所述第一底座与所述第二底座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底座的后部与所述第二底座的前部之间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底座的前部与所述前轮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底座的后部与所述后轮支架的下部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围还包括转动地设于所述前轮支架上部的第一上围框,所述第二侧围还包括转动地设于所述后轮支架上部的第二上围框,当所述拖车车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第一上围框与所述第二上围框沿周向围设形成封闭的框型;当所述拖车车架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上围框与所述前轮支架相互收拢,所述第二上围框与所述后轮支架相互收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拖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车架折叠状态下,所述前轮支架、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及所述后轮支架沿前后方向收拢在所述第一上围框与所述第二上围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拖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国祥,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