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扶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8031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磨机,包括打磨装置和磨台,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柱、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上的伸缩臂、竖直滑动插接于所述伸缩臂末端的磨头、设置于所述伸缩臂上用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电机,所述伸缩臂上还设置有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用于控制所述磨头竖直运动,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上,所述操纵杆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支撑杆的卡紧组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避免因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不同而导致石材表面打磨程度不同的问题,提高石材打磨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扶磨机
本技术涉及石材打磨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扶磨机。
技术介绍
石材作为一种建筑装饰材料广泛应用于室内外的装修设计、幕墙装饰和公共建设,目前市场上常用的石材分为天然石、人造石和大理石。在板状石材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一种磨机对石材进行抛光加工,以使石材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泽度,从而提升美观度。专利公开号为CN202726691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带伸缩臂的手扶磨机,包括固定柱,固定柱上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上滑动设置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套设有第一摇臂,第一摇臂上固定设置有磨头和把手,第二摇臂上设置有供第一摇臂滑动的伸缩移动槽。在打磨时,操作人员通过操纵杆将磨头向下压至与石材表面抵接,然后再通过操纵杆控制磨头水平移动,对石材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需要用力将磨头向下压至与石材抵接,而人工无法控制磨头与石材抵紧的程度,可能导致石材表面打磨程度不同,影响石材表面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扶磨机,使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固定,从而使石材打磨程度一致,提高石材打磨面的平整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扶磨机,包括打磨装置和磨台,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固定柱、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柱上的伸缩臂、竖直滑动插接于所述伸缩臂末端的磨头、设置于所述伸缩臂上用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上还设置有操纵杆,所述操纵杆用于控制所述磨头竖直运动,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上,所述操纵杆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支撑杆的卡紧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台用于放置石材,方便进行打磨,固定柱用于支撑伸缩臂,伸缩臂可以在固定柱上滑动,可以调节高度以适应不同厚度的石材,操纵杆方便控制伸缩臂和设置于伸缩臂上的磨头运动,通过操纵杆可以控制磨头与石材打磨面的抵紧程度,磨头与石材打磨面抵接时,支撑杆可以滑动至与石材抵接并通过卡紧组件固定,从而使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固定,使石材的打磨程度一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紧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上的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卡紧部,所述支撑杆滑动穿设于所述固定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部对支撑杆起定位和支撑作用,卡紧部用于将支撑杆卡紧固定,避免打磨工作时支撑杆上下滑动造成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无法控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部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滑动穿设的通孔,所述卡紧部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的凸轮;当所述凸轮凸出部分向靠近所述支撑杆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凸轮与所述支撑杆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轮便于控制卡将支撑杆松开或者卡紧,结构简单,操作容易且卡紧效果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轮上固定设置有手柄,当所述凸轮凸出部分向靠近支撑杆方向转动至水平位置时,所述手柄向下转动至与所述固定部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柄与固定部抵接时,凸轮无法继续向靠近支撑杆方向转动,避免按压操纵杆太用力时支撑杆向上滑动,从而导致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无法控制。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操纵杆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固定部滑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上的驱动螺杆和固定设置于所述操纵杆上的导向杆,所述固定部螺纹套设于所述驱动螺杆上,所述固定部滑动套设于所述导向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固定部滑动,即驱动支撑杆靠近或者远离磨头,对于不同尺寸的石材,都能够使支撑杆在磨台上的投影不与石材相交,避免支撑杆在石材上滑动划伤石材。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杆下端设置有万向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万向轮的设置使支撑杆可以跟随磨头在石材上的运动而在磨台上运动。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头与所述操纵杆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驱动所述磨头转动的驱动轴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在磨头与石材抵接时起到缓冲作用,避免磨头与石材接触时将石材撞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针对不同尺寸和厚度的石材,在打磨时,通过支撑杆使磨头与石材的抵紧程度固定,避免了因磨头与石材抵紧程度不同而导致石材表面打磨程度不同的问题,提高了石材打磨面的平整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紧组件和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柱;2、伸缩臂;3、磨头;4、电机;5、操纵杆;6、弹簧;7、支撑杆;8、驱动螺杆;9、导向杆;10、手轮;11、固定部;12、卡紧部;71、万向轮;111、通孔;112、凹槽;121、凸轮;122、手柄;A、打磨装置;B、磨台;C、卡紧组件;D、驱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手扶磨机,包括打磨装置A和磨台B,打磨装置A包括固定设置于地面上的固定柱1、竖直滑动设置于固定柱1上的伸缩臂2;伸缩臂2一端滑动套设于固定柱1上,另一端设置有磨头3和驱动磨头3转动的电机4,电机4设置于伸缩臂2的上侧,磨头3位于伸缩臂2的下侧且可拆卸设置于电机4驱动轴上,方便对磨头3进行更换;电机4驱动轴可在伸缩臂2上竖直方向滑动,即固定于电机4驱动轴上的磨头3可以上下运动(具体结构可参照公开号为CN202726691U的中国专利,此处不再赘述);伸缩臂2于磨头3所在一侧转动设置有操纵杆5,操纵杆5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于伸缩臂2上,电机4驱动轴滑动穿过操纵杆5;磨头3与操纵杆5之间于电机4驱动轴上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磨头3和操纵杆5抵接。伸缩臂2的设置,通过操纵杆5可以带动磨头3水平运动,将待打磨的石材表面打磨完全;将操纵杆5向下按压,操纵杆5带动磨头3向下运动至可以与石材表面抵接,弹簧6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按压操纵杆5太过用力而损坏石材。参照图1和图2,操纵杆5上设置有支撑杆7、用于卡紧支撑杆7的卡紧组件C、驱动卡紧组件C运动的驱动装置D。驱动装置D包括驱动螺杆8和导向杆9,驱动螺杆8与导向杆9的长度方向相同且均与操纵杆5的长度方向一致,操纵杆5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支撑块,驱动螺杆8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撑块上,导向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固定块上,驱动螺杆8远离伸缩臂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手轮10。参照图3,卡紧组件C包括卡紧部12和固定部11,固定部11呈方体形,固定部11两端开设有供驱动螺杆8螺纹穿设的螺纹孔和供导向杆9滑动穿设的光滑孔,固定部11螺纹套设于驱动螺杆8上且滑动套设于导向杆9上;通过手轮10使驱动螺杆8转动,在导向杆9的作用下,驱动螺杆8驱动固定部11沿导向杆9长度方向滑动。固定部11上还开设有竖直的通孔111,支撑杆7滑动穿设于通孔111内,支撑杆7可在通孔111内上下滑动,支撑杆7的长度大于伸缩臂2底部到磨台B上表面的距离,支撑杆7的下端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扶磨机,包括打磨装置(A)和磨台(B),所述打磨装置(A)包括固定柱(1)、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柱(1)上的伸缩臂(2)、竖直滑动插接于所述伸缩臂(2)末端的磨头(3)、设置于所述伸缩臂(2)上用于驱动所述磨头(3)转动的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2)上还设置有操纵杆(5),所述操纵杆(5)用于控制所述磨头(3)竖直运动,所述操纵杆(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磨头(3)与石材抵紧程度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5)上,所述操纵杆(5)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支撑杆(7)的卡紧组件(C)。/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扶磨机,包括打磨装置(A)和磨台(B),所述打磨装置(A)包括固定柱(1)、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固定柱(1)上的伸缩臂(2)、竖直滑动插接于所述伸缩臂(2)末端的磨头(3)、设置于所述伸缩臂(2)上用于驱动所述磨头(3)转动的电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2)上还设置有操纵杆(5),所述操纵杆(5)用于控制所述磨头(3)竖直运动,所述操纵杆(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磨头(3)与石材抵紧程度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竖直滑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5)上,所述操纵杆(5)上滑动设置有用于卡紧所述支撑杆(7)的卡紧组件(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C)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操纵杆(5)上的固定部(11)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1)上的卡紧部(12),所述支撑杆(7)滑动穿设于所述固定部(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扶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1)上开设有供所述支撑杆(7)滑动穿设的通孔(111),所述卡紧部(12)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1)上的凸轮(121);当所述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跃陈智育袁亮亮吕庆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金诚瑞达石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