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616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机箱,所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管道散热机构、以及风扇散热机构,所述管道散热机构包括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环绕机箱设置;所述风扇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叶、驱动风叶、以及转动杆,所述机箱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散热风叶形状相匹配,所述转动杆贯通散热管道且与散热管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风叶设于散热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温效率高,通过散热管道与散热风叶的配合,流体在散热管道内流动时冲击驱动风叶转动,驱动风叶转动通过转动杆传动驱动散热风叶转动,散热风叶转动向机箱外吹风,对散热管道与机箱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可以清除机箱内的灰尘等污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
技术介绍
相比于其他电源,充电桩的系统散热量要大的多,对系统热设计要求极为严格。直流充电桩的功率范围在30KW、60KW和120KW,效率普遍在95%左右,那么其中5%就转化为热损耗,其热损耗将是1.5KW、3KW和6KW。对于户外设备,这些热量必然要排出设备之外,否则将会加速设备的老化,同时需要做好防水防尘的处理,以防出现电子设备短路和信号紊乱的情况。目前常用的制冷模式有四种:自然冷却(主要靠散热片)、强制风冷、水冷却、空调。由于受到体积、成本、可靠性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大部分公司都是采用强制风冷的方式进行处理。那么,这势必会带来尘埃、腐蚀性气体、湿气等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流体降温的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散热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机箱,所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管道散热机构、以及风扇散热机构,所述管道散热机构包括用于流体流通的散热管道,所述散热管道形成有一入水口与一出水口,所述散热管道环绕机箱设置,流体由入水口进入散热管道,散热管道对机箱内部的热量进行传热,通过流体的流动带走热量;所述风扇散热机构包括散热风叶、驱动风叶、以及连接散热风叶的转轴与驱动风叶的转轴的转动杆,所述机箱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散热风叶形状相匹配以使散热风叶在通孔内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杆贯通散热管道且与散热管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风叶设于散热管道内以使散热管道内的流体驱动驱动风叶转动,流体在散热管道内流动时冲击驱动风叶转动,驱动风叶转动通过转动杆传动驱动散热风叶转动,散热风叶转动向机箱外吹风,一方面对散热管道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对机箱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可以清除机箱内的灰尘等污渍。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叶的叶片为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铝或铜制成,散热片使流体发出的热量更有效地传导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去,为流体起到降温的作用。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杆上设有用于减少漏夜的防漏机构,所述防漏机构包括与散热管道转动连接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散热管道管壁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槽底设有中空的顶紧柱,所述顶紧柱内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顶紧柱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球体,所述散热管道的管壁朝向球体一侧上设有用于球体滑动连接的第二环形凹槽,散热管壁管道设于第一环形凹槽内,由于散热管道内的液体流动具有一定惯性,散热管道的管壁与第一环形凹槽交替设置有效减少流体漏液,同时,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用户保护压缩弹簧的顶紧柱,压缩弹簧弹性势能驱动球体顶紧第二环形凹槽,转动杆转动时,第二环形凹槽与球体、顶紧柱也能有效阻拦一定的漏液。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环形凹槽与与之相对的球体为一组顶紧部,所述顶紧部设有多组,多组顶紧部能提高阻挡漏液的效率。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道呈螺旋状缠绕在机箱上,所述散热管道上设有用于流体降温的M型管道,所述M型管道与散热管道连通且所述M型管道设于散热管道上方以使流体过热蒸发的气体进入M型管道冷凝,M型管道为流体提供了降温空间,经流发热机箱的流体温度升高,进行蒸发降温,蒸发后的气体进入M型管道进行冷凝,结成水珠后流回散热管道中继续参与为机箱散热工作。作为优选,所述M型管道的内壁的上设有冷凝片,冷凝片有助于帮助蒸发后的气体进行降温冷凝。作为优选,所述冷凝片由铜制成,铜的导热性能较好,更有利于气体导热后冷凝。作为优选,所述散热管道外壁上设有用于收集流体的收集室,所述收集室位于散热管道上连接转动杆处,所述转动杆贯通收集室,以使由散热管道内外流的流体被收集室收集,转动杆与散热管道转动连接,密封性略差,流动在散热管道内流动具有一定惯性,可能会出现流体从转动杆与散热管道的连接处造成漏液的状况,漏液进入收集室,避免漏液对机箱内造成污染、腐蚀。作为优选,所述收集室与散热管道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便于用户收集处理收集室内收集的漏液以及对收集室的清洗、更换。作为优选,所述收集室朝向散热管道上设有密封圈,所述收集管与散热管道螺纹连接,用户通过锁扣即可拆卸下收集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降温效率高,通过散热管道与散热风叶的配合,流体在散热管道内流动时冲击驱动风叶转动,驱动风叶转动通过转动杆传动驱动散热风叶转动,散热风叶转动向机箱外吹风,一方面对散热管道进行散热,另一方面对机箱内部进行散热,同时可以清除机箱内的灰尘等污渍;同时加设了M型管道,为流体提供了降温空间,经流发热机箱的流体温度升高,进行蒸发降温,蒸发后的气体进入M型管道进行冷凝,结成水珠后流回散热管道中继续参与为机箱散热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为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机箱;2、散热机构;21、管道散热机构;211、散热管道;212、入水口;213、出水口;22、风扇散热机构;221、散热风叶;222、驱动风叶;223、转动杆;224、通孔;3、防漏机构;31、第一环形凹槽;32、顶紧柱;33、压缩弹簧;34、球体;35、第二环形凹槽;4、M型管道;5、收集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部”和“顶部”、“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具有散热机构2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机箱1,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包括散热机构2,散热机构2包括管道散热机构21、以及管道散热机构22,管道散热机构21包括用于流体流通的散热管道211,散热管道211形成有一入水口212与一出水口213,散热管道211环绕机箱1设置,散热管道211呈螺旋状缠绕在机箱1上,散热管道211上设有用于流体降温的M型管道4,M型管道4与散热管道211连通且M型管道4设于散热管道211上方以使流体过热蒸发的气体进入M型管道4冷凝,M型管道4的内壁上设有冷凝片,冷凝片由铜制成。管道散热机构22包括散热风叶221、驱动风叶222、以及连接散热风叶221的转轴与驱动风叶222的转轴的转动杆223,散热风叶221的叶片为散热片,散热片由铝或铜制成,机箱1上设有通孔224,通孔224与散热风叶221形状相匹配以使散热风叶221在通孔224内进行转动,转动杆223贯通散热管道211且与散热管道211转动连接,驱动风叶222设于散热管道211内以使散热管道211内的流体驱动驱动风叶222转动,转动杆223上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机构(2)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包括散热机构(2),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管道散热机构(21)、以及风扇散热机构(22),/n所述管道散热机构(21)包括用于流体流通的散热管道(211),所述散热管道(211)形成有一入水口(212)与一出水口(213),所述散热管道(211)环绕机箱(1)设置;/n所述风扇散热机构(22)包括散热风叶(221)、驱动风叶(222)、以及连接散热风叶(221)的转轴与驱动风叶(222)的转轴的转动杆(223),所述机箱(1)上设有通孔(224),所述通孔(224)与散热风叶(221)形状相匹配以使散热风叶(221)在通孔(224)内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杆(223)贯通散热管道(211)且与散热管道(21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风叶(222)设于散热管道(211)内以使散热管道(211)内的流体驱动驱动风叶(22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机构(2)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包括机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还包括散热机构(2),所述散热机构(2)包括管道散热机构(21)、以及风扇散热机构(22),
所述管道散热机构(21)包括用于流体流通的散热管道(211),所述散热管道(211)形成有一入水口(212)与一出水口(213),所述散热管道(211)环绕机箱(1)设置;
所述风扇散热机构(22)包括散热风叶(221)、驱动风叶(222)、以及连接散热风叶(221)的转轴与驱动风叶(222)的转轴的转动杆(223),所述机箱(1)上设有通孔(224),所述通孔(224)与散热风叶(221)形状相匹配以使散热风叶(221)在通孔(224)内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杆(223)贯通散热管道(211)且与散热管道(21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风叶(222)设于散热管道(211)内以使散热管道(211)内的流体驱动驱动风叶(22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2)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叶(221)的叶片为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由铝或铜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机构(2)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223)上设有用于减少漏夜的防漏机构(3),所述防漏机构(3)包括与散热管道(211)转动连接的第一环形凹槽(31),所述散热管道(211)管壁设于第一环形凹槽(31)内,所述第一环形凹槽(31)的槽底设有中空的顶紧柱(32),所述顶紧柱(32)内设有压缩弹簧(33),所述压缩弹簧(33)一端与顶紧柱(32)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3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一球体(34),所述散热管道(211)的管壁朝向球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丹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