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75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卸料垫板和卸料板,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卸料垫板、卸料板二者固定,成为缓冲段;上固定板装有斜楔,斜楔带有斜面,卸料板靠近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头和成型凸模;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下模组件从上到下包括:下模板、下固定板、下垫板和下模座,下模板、下固定板、下垫板、下模座之间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需要两处上下折弯进行一次冲压折弯,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件的加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
本技术主要涉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在冲压加工行业中,经常有一些产品需要同时实现上下折弯,现有的模具结构只能单一实现产品向上折弯或者向下折弯,这样的模具结构,不仅需要两步工序才能完成,加工效率及其低下,在两步工序过程中,需要多次拆卸产品,同时多次定位产品,产品累积误差增加,从而影响产品的精度。已公开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CN201621023567.1,专利名称:上下连续折弯模具,申请日:2016-08-31,本技术涉及一种上下连续折弯模具,包括: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其中,上模机构包括:上模座、上模成型公、上弹簧和上脱料板;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下弹簧、下模浮料板、第一下模成型公以及第二下模成型公;上述上下连续折弯模具,第一下模成型公和第二下模成型公用于承载料片,而上脱料板和下模浮料板将料片夹持。在上模座的带动下,上模成型公和上脱料板朝向下模浮料板移动。折弯过程只需在冲床作用下带动上模机构和下模机构合模的单一工序便可以完成,无需多套模具和多个工序实现上下连续折弯,结构简单和工作效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卸料垫板4和卸料板5,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卸料垫板4、卸料板5二者固定,成为缓冲段;上固定板3装有斜楔19,斜楔19带有斜面,卸料板5靠近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头14和成型凸模17;所述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下模组件从上到下包括: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所述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下模座9之间固定安装;下模板6设置有固定块24、折弯凹模15和成型凹模18,下固定板7和下垫板8中间安装有一号滑块23;所述下模座9下方设置有下模座固定板10和下模座垫板11,所述下模座9和下模座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在一号滑块23下方的斜顶22,所述斜顶22设置有斜面,所述下模座固定板10内置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斜面的二号滑块20,所述斜楔19和斜顶22的斜面分别与二号滑块20的斜面相互平行。优选的,上半段和缓冲段相互独立,卸料垫板4与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之间安装有矩形弹簧A16和氮气弹簧12。优选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通过等高螺丝13与卸料板5连接,卸料垫板4与上模座用螺丝连接。优选的,下模板6与下固定板7、下垫板8、下模座9用螺丝连接。优选的,折弯冲头14和折弯凹模15的折弯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成型凸模17和成型凹模18的折弯面相互平行设置,分别设置在制件25需要折弯处。优选的,下模座固定板10内置矩形弹簧B21。优选的,下模板6在放置制件25的位置设置有导正销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对需要两处上下折弯进行一次冲压折弯,省时省力,操作简单,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工件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闭模状态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开模状态结构图;图中,1、上模座;2、上垫板;3、上固定板;4、卸料垫板;5、卸料板;6、下模板;7、下固定板;8、下垫板;9、下模座;10、下模座固定板;11、下模座垫板;12、氮气弹簧;13、等高螺丝;14、折弯冲头;15、折弯凹模;16、矩形弹簧A;17、成型凸模;18、成型凹模;19、斜楔;20、二号滑块;21、矩形弹簧B;22、斜顶;23、一号滑块;24、固定块;25、制件;26、导正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可知,本技术包括有: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卸料垫板4和卸料板5,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卸料垫板4、卸料板5二者固定,成为缓冲段;上固定板3装有斜楔19,斜楔19带有斜面,卸料板5靠近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头14和成型凸模17;所述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下模组件从上到下包括: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所述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下模座9之间固定安装;下模板6设置有固定块24、折弯凹模15和成型凹模18,下固定板7和下垫板8中间安装有一号滑块23;所述下模座9下方设置有下模座固定板10和下模座垫板11,所述下模座9和下模座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在一号滑块23下方的斜顶22,所述斜顶22设置有斜面,所述下模座固定板10内置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斜面的二号滑块20,所述斜楔19和斜顶22的斜面分别与二号滑块20的斜面相互平行。在使用中,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制件25放入导正销26上,第一步:冲床工作: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卸料垫板4、卸料板5连接的全部原件矩形弹簧A16,斜楔19,成型凸模17,折弯冲头14开始下行,卸料板5先接触制件25,导正钉插入制件25中,在继续下行的过程中,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卸料垫板4与卸料板5为弹性连接,上模座1继续下行,斜楔19和折弯冲头14也继续随上模座1继续下行;斜楔19下端斜面接触到滑块20的上端斜面,滑块20在斜面驱动的侧向作用力下,滑块20滑动驱动斜顶22上端斜面向上运动。当上模下行至机床的下死点时,制件25移动至折弯冲头14,折弯凹模15的对应部分的贴紧的位置。同时斜顶22推动滑块23、成形凹模18与成型凸模17的对应部分的贴紧的位置。一步完成冲压折弯冲压成型.第二步:冲压作业后完成:完成冲压作业后,冲床滑块开始向上运动,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也开始往上运动,斜楔19和折弯冲头14向上运动,成型凸模17和卸料垫板4和卸料板5先保持不动,在上行的过程中,斜楔19下端斜面与滑块20的斜面逐渐分离,滑块20和斜顶22在矩形弹簧B21的作用下复位,这时折弯凸模17和成型凹模18完全分离.(同时折弯冲头14和折弯凹模15完全分离卸料垫板4和卸料5继续上行,回到模具的上死点,此时即可取件.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上半段和缓冲段相互独立,卸料垫板4与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之间安装有矩形弹簧A16和氮气弹簧12。设置上述结构,安装有弹性元件矩形弹簧A16和氮气弹簧12,使之间产生相对运动。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上模座、上垫板、上固定板3通过等高螺丝13与卸料板5连接,卸料垫板4与上模座用螺丝连接。设置上述结构,起到在工作时整体上模组件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中优选的,下模板6与下固定板7、下垫板8、下模座9用螺丝连接。设置上述结构,通过螺栓的使用,保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卸料垫板(4)和卸料板(5),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卸料垫板(4)、卸料板(5)二者固定,成为缓冲段;/n上固定板(3)装有斜楔(19),斜楔(19)带有斜面,卸料板(5)靠近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头(14)和成型凸模(17);/n所述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下模组件从上到下包括: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所述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下模座(9)之间固定安装;/n下模板(6)设置有固定块(24)、折弯凹模(15)和成型凹模(18),下固定板(7)和下垫板(8)中间安装有一号滑块(23);/n所述下模座(9)下方设置有下模座固定板(10)和下模座垫板(11),所述下模座(9)和下模座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在一号滑块(23)下方的斜顶(22),所述斜顶(22)设置有斜面,/n所述下模座固定板(10)内置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斜面的二号滑块(20),所述斜楔(19)和斜顶(22)的斜面分别与二号滑块(20)的斜面相互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步完成上下折弯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组件和下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平行弹性连接的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卸料垫板(4)和卸料板(5),上模座(1)、上垫板(2)、上固定板(3)三者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成为随压力机能够及时运动的上半段;卸料垫板(4)、卸料板(5)二者固定,成为缓冲段;
上固定板(3)装有斜楔(19),斜楔(19)带有斜面,卸料板(5)靠近下模组件的一端设置有折弯冲头(14)和成型凸模(17);
所述下模组件位于上模组件的正下方,所述下模组件从上到下包括: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和下模座(9),所述下模板(6)、下固定板(7)、下垫板(8)、下模座(9)之间固定安装;
下模板(6)设置有固定块(24)、折弯凹模(15)和成型凹模(18),下固定板(7)和下垫板(8)中间安装有一号滑块(23);
所述下模座(9)下方设置有下模座固定板(10)和下模座垫板(11),所述下模座(9)和下模座固定板(10)之间设置有安装在一号滑块(23)下方的斜顶(22),所述斜顶(22)设置有斜面,
所述下模座固定板(10)内置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斜面的二号滑块(20),所述斜楔(19)和斜顶(22)的斜面分别与二号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尚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科里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