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870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上的驾驶室,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配合有水罐,所述水罐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隔板,且隔板将水罐分为左蓄水区、右蓄水区,所述车体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弧形管道,所述弧形管道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上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可以在清洁路面后对积水收集,节约水资源,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
本技术涉及园林灌溉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城市各类绿地数量、面积、密度不断增加,城市园林绿化的复杂性越来越大,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难以准确统计城市各类绿地的信息,无法将空间信息面向社会,实现信息服务和精细化管理,也难以为政府各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城市园林规划发展的决策依据,因此对园林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的需要便显得尤为迫切,同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园林管理设备管理控制。现有的园林管理系统中的灌溉装置为灌溉车,只具备洒水功能,不能对道路进行清洗,而园林的清洗通过清洗车,喷洒的水是无法回收利用的,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灌溉装置为灌溉车,只具备洒水功能,不能对道路进行清洗,而园林的清洗通过清洗车,喷洒的水是无法回收利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于车体上的驾驶室,所述车体的顶部固定配合有水罐,所述水罐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隔板,且隔板将水罐分为左蓄水区、右蓄水区,所述车体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弧形管道,所述管道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上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连接;所述车体的底部左侧固定配合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下端固定有弧形挡板,且弧形挡板的弧形开口朝左设置,所述弧形挡板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吸水端朝下设置,所述微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左蓄水区中;所述左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二水泵,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罐的外部并连接有第二喷头。优选的,所述左蓄水区、右蓄水区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均安装有管盖。优选的,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三通,三通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喷头,所述三通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的上端安装有双向喷头,且双向喷头的两端出口沿水罐的宽度方向设置。优选的,所述水罐的左侧安装有挂钩,所述第二水管缠绕在挂钩上;所述第二水管上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水管上安装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呈放射状设置,且连接管的一端均指向弧形管道的圆心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连接管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第一水泵上连接有第一水管,第一水管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连接,运行第一水泵,可以使弧形管道内部出水,车子向前进,喷出的水可以对底面清洗,然后喷出的水可以积累在一起;2、通过弧形挡板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吸水端朝下设置,微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在左蓄水区中,第一喷头喷出的水被弧形挡板推在一起,然后通过微型水泵的作用,将水送入左蓄水区,左蓄水区的水可以用来灌溉,灌溉的方式可以直接通过双向喷头喷洒,也可以通过第二喷头直接精准灌溉;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可以在清洁路面后对积水收集,节约水资源,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弧形管道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弧形挡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包括车体1和安装于车体1上的驾驶室3,车体1的顶部固定配合有水罐2,水罐2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隔板5,且隔板5将水罐2分为左蓄水区、右蓄水区,车体1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弧形管道6,管道6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管7,连接管7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8,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9,第一水管9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6连接;车体1的底部左侧固定配合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下端固定有弧形挡板10,且弧形挡板10的弧形开口朝左设置,弧形挡板10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吸水端朝下设置,微型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左蓄水区中;左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罐2的外部并连接有第二喷头17。本技术中,左蓄水区、右蓄水区的顶部均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上均安装有管盖。本技术中,第二水泵14的出水端连接有三通15,三通15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水管16,第二水管16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喷头17,三通15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三水管19,第三水管19的上端安装有双向喷头20,且双向喷头20的两端出口沿水罐2的宽度方向设置。本技术中,水罐2的左侧安装有挂钩18,第二水管16缠绕在挂钩18上;第二水管16上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三水管19上安装有第二阀门。本技术中,连接管7呈放射状设置,且连接管7的一端均指向弧形管道6的圆心处。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连接管7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8,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9,第一水管9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6连接,运行第一水泵4,可以使弧形管道6内部出水,车子向前进,喷出的水可以对底面清洗,然后喷出的水可以积累在一起;通过弧形挡板10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吸水端朝下设置,微型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左蓄水区中,第一喷头8喷出的水被弧形挡板10推在一起,然后通过微型水泵12的作用,将水送入左蓄水区,左蓄水区的水可以用来灌溉,灌溉的方式可以直接通过双向喷头20喷洒,也可以通过第二喷头17直接精准灌溉;而且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合理,设计巧妙,可以在清洁路面后对积水收集,节约水资源,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安装于车体(1)上的驾驶室(3),所述车体(1)的顶部固定配合有水罐(2),所述水罐(2)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隔板(5),且隔板(5)将水罐(2)分为左蓄水区、右蓄水区,所述车体(1)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弧形管道(6),所述弧形管道(6)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8),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9),第一水管(9)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6)连接;/n所述车体(1)的底部左侧固定配合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下端固定有弧形挡板(10),且弧形挡板(10)的弧形开口朝左设置,所述弧形挡板(10)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吸水端朝下设置,所述微型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左蓄水区中;/n所述左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罐(2)的外部并连接有第二喷头(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安装于车体(1)上的驾驶室(3),所述车体(1)的顶部固定配合有水罐(2),所述水罐(2)的内部中心处设置有隔板(5),且隔板(5)将水罐(2)分为左蓄水区、右蓄水区,所述车体(1)的底部右侧安装有开口朝向左侧的弧形管道(6),所述弧形管道(6)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连接管(7),所述连接管(7)另一端安装于第一喷头(8),右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上连接有第一水管(9),第一水管(9)的另一端与弧形管道(6)连接;
所述车体(1)的底部左侧固定配合有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的下端固定有弧形挡板(10),且弧形挡板(10)的弧形开口朝左设置,所述弧形挡板(10)的内侧中部安装有微型水泵(12),微型水泵(12)的吸水端朝下设置,所述微型水泵(12)的出水端连接有回流管(13),回流管(13)的另一端连接在左蓄水区中;
所述左蓄水区内设置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的出水端延伸至水罐(2)的外部并连接有第二喷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戴勇洪华闽钟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城基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