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调度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548152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追踪调度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包括: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货物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获取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将第二用时与第一用时之间的时差小于时差阈值的预选对象作为待选对象;在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目标位置。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了根据货物的实时位置预计的送达时间来确定并派遣安装人员在货物送达时能够及时到达货物的送达地址以进行安装工作,实现了货物的安装随派送的协同调度,优化了安装人员的派单方式,缩短了用户对货物安装的等待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追踪调度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追踪调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追踪调度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深入发展,通过电商下单购买的大件商品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据统计,目前电商所销售的商品中,大件订单中有至少30%的大家电商品订单,这些大件订单派送至客户指定的地点后,还需要售后的安装人员进行上门安装服务。可见,对于需要进行安装的大件商品,至少要由派送人员和安装人员两部分服务人员才能够完成大件商品的配送和安装服务。由于大件订单的数量越来越多,以及派送人员的任务、安装人员的任务下达的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经常造成订单商品已经到达客户手中但迟迟等不到安装人员的上门,或者安装人员已经处于安装任务时间段内但是订单商品却迟迟到达不了客户手中的问题。因此,如何实现订单商品的配送和安装的无缝衔接,减少客户的等待时间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追踪调度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以实现订单商品的配送和安装的无缝衔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追踪调度方法,包括: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获取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将所述第二用时与所述第一用时之间的时差小于时差阈值的预选对象作为待选对象;在所述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所述目标位置。进一步,所述的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包括:在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超出距离阈值时,每间隔第一时长获取一次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在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未超出距离阈值时,每间隔第二时长获取一次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进一步,所述的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包括:根据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路径的交通状况,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进一步,所述的预计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包括:根据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路径的交通状况,预计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进一步,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待选对象请求前往所述目标位置;在请求前往所述目标位置的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所述目标位置。进一步,所述距离阈值为2~5公里,所述第一时长为1~10分钟,所述第二时长为1~10秒。进一步,所述时差阈值为20~60分钟。进一步,所述货物为待安装货物,所述对象为所述货物的安装人员。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追踪调度方法中的步骤。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追踪调度方法中的步骤。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追踪调度方法、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实现了根据货物的实时位置预计的送达时间来确定并派遣安装人员在货物送达时能够及时到达货物的送达地址以进行安装工作,实现了货物的安装随派送的协同调度,优化了安装人员的派单方式,缩短了用户对货物安装的等待时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追踪调度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送车辆刚刚从仓库出发时的配送车辆和安装人员的变化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送车辆在中途时的配送车辆和安装人员的变化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送车辆进入用户家的距离阈值范围内时的配送车辆和安装人员的变化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送车辆在途中时派遣安装人员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配送车辆进入用户家的距离阈值范围内时的派遣安装人员的位置变化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追踪调度方法,包括:步骤1、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货物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步骤2、获取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步骤3、将第二用时与第一用时之间的时差小于时差阈值的预选对象作为待选对象;步骤4、在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目标位置。经过步骤4之后,获得派遣的待选对象将立即前往目标位置,以在时差阈值内到达目标位置。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的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货物的实时位置,包括:在货物的实时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超出距离阈值时,每间隔第一时长获取一次货物的实时位置,在货物的实时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未超出距离阈值时,每间隔第二时长获取一次货物的实时位置,其中,第一时长大于第二时长。可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货物的实时位置与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较近时,获取货物的实时位置的时间间隔较短,这样能够更准确和快速地预估和更新从货物的实时位置达到目标位置的时间。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预计从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包括:根据从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路径的交通状况,预计从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获取货物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轨迹信息来预计从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GIS系统中包含了路况信息等,具体实现方法属于本领域的已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的预计从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包括:根据从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之间的路径的交通状况,预计从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可通过获取预选对象的GIS轨迹信息来预计从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待选对象请求前往目标位置;在请求前往目标位置的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目标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同时增加了待选对象的主动请求机制,作为待选对象的被动派遣机制的有益补充。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追踪调度方法,包括:/n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n获取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n将所述第二用时与所述第一用时之间的时差小于时差阈值的预选对象作为待选对象;/n在所述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所述目标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追踪调度方法,包括:
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
获取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并预计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
将所述第二用时与所述第一用时之间的时差小于时差阈值的预选对象作为待选对象;
在所述待选对象中,派遣至少其中之一前往所述目标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货物从起始位置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过程中,获取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包括:
在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超出距离阈值时,每间隔第一时长获取一次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在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与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未超出距离阈值时,每间隔第二时长获取一次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所述第一时长大于所述第二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追踪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包括:
根据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之间的配送路径的交通状况,预计从所述货物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一用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追踪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计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述目标位置的第二用时,包括:
根据从所述预选对象的实时位置到达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宝光李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