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8019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3:01
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柱、筒体、桶体、连接杆、水箱和动力组件;箱体顶部设有进液管,箱体底部外侧设有多组脚撑,箱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出料口和第三通孔;支撑柱设置在隔板上端面上;筒体下端与隔板转动连接;桶体位于筒体内,桶体底部设有第四通孔,桶体内设有第一过滤网;筒体与桶体通过连接杆连接;水箱底部与支撑柱连接,水箱底部设置出液管;动力装置设置在箱体顶部内侧,转动轴与动力装置的转轴传动连接;主动齿轮与转动轴键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动齿轮套设在筒体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实现冷却液过滤、循环使用的同时将废料分离,且废料自动排出,对于废料的清理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加工过程中冷却液的使用必不可少,但加工中的废屑和冷却液混合后造成冷却液无法再次使用,现有的过滤装置无法自动清理过滤物,需要经常拆卸进行人工清理,过滤效率低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实现冷却液过滤、循环使用的同时将废料分离,且废料自动排出,对于废料的清理简单方便。(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箱体、支撑柱、筒体、桶体、连接杆、水箱和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装置、转动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箱体为圆柱状,箱体顶部设有进液管,进液管出液口与桶体进液口相对,箱体底部设有第二通孔,箱体周面下部设有第一通孔,箱体底部外侧设有多组脚撑,箱体内部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出料口和第三通孔;出料口和第三通孔位于筒体内周壁内侧;支撑柱设置在隔板上端面上;筒体位于箱体内,筒体下端与隔板转动连接;桶体位于筒体内,桶体上端面低于筒体上端面,桶体底部设有第四通孔,桶体内设有第一过滤网;连接杆一端与筒体内周壁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桶体外周壁连接,连接杆设置多组;第一过滤网低于桶体上端面;水箱底部与支撑柱连接,水箱位于桶体下方,水箱的进水口与第四通孔相对,水箱底部设置出液管;出液管穿过第三通孔和第一通孔并伸出箱体外;动力装置设置在箱体顶部内侧,转动轴与动力装置的转轴传动连接;主动齿轮与转动轴键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动齿轮套设在筒体外周。优选的,第四通孔内周壁设置活性炭过滤网。优选的,筒体内壁设有多组螺旋状的输送片,出料口设置多组。优选的,水箱为圆柱状,水箱轴线与桶体轴线重合,水箱外周直径小于桶体外周直径,水箱内腔直径大于第四通孔直径。优选的,还包括废料箱,废料箱位于箱体下方,第二通孔与废料箱进料口相对,废料箱底部设置多组万向轮。优选的,出液管包括竖直管和水平管,竖直管和水平管通过九十度弯头连接。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动力装置带动转动轴旋转,转动轴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筒体转动,筒体通过连接杆带动桶体转动,带有废料的冷却液从进液管进入箱体内并落到第一过滤网上,冷却液通过第一过滤网落入水箱,水箱通过出液管将干净的冷却液导出箱体外部,以供重新使用;废料被第一过滤网挡住,随着桶体旋转,废料向四周堆积,当废料堆积高度超过桶体上端面后落入筒体和桶体形成的空间内,最终落入隔板上并通过出料口出料。本装置实现冷却液过滤、循环使用的同时将废料分离,且废料自动排出,对于废料的清理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体;11、隔板;111、出料口;112、第三通孔;113、支撑柱;13、第一通孔;14、第二通孔;15、脚撑;16、进液管;2、筒体;21、从动齿轮;22、输送片;3、桶体;31、第一过滤网;32、活性炭过滤网;33、第四通孔;4、连接杆;5、水箱;51、出液管;511、竖直管;512、水平管;6、动力装置;7、转动轴;8、主动齿轮;9、废料箱;91、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包括箱体1、支撑柱113、筒体2、桶体3、连接杆4、水箱5和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装置6、转动轴7、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21;箱体1为圆柱状,箱体1顶部设有进液管16,进液管16出液口与桶体3进液口相对,箱体1底部设有第二通孔14,箱体1周面下部设有第一通孔13,箱体1底部外侧设有多组脚撑15,箱体1内部设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出料口111和第三通孔112;出料口111和第三通孔112位于筒体2内周壁内侧;支撑柱113设置在隔板11上端面上;筒体2位于箱体1内,筒体2下端与隔板11转动连接;桶体3位于筒体2内,桶体3上端面低于筒体2上端面,桶体3底部设有第四通孔33,桶体3内设有第一过滤网31;连接杆4一端与筒体2内周壁连接,连接杆4另一端与桶体3外周壁连接,连接杆4设置多组;第一过滤网31低于桶体3上端面;水箱5底部与支撑柱113连接,水箱5位于桶体3下方,水箱5的进水口与第四通孔33相对,水箱5底部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穿过第三通孔112和第一通孔13并伸出箱体1外;动力装置6设置在箱体1顶部内侧,转动轴7与动力装置6的转轴传动连接;主动齿轮8与转动轴7键连接,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21啮合传动连接;从动齿轮21套设在筒体2外周。本技术中,动力装置6带动转动轴7旋转,转动轴7带动主动齿轮8转动,主动齿轮8带动从动齿轮21转动,从而带动筒体2转动,筒体2通过连接杆4带动桶体3转动,带有废料的冷却液从进液管16进入箱体1内并落到第一过滤网31上,冷却液通过第一过滤网31落入水箱5,水箱5通过出液管51将干净的冷却液导出箱体1外部,以供重新使用;废料被第一过滤网31挡住,随着桶体3旋转,废料向四周堆积,当废料堆积高度超过桶体3上端面后落入筒体2和桶体3形成的空间内,最终落入隔板11上并通过出料口111出料。本装置实现冷却液过滤、循环使用的同时将废料分离,且废料自动排出,对于废料的清理简单方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四通孔33内周壁设置活性炭过滤网32;提高过滤效果。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筒体2内壁设有多组螺旋状的输送片22;出料口111设置多组;提高出料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水箱5为圆柱状,水箱5轴线与桶体3轴线重合,水箱5外周直径小于桶体3外周直径,水箱5内腔直径大于第四通孔33直径;防止废料落入水箱5内部。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废料箱9,废料箱9位于箱体1下方,第二通孔14与废料箱9进料口相对,废料箱9底部设置多组万向轮91;便于对废料进行转移。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液管51包括竖直管511和水平管512,竖直管511和水平管512通过九十度弯头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撑柱(113)、筒体(2)、桶体(3)、连接杆(4)、水箱(5)和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装置(6)、转动轴(7)、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21);/n箱体(1)为圆柱状,箱体(1)顶部设有进液管(16),进液管(16)出液口与桶体(3)进液口相对,箱体(1)底部设有第二通孔(14),箱体(1)周面下部设有第一通孔(13),箱体(1)底部外侧设有多组脚撑(15),箱体(1)内部设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出料口(111)和第三通孔(112);出料口(111)和第三通孔(112)位于筒体(2)内周壁内侧;支撑柱(113)设置在隔板(11)上端面上;/n筒体(2)位于箱体(1)内,筒体(2)下端与隔板(11)转动连接;桶体(3)位于筒体(2)内,桶体(3)上端面低于筒体(2)上端面,桶体(3)底部设有第四通孔(33),桶体(3)内设有第一过滤网(31);连接杆(4)一端与筒体(2)内周壁连接,连接杆(4)另一端与桶体(3)外周壁连接,连接杆(4)设置多组;第一过滤网(31)低于桶体(3)上端面;水箱(5)底部与支撑柱(113)连接,水箱(5)位于桶体(3)下方,水箱(5)的进水口与第四通孔(33)相对,水箱(5)底部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穿过第三通孔(112)和第一通孔(13)并伸出箱体(1)外;/n动力装置(6)设置在箱体(1)顶部内侧,转动轴(7)与动力装置(6)的转轴传动连接;主动齿轮(8)与转动轴(7)键连接,主动齿轮(8)与从动齿轮(21)啮合传动连接;从动齿轮(21)套设在筒体(2)外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车床用冷却液循环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支撑柱(113)、筒体(2)、桶体(3)、连接杆(4)、水箱(5)和动力组件;动力组件包括动力装置(6)、转动轴(7)、主动齿轮(8)和从动齿轮(21);
箱体(1)为圆柱状,箱体(1)顶部设有进液管(16),进液管(16)出液口与桶体(3)进液口相对,箱体(1)底部设有第二通孔(14),箱体(1)周面下部设有第一通孔(13),箱体(1)底部外侧设有多组脚撑(15),箱体(1)内部设有隔板(11);隔板(11)上设有出料口(111)和第三通孔(112);出料口(111)和第三通孔(112)位于筒体(2)内周壁内侧;支撑柱(113)设置在隔板(11)上端面上;
筒体(2)位于箱体(1)内,筒体(2)下端与隔板(11)转动连接;桶体(3)位于筒体(2)内,桶体(3)上端面低于筒体(2)上端面,桶体(3)底部设有第四通孔(33),桶体(3)内设有第一过滤网(31);连接杆(4)一端与筒体(2)内周壁连接,连接杆(4)另一端与桶体(3)外周壁连接,连接杆(4)设置多组;第一过滤网(31)低于桶体(3)上端面;水箱(5)底部与支撑柱(113)连接,水箱(5)位于桶体(3)下方,水箱(5)的进水口与第四通孔(33)相对,水箱(5)底部设置出液管(51);出液管(51)穿过第三通孔(112)和第一通孔(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高伟张金涛王明涛代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诚德伟业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