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71926 阅读:3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以及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此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具有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作用,具体体现在:(1)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可显著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胃肠症状;(2)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可显著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定殖量;(3)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可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体内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可见,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如食品或药品等)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株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在抑制幽门螺杆菌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
以及医药

技术介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是定殖在胃粘膜表面和十二指肠部位的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其最先被Marshall和Warren发现,两位学者为此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幽门螺杆菌是最主要的流行性致病菌之一,其在全球人群中的检出率已经超过50%,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糟糕的卫生条件是螺杆菌感染流行的两个主要因素。在发达国家,成年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约为30~40%,在发展中国家,成年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高达80~90%左右。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一般难以自发清除而导致终身感染,除非进行根除治疗,或胃黏膜发生严重肠化生时细菌难以定植,幽门螺杆菌才会自动消失。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长期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并最终会发展成为胃癌。胃肠症状(GastrointestinalSymptomRatingScale,GSRS)是评估胃部健康症状的重要指标,其包含腹痛、酸反流、恶心和呕吐、腹鸣、嗳气、排便增多、排便不尽感等15种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伴随着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等多种胃肠疾病症状,这些胃肠疾病症状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恢复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症状改变对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主要是通过抗生素结合的三联或者四联疗法清除患者体内的幽门螺杆菌以恢复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肠症状。但是,上述治疗方法由于频繁使用抗生素,易导致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增加,并且,使用上述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过程中,患者常常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腹痛、恶心、腹泻等),导致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因此,仍然需要一种药物或治疗方式,既不会增加幽门螺杆菌耐药性,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导致患者产生不良反应,以提高幽门螺杆菌临床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株能够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CCFM1119,所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1013,保藏日期为2020年05月06日。所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来源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健康人群新鲜粪便样本,该菌株经测序分析,其16SrDNA序列如SEQIDNO.1所示,将测序得到的序列在GeneBank中进行核酸序列比对,结果显示菌株为鼠李糖乳杆菌,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所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在MRS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呈乳白色半圆形凸起,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在抑制幽门螺杆菌方面不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应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幽门螺杆菌抑制剂,所述幽门螺杆菌抑制剂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中,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的活菌数为不低于5×109CFU/mL或5×109CFU/g。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含食品或药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载体包含微囊、微球、纳米粒和/或脂质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用辅料包含赋形剂和/或附加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赋形剂包含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和/或润滑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剂包含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和/或防腐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的剂型为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为保健食品;或所述食品为使用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的发酵剂生产得到的乳制品、豆制品或果蔬制品;或所述食品为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的饮料或零食。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按照占培养基总质量2~4%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于37℃下培养18h,得到培养液;将培养液离心,得到菌体;将菌体用生理盐水清洗3次后用冻干保护剂重悬,得到重悬液;将重悬液采用真空冷冻法进行冻干,得到发酵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保护剂和菌体的质量比为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保护剂包含130g/L的脱脂奶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包含占培养基总质量87.7%的水、占培养基总质量10%的脱脂乳、占培养基总质量0.5%的葡萄糖、占培养基总质量1.5%的胰蛋白胨以及占培养基总质量0.3%的酵母浸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的pH为6.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所述产品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中,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的活菌数为不低于5×109CFU/mL或5×109CFU/g。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包含食品或药品。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药物载体和/或药用辅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物载体包含微囊、微球、纳米粒和/或脂质体。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用辅料包含赋形剂和/或附加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赋形剂包含黏合剂、填充剂、崩解剂和/或润滑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附加剂包含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和/或防腐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药品的剂型为粉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丸剂或口服液。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食品为保健食品;或所述食品为使用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的发酵剂生产得到的乳制品、豆制品或果蔬制品;或所述食品为含有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的饮料或零食。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剂的制备方法为将上述鼠李糖乳杆菌CCFM1119按照占培养基总质量2~4%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中,于37℃下培养18h,得到培养液;将培养液离心,得到菌体;将菌体用生理盐水清洗3次后用冻干保护剂重悬,得到重悬液;将重悬液采用真空冷冻法进行冻干,得到发酵剂。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保护剂和菌体的质量比为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冻干保护剂包含130g/L的脱脂奶粉。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培养基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013,保藏日期为2020年05月06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其特征在于,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GDMCCNo.61013,保藏日期为2020年05月06日。


2.权利要求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在抑制幽门螺杆菌方面不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的应用。


3.一种幽门螺杆菌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幽门螺杆菌抑制剂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


4.权利要求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中的应用。


5.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预防和/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中,权利要求1所述鼠李糖乳杆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齐啸陈卫赵建新张美怡崔树茂陆文伟田丰伟于雷雷王刚张灏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