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7348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包括湿混箱,所述湿混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第一轴承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湿混箱的顶部内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轴套,两个所述轴套的内部均分别螺纹套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底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管,所述通管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以使得喷头的位置得到调节,避免喷头被搅拌液堵塞的情况发生,并且还可以将搅拌液重新抽到湿混箱的内部进行再一次的搅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
本技术涉及碳化硅陶瓷粉体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
技术介绍
碳化硅粉体的制备技术形成原理可风为机械粉碎法和合成法,方法的优劣可从粒子纯度以及表面的清洁度、粒子粒径以及粒度分布可控性、粒子几何形状规一性、是否易于收集、粉体团聚程度和热稳定性六个方面加以评价。现有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果加的液体过多可能会淹没喷头,很容易产生喷头堵塞的情况,并且还存在着搅拌不均匀问题,还需要将其置于到湿混箱进行搅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解决了目前现有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足之处,如果加的液体过多可能会淹没喷头,很容易产生喷头堵塞的情况,并且还存在着搅拌不均匀问题,还需要将其置于到湿混箱进行搅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包括湿混箱,所述湿混箱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包括湿混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混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远离第一轴承(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所述湿混箱(1)的顶部内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轴套(6),两个所述轴套(6)的内部均分别螺纹套接有螺杆(7),两个所述螺杆(7)的底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8),两个所述第二轴承(8)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管(9),所述通管(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头(10),两个所述轴套(6)的外壁均分别固定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组元碳化硅陶瓷粉体湿混装置,包括湿混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混箱(1)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2),所述第一轴承(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所述第一转轴(3)远离第一轴承(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第一转轴(3)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桨(5),所述湿混箱(1)的顶部内表面对称转动连接有轴套(6),两个所述轴套(6)的内部均分别螺纹套接有螺杆(7),两个所述螺杆(7)的底端均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承(8),两个所述第二轴承(8)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通管(9),所述通管(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喷头(10),两个所述轴套(6)的外壁均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1),两个所述第一齿轮(11)的外壁均齿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第二齿轮(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13),所述第二转轴(1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轴承(14),所述第二转轴(13)的顶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旋转电机(15);
所述湿混箱(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卸料管(16),所述卸料管(1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阀(17),所述卸料管(1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筛分箱(18),所述筛分箱(1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筛分板(19),所述筛分箱(1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锴高中伟张静娜
申请(专利权)人:新郑市宝德高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