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721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聚碳酸酯基板、藉由第一网版将第一材料印刷于聚碳酸酯基板上以形成遮光层以及藉由第二网版将第二材料印刷于遮光层上以形成透光层。遮光层具有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透光层覆盖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及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所暴露的聚碳酸酯基板。第一网版的网目数大于第二网版的网目数。一种壳体包括聚碳酸酯基板、遮光层及透光层亦被提出。透光层的厚度大于遮光层的厚度。一种采用壳体的电子装置亦被提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助于降低遮光层的图案化透光区在触觉上所产生的段差感,提升壳体上图案或符号的隐匿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子装置采用上述的壳体,于人眼视觉上所产生的段差感也得以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电子装置及壳体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壳体、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兼具平滑外观及指示功能的壳体、电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不同用途的电子商品及生活家电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举凡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联网家电等,除了功能性的提升外,对于产品外观的要求更是与日俱增。为了使电子装置的外观有质感,如何制作出功能性图示(Icon)的隐藏效果是厂商致力于开发的方向之一。一般而言,将透光材料及不透光材料利用双料射出的方式形成于壳体上即可达到视觉上隐藏图示的效果。然而,使用双料射出成形的两种材料层在交界处易存有缝隙或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微小凸起,容易造成触觉上的段差感而降低隐藏图示或符号的效果。因此,上述的问题是厂商为了追求壳体的简洁外观及兼具功能性的装饰效果所必须克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出兼具触觉与视觉质感的壳体。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其触觉与视觉的质感较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壳体的电子装置,其触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提供一聚碳酸酯基板;/n藉由一第一网版将一第一材料印刷于该聚碳酸酯基板上以形成一遮光层,其中该遮光层具有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以及/n藉由一第二网版将一第二材料印刷于该遮光层上以形成一透光层,以使该透光层覆盖该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及该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所暴露的该聚碳酸酯基板,其中该第一网版的网目数大于该第二网版的网目数。/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225 TW 1081063731.一种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聚碳酸酯基板;
藉由一第一网版将一第一材料印刷于该聚碳酸酯基板上以形成一遮光层,其中该遮光层具有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以及
藉由一第二网版将一第二材料印刷于该遮光层上以形成一透光层,以使该透光层覆盖该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及该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所暴露的该聚碳酸酯基板,其中该第一网版的网目数大于该第二网版的网目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该遮光层及该透光层的步骤包括:
使该透光层的厚度大于该遮光层的厚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透光层的至少一部分覆盖该至少一图案化透光区,形成该透光层的步骤包括:
使该透光层的该至少一部分的厚度大于该透光层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网版的网目数与该第一网版的网目数的比值介于0.4至0.7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在形成该透光层之前,固化该第一材料,以形成该遮光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固化该第二材料,以形成该透光层。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奕安陈信吉张宥腾吴盈稷罗详贺
申请(专利权)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