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50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延膜,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包括流延膜主体,流延膜主体上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一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热封层;流延膜主体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二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热封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具有防水的功能,同时具有抗紫外线、保温隔热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
本技术涉及流延膜,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
技术介绍
流延薄膜具有轻薄、防水等特点,应用十分广泛,如在餐饮包装及配送等相关产品中,习用的餐饮包装产品如配送箱、餐饮盒中均应用到了流延膜防水的特点。但随着人们对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习用流延薄膜仅具有防水功能已不再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由于餐饮包装产品的使用环境经常处于阳光直射的环境中,使得使用习用流延膜的餐饮包装产品在阳光的紫外线照射下易于老化,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餐饮包装产品通常要求具有隔热保温的功能,而习用流延膜不具有隔热功能。同时,不仅在餐饮包装及配送领域,在其他的许多应用领域也需要一种不仅仅具有防水功能,也具有抗紫外、保温隔热功能的流延薄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其不仅具有防水的功能,同时具有抗紫外线、保温隔热的功能。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包括流延膜主体,流延膜主体上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起,第一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一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热封层;流延膜主体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二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热封层。进一步,第一热封层和第二热封层均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熔融混合制成。进一步,第一热封层厚度、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厚度和第一凸起的高度比为1:1:0.8;第二热封层厚度、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厚度和第二凸起的高度比为1:1:0.8;流延膜主体厚度和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的厚度比为1:0.5~0.2,流延膜主体厚度和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的厚度比为1:0.5~0.2。更进一步,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和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均为添加有遮光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聚乙烯层;遮光剂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二苯甲酰甲烷、二苯甲酮、二甲基辛脂、对氨基苄酸、肉桂酸盐和二羟基丙酮。优选地,流延膜主体厚度为15~20微米,流延膜主体的水蒸气透过量为2000~3000g/(m2.24h)。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在流延膜主体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间设置复数个凸起,进而构成一个空气隔离空间,起到阻挡热量传递的作用,通过简单的结构设置即可使得本技术具有保温隔热的功能,满足企业产品的生产需要;2、本技术通过设置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屏蔽吸收阳光中紫外线,保护流延膜主体免受损害,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隔绝外界的紫外线对应用到本技术薄膜的产品的影响。3、本技术的凸起通过设置为矩阵排列,形成一纵横交错的空气流道,利于传递到空气中的热量及时排出,保证本技术产品的保温隔热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1;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2;图3为本技术剖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包括流延膜主体1,流延膜主体1上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起2,第一凸起2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一凸起2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热封层4;流延膜主体1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5,第二凸起5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二凸起5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热封层7。参见图1至图3,第一热封层4和第二热封层7均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熔融混合制成;第一热封层4厚度、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厚度和第一凸起2的高度比为1:1:0.8;第二热封层7厚度、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厚度和第二凸起5的高度比为1:1:0.8;流延膜主体1厚度和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的厚度比为1:0.5,流延膜主体1厚度和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的厚度比为1:0.5;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和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均为添加有遮光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聚乙烯层;遮光剂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二苯甲酰甲烷、二苯甲酮、二甲基辛脂、对氨基苄酸、肉桂酸盐和二羟基丙酮;流延膜主体1厚度为15微米,流延膜主体1的水蒸气透过量为2000g/(m2.24h)。实施例2:参见图1至图3,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包括流延膜主体1,流延膜主体1上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起2,第一凸起2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一凸起2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热封层4;流延膜主体1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5,第二凸起5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第二凸起5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热封层7。参见图1至图3,第一热封层4和第二热封层7均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熔融混合制成;第一热封层4厚度、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厚度和第一凸起2的高度比为1:1:0.8;第二热封层7厚度、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厚度和第二凸起5的高度比为1:1:0.8;流延膜主体1厚度和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的厚度比为1:0.2,流延膜主体1厚度和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的厚度比为1:0.2;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3和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6均为添加有遮光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聚乙烯层;遮光剂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二苯甲酰甲烷、二苯甲酮、二甲基辛脂、对氨基苄酸、肉桂酸盐和二羟基丙酮;流延膜主体1厚度为20微米,流延膜主体1的水蒸气透过量为3000g/(m2.24h)。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包括流延膜主体,其特征是:所述流延膜主体上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所述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热封层;所述流延膜主体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所述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热封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包括流延膜主体,其特征是:所述流延膜主体上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一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所述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一热封层;所述流延膜主体下表面设有复数个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呈矩阵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凸起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所述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上表面复合设有第二热封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热封层和所述第二热封层均为聚乙烯和聚丙烯熔融混合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流延薄膜,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热封层厚度、所述第一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厚度和所述第一凸起的高度比为1:1:0.8;所述第二热封层厚度、所述第二抗紫外吸收遮光层厚度和所述第二凸起的高度比为1:1:0.8。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开漳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塑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