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筛车及其回转抛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297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铁路养护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清筛车及其回转抛带。该回转抛带包括输送支架、转动安装于输送支架的回转输送带以及用于控制输送支架自动避障的自动避障装置;自动避障装置包括检测线和第一控制开关;第一控制开关安装于输送支架的第一侧;检测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输送支架的第二侧,另一端围绕输送支架的外周侧延伸且与第一控制开关之间张紧连接,检测线与输送支架之间间隔设置,用于控制第一控制开关的启闭。该回转抛带通过增设在回转输送带外周侧的自动避障装置实现自动避障,无需室外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筛车及其回转抛带
本申请涉及铁路养护机械
,具体地,涉及一种清筛车及其回转抛带。
技术介绍
在清筛系列产品中,需要利用回转抛带将经过振动筛筛后的污土抛到道床的两侧,回转抛带需要转向铁路线路的一侧,此时回转抛带的最远端与线路中心的距离超过了线杆到线路中心的距离,即,回转抛带和线杆之间具有碰撞的危险。通常的做法是安排专门的作业人员,跟随车辆,站在回转抛带旁,当看到回转抛带接近线杆时,操作回转抛带转动一定角度,使回转抛带避让开线杆,在避让开线杆之后再恢复到原来的角度,但是这种工作方式容易发生人为误操作的情况。同时,清筛系列产品在作业时空气中粉尘较大,站在室外的工作人员承受了很大的健康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筛车及其回转抛带,该回转抛带通过增设在回转输送带外周侧的自动避障装置实现自动避障,无需室外工作人员,解决了现有清筛车的回转抛带容易出现人为误操作和危害室外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回转抛带,该回转抛带包括输送支架、能够相对运动地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回转输送带、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支架自动避障的自动避障装置;沿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宽度方向,所述输送支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自动避障装置包括检测线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一侧;所述检测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二侧,另一端围绕所述输送支架的外周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之间张紧连接,所述检测线与所述输送支架之间间隔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启闭。优选地,所述自动避障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承件和可动支撑杆组件;在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固定支承件,所述固定支承件沿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在所述输送支架的外端部安装有能够摆动的两个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朝向所述输送支架的外侧延伸;在所述固定支承件远离所述输送支架的一端、以及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远离所述输送支架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检测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用于对所述检测线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自动避障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二侧的固定环;所述检测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环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优选地,两个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对称设置;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包括L形可动支撑杆、第二控制开关以及弹簧;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一侧;所述L形可动支撑杆的弯折部铰接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端部,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的触发端相抵接,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线槽;所述弹簧位于所述L形可动支撑杆的弯折部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之间,并连接所述输送支架与所述L形可动支撑杆,用于控制所述L形可动支撑杆的复位。优选地,在所述输送支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L形可动支撑杆一一对应的固定铰支座;所述L形可动支撑杆的弯折部铰接于所述固定铰支座。优选地,在所述L形可动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滑轮的滑槽形成所述线槽。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承件包括支撑杆和安装于所述支撑杆顶部的第二滑轮,所述第二滑轮的滑槽形成所述线槽。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和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均为限位开关;当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或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开启时,所述输送支架朝向当前转动方向的反方向转动。优选地,所述检测线为触碰线。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清筛车,包括控制单元,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任意一种回转抛带,所述回转抛带的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清筛车及其回转抛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抛带包括控制输送支架自动避障的自动避障装置,自动避撞装置包括围绕输送支架的外端部设置的检测线以及通过检测线控制启闭的第一控制开关,检测线与输送支架之间间隔设置,通过检测线对线杆等障碍物进行检测,当检测线触碰到障碍物时,触碰线与线杆接触从而触发第一控制开关开启,进而控制回转抛带往反方向旋转以避让障碍物,实现回转抛带的自动避障;通过检测线可以对障碍物进行检测,无需在清筛车外侧安排室外工作人员进行障碍物的查看,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上述回转抛带能够实现自动避障,无需室外工作人员,解决了现有清筛车的回转抛带容易出现人为误操作和危害室外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筛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提供的清筛车的回转抛带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中提供的自动避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提供的自动避障装置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清筛车;11-回转抛带;12-输送支架;13-回转输送带;14-自动避障装置;15-线杆;121-第一侧;122-第二侧;141-检测线;142-第一控制开关;143-支撑杆;144-可动支撑杆组件;145-固定环;146-第二滑轮;1441-L形可动支撑杆;1442-第二控制开关;1443-弹簧;1444-固定铰支座;1445-销轴;1446-第一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图1示出了清筛车1的部分结构,图2为清筛车1部分结构的俯视图,在图2中清筛车1的回转抛带11处于回转状态中,回转抛带11与车体之间形成夹角;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筛车1,该清筛车1包括车体(图中未示出)、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以及回转抛带11;其中:如图3结构所示,回转抛带11包括输送支架12、能够相对运动地安装于输送支架12的回转输送带13、以及用于控制输送支架12自动避障的自动避障装置14;如图1结构所示,输送支架12安装于车体的顶部,输送支架12可以沿车体的长度方向运动,也可以相对车体转动,使回转抛带11转向铁路线路的一侧或另一侧,并实现通过回转抛带11将筛后的污土抛到道床的两侧;回转输送带13安装于输送支架12上,通过输送支架12对回转输送带13和回转输送带13上的污土等物体进行支承,并能够相对输送支架12运动,通过回转输送带13相对输送支架12的运动实现污土等物体的输送;为了防止因输送支架12与线杆15等障碍物发生碰撞而损坏回转抛带11,在回转抛带11的外端部增设了自动避障装置14;如图3结构所示,沿回转输送带13的宽度方向,输送支架12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自动避障装置14包括检测线141和第一控制开关14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转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支架、能够相对运动地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回转输送带、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支架自动避障的自动避障装置;/n沿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宽度方向,所述输送支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n所述自动避障装置包括检测线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一侧;/n所述检测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二侧,另一端围绕所述输送支架的外周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之间张紧连接,所述检测线与所述输送支架之间间隔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启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转抛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支架、能够相对运动地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回转输送带、以及用于控制所述输送支架自动避障的自动避障装置;
沿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宽度方向,所述输送支架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自动避障装置包括检测线和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一侧;
所述检测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二侧,另一端围绕所述输送支架的外周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之间张紧连接,所述检测线与所述输送支架之间间隔设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启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转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避障装置还包括固定支承件和可动支撑杆组件;
在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固定支承件,所述固定支承件沿所述回转输送带的宽度方向延伸;
在所述输送支架的外端部安装有能够摆动的两个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朝向所述输送支架的外侧延伸;
在所述固定支承件远离所述输送支架的一端、以及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远离所述输送支架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检测线的线槽,所述线槽用于对所述检测线进行导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转抛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避障装置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输送支架的第二侧的固定环;所述检测线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环连接于所述输送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转抛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对称设置;
所述可动支撑杆组件包括L形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华中姜雷蒋刚杨延松马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