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瓶车充电线自动收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瓶车辅助件的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瓶车充电线自动收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驱动的纯电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广泛普及,是众多交通工具中最为简单且快捷的一种,且节能环保,目前人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均以电瓶车为交通工具,但是电瓶车的缺点就是续航能力相对于摩托差,往往在行驶一定距离后需要对其进行补充电量,电瓶车的充电方式均为通过变压器将家用电降压转化为电瓶所需要的低压进行充电,而该种充电器包括一个变压器以及连接在变压器两端的两个接头线,用户一般都是将两个接头线卷在变压器上放置在后备箱或者拿回家放置,当需要进行充电时再将两个接头线松展进行插设,长时间的缠绕或松下均容易对接头线造成疲劳损坏,随意放置时容易与其他物体碰撞而损坏,且取放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充电线自动收线且易取放的电瓶车充电线自动收缩装置,用于克服现有技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瓶车充电线自动收缩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箱盖(2)一端与箱体(1)转动连接,所述箱盖(2)的另一端与箱体(1)之间通过搭扣锁连接,所述箱盖(2)上方设有用于手提的握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包括有水平设置的隔板(3)以及由隔板(3)分隔而成的第一腔体(4)与第二腔体(5),所述第一腔体(4)内包括有放置架(6),所述放置架(6)上放置有电瓶车充电的变压器,所述第二腔体(5)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开口(7),所述第二腔体(5)内包括两组收线器(8),所述变压器两端的充电线分别穿过隔板(3)绕设在对应的收线器(8)上,两组所述收线器(8)均包括上轮(81)、下轮(82)、驱动轴(83)以及旋转动力源(84),所述上轮(81)与下轮(8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轴承(9),所述上轮(81)与第一转动轴承(9)的内轴承同轴转动,所述下轮(82)的上端与第一转动轴承(9)的外轴承连接,且下轮(82)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隔板(3)上,所述下轮(82)的中心处设有由上而下贯穿的柱套(10),所述柱套(10)与下轮(82)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转动轴承(11),所述柱套(10)与第二转动轴承(11)的内轴承同轴转动,所述柱套(10)的横截面为方形,所述上轮(81)的中心处设有由上而下贯通的方形插孔(12),所述方形插孔(12)与柱套(10)相通,所述驱动轴(83)位于方形插孔(12)和柱套(10)内,所述旋转动力源(84)位于隔板(3)底面,所述旋转动力源(84)的驱动端穿过隔板(3)与驱动轴(83)连接,所述旋转动力源(84)驱动所述驱动轴(83)转动以使所述上轮(81)缠绕或松开充电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瓶车充电线自动收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5)内的两侧均设有插头座(13),所述插头座(13)包括壳体(131)、限位座(132)以及两组驱动机构,所述限位座(132)以及两组驱动机构均位于壳体(131)内,所述壳体(131)固定连接在箱体(1)内壁上,且所述壳体(131)与同侧箱体(1)内壁上的开口(7)相通,所述壳体(131)的另一侧设有线孔,所述限位座(132)的相对两侧壁上均设有滑轨(1321),两组所述驱动机构分别与两条滑轨(1321)位于同侧,两组所述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丹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