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46446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内壁的废水回用水泵,所述废水回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水箱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与加压泵对应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洗车机机体对应连通,所述洗车机机体与底板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包括下循环水箱和上循环水箱,在所述上循环水箱顶端对应设有自来水添加口和滤料添加口,所述自来水添加口的下端与上循环水箱对应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替代土建施工,提高效率、缩短周期、节约基建投入,还可以对洗车废水进行高效的回收利用,绿色环保,节约洗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洗车机附属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中汽车相当普及,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几乎占据全球汽车保有量的1/5,其中轿车高达1.3亿辆,平均每1.3人有1辆,经统计,洗车店却不到3万家。如此众多车辆是如何保证车辆整洁如新呢?原来美国国民自助洗车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自助式投币刷卡洗车设备广为遍布各个加油站、高速服务区、大型停车场、城镇及乡村社区等场所。在国内,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了有车一族,洗车机市场正在不断的扩大,截止2010年底,全国共有各类汽车1.5亿多辆,私家车近8000万辆。而我国的洗车店高达3万家以上,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家洗车店每年要洗2万多辆私家车。而基本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是不允许设立洗车店的,大多数洗车店都设立在城市的外围;这样,车主不仅面临着洗车要排队等候,还要面临着洗车还要开很久的车子才能如愿的洗上车子。传统洗车店都是一把高压水枪接上自来水,再加上几块大毛巾,一些洗涤剂结合而成。这就是不少洗车店的主要装备。洗车用水浪费现象严重,洗车房内循环水洗车设备成了摆设,大量清水被偷偷用于洗车,节水应用得不到推广。据相关统计,按照这种洗法,全国每年将耗掉1亿吨。洗车机主要是利用电脑控制毛刷和高压水自动来清洗汽车的一种机器,主要由控制系统、电路、气路、水路和机械结构构成。洗车机有操作简单、美观大方、对车漆损伤小等特点,近年来为我国汽车服务行业广泛应用。在现有的全自动洗车机场地需求中,水箱、底座等需要土建施工,因此,存在主要的缺点有:效率低、周期长、耗费人工设备多、在客户需求周期上较为受限、影响设备安装时效,且水资源浪费较多、自动化程度不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方案实现: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内壁的废水回用水泵,所述废水回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水箱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与加压泵对应连通,所述加压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洗车机机体对应连通,所述洗车机机体与底板对应连通;所述底板包括方框状的底板框架,所述底板框架的底面与水平面齐平,在所述底板框架的两端分别与前斜坡和下斜坡对应连接;所述循环水箱包括下循环水箱和上循环水箱,在所述上循环水箱顶端对应设有自来水添加口和滤料添加口,所述自来水添加口的下端与上循环水箱对应连通;所述上循环水箱设置在下循环水箱的上方,在所述下循环水箱内对应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与废水回用水泵的出水口对应连通,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对应通入上循环水箱内部,在所述循环水箱内设有下泄角钢,所述下泄角钢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循环水箱和下循环水箱内,所述下泄角钢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上循环水箱和下循环水箱内壁对应焊接;所述下循环水箱内设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下循环水箱分隔为过滤室和储水室,在所述过滤室的底部对应设有表面开设有进水通孔的斜板,所述下泄角钢的下端穿过斜板,所述滤料添加口与滤料通道对应连通,所述滤料通道的下端伸入过滤室并与之连通,所述滤料通道的下端位于斜板的上方,在所述竖隔板的上部对应设有若干个方形的连接口,所述连接口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室和储水室对应连通,在所述储水室的侧边对应设有加压泵,所述加压泵的进水口与储水室对应连通。在所述底板框架内还对应设有多根底板竖梁,所述多根底板竖梁相互平行,在所述多根底板竖梁之间及底板竖梁与底板框架之间还对应设有多根底板横梁,在所述底板框架的内壁还对应设有若干个废水回用水泵,所述废水回用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管的下端对应连通。所述底板横梁与底板竖梁及底板框架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垂直的加强折板,在所述加强折板与底板横梁、底板竖梁、底板框架的连接处对应设有多个连接螺栓。所述进水管为相互平行的一对,在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出水口均分别对应设有一个出水弯头,所述出水弯头的开口方向朝向上循环水箱的中部。所述下泄角钢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上循环水箱及下循环水箱的两边内壁对应垂直,所述下泄角钢与上循环水箱及下循环水箱的两边内壁组成一个贯通下泄角钢和上循环水箱的废水通道,所述进水管穿过废水通道,所述进水管的上端对应伸出废水通道的上端,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设置在斜板与下循环水箱侧边组成的空间内,在所述斜板与下循环水箱侧边组成的空间的侧壁还对应设有下排泥口;所述下泄角钢的上端超出上循环水箱底板15厘米,所述下泄角钢的下端与下循环水箱底板的距离为10厘米。在所述上循环水箱的顶端还对应设有检修口,所述自来水添加口还与浮球液位计对应连接。在所述下循环水箱的侧壁还对应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加压泵相匹配。在所述上循环水箱的侧壁下部对应设有上排泥口,在所述过滤室的侧壁下部对应设有滤料排口,所述滤料排口位于斜板的上方。在所述储水室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根横向的储水室加强梁,在所述上循环水箱内壁还对应设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与滤料通道的外壁对应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能替代土建施工,提高效率、缩短周期、节约基建投入,还可以对洗车废水进行高效的回收利用,绿色环保,节约洗车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的模块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的底板的循环水箱的局部透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的底板的循环水箱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废水回用水泵,2为底板,21为底板框架,22为前斜坡,23为下斜坡,24为底板竖梁,25为底板横梁,26为加强折板,3为循环水箱,31为下循环水箱,32为上循环水箱,33为进水管,34为出水弯头,35为下泄角钢,36为自来水添加口,37为滤料添加口,38为检修口,39为竖隔板,310为过滤室,311为储水室,312为斜板,313为滤料通道,314为连接口,315为散热孔,316为下排泥口,317为上排泥口,318为滤料排口,319为储水室加强梁,320为支撑杆,4为加压泵,5为洗车机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2内壁的废水回用水泵1,所述废水回用水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水箱3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3与加压泵4对应连通,所述加压泵4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洗车机机体5对应连通,所述洗车机机体5与底板2对应连通。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和过程简述如下:车辆通过前斜坡22和下斜坡23上下底板2,在底板2上对应车辆进行冲洗,产生的洗车废水大部分进入底板框架21内,由废水回用水泵1将洗车废水抽至循环水箱3的上循环水箱32,经过初步沉淀后,污泥等会沉降在上循环水箱32的底板上,定期进行排出,由于下泄角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2)内壁的废水回用水泵(1),所述废水回用水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水箱(3)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3)与加压泵(4)对应连通,所述加压泵(4)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洗车机机体(5)对应连通,所述洗车机机体(5)与底板(2)对应连通;/n所述底板(2)包括方框状的底板框架(21),所述底板框架(21)的底面与水平面齐平,在所述底板框架(21)的两端分别与前斜坡(22)和下斜坡(23)对应连接;/n所述循环水箱(3)包括下循环水箱(31)和上循环水箱(32),在所述上循环水箱(32)顶端对应设有自来水添加口(36)和滤料添加口(37),所述自来水添加口(36)的下端与上循环水箱(32)对应连通;/n所述上循环水箱(32)设置在下循环水箱(31)的上方,在所述下循环水箱(31)内对应设有进水管(33),所述进水管(33)的下端与废水回用水泵(1)的出水口对应连通,所述进水管(33)的上端对应通入上循环水箱(32)内部,在所述循环水箱(3)内设有下泄角钢(35),所述下泄角钢(35)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循环水箱(32)和下循环水箱(31)内,所述下泄角钢(35)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上循环水箱(32)和下循环水箱(31)内壁对应焊接;/n所述下循环水箱(31)内设有竖隔板(39),所述竖隔板(39)将下循环水箱(31)分隔为过滤室(310)和储水室(311),在所述过滤室(310)的底部对应设有表面开设有进水通孔的斜板(312),所述下泄角钢(35)的下端穿过斜板(312),所述滤料添加口(37)与滤料通道(313)对应连通,所述滤料通道(313)的下端伸入过滤室(310)并与之连通,所述滤料通道(313)的下端位于斜板(312)的上方,在所述竖隔板(39)的上部对应设有若干个方形的连接口(314),所述连接口(314)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室(310)和储水室(311)对应连通,在所述储水室(311)的侧边对应设有加压泵(4),所述加压泵(4)的进水口与储水室(311)对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置在底板(2)内壁的废水回用水泵(1),所述废水回用水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循环水箱(3)对应连通,所述循环水箱(3)与加压泵(4)对应连通,所述加压泵(4)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洗车机机体(5)对应连通,所述洗车机机体(5)与底板(2)对应连通;
所述底板(2)包括方框状的底板框架(21),所述底板框架(21)的底面与水平面齐平,在所述底板框架(21)的两端分别与前斜坡(22)和下斜坡(23)对应连接;
所述循环水箱(3)包括下循环水箱(31)和上循环水箱(32),在所述上循环水箱(32)顶端对应设有自来水添加口(36)和滤料添加口(37),所述自来水添加口(36)的下端与上循环水箱(32)对应连通;
所述上循环水箱(32)设置在下循环水箱(31)的上方,在所述下循环水箱(31)内对应设有进水管(33),所述进水管(33)的下端与废水回用水泵(1)的出水口对应连通,所述进水管(33)的上端对应通入上循环水箱(32)内部,在所述循环水箱(3)内设有下泄角钢(35),所述下泄角钢(35)的上下两端分别插入上循环水箱(32)和下循环水箱(31)内,所述下泄角钢(35)的两个侧边分别与上循环水箱(32)和下循环水箱(31)内壁对应焊接;
所述下循环水箱(31)内设有竖隔板(39),所述竖隔板(39)将下循环水箱(31)分隔为过滤室(310)和储水室(311),在所述过滤室(310)的底部对应设有表面开设有进水通孔的斜板(312),所述下泄角钢(35)的下端穿过斜板(312),所述滤料添加口(37)与滤料通道(313)对应连通,所述滤料通道(313)的下端伸入过滤室(310)并与之连通,所述滤料通道(313)的下端位于斜板(312)的上方,在所述竖隔板(39)的上部对应设有若干个方形的连接口(314),所述连接口(314)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室(310)和储水室(311)对应连通,在所述储水室(311)的侧边对应设有加压泵(4),所述加压泵(4)的进水口与储水室(311)对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洗车机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框架(21)内还对应设有多根底板竖梁(24),所述多根底板竖梁(24)相互平行,在所述多根底板竖梁(24)之间及底板竖梁(24)与底板框架(21)之间还对应设有多根底板横梁(25),在所述底板框架(21)的内壁还对应设有若干个废水回用水泵(1),所述废水回用水泵(1)的出水口通过管路与进水管(33)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信辉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德翔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