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4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涉及工业污水处理领域,包括:第一罐体,排污部,第二罐体,除沫部,开合部。排污部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二出水口,排污口;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水口连接,第一管道与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第二管道为U形;第三管道与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上,第四管道呈倒U形;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与第三管道依次进行连接;排污口安装在第二管道的下方,排污口用于进行污泥的排污。通过排污部将污泥进行过滤与排污,同时设置有第一罐体与第二罐体,可以使污水在净化时不会产生污泥等物质混合在净化完后的净水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因此,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工业废水的处理比城市污水的处理更为重要。而现有技术下,处理工业污水时,通过在一个罐体中进行净水的过程,在该种设备中所净化的水源,有净化不完全的问题,在运输净化完后的水源时,很容易使污水中的污泥或浮游物也在里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是解决现有的工业污水处理装置净水时污泥或浮游物不容易剔除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第一罐体,排污部,第二罐体,除沫部,开合部。第一罐体用于存储污水,排污部安装在第一罐体的左侧,排污部用于进行排污,第二罐体设置在第一罐体的后方,第二罐体具有容纳空间,第二罐体用于存储净水,除沫部安装在第二罐体的容纳空间内,除沫部用于进行去除比水轻的物质;开合部安装在排污部的下方,开合部用于控制排污口的开合。第一罐体具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安装在第一罐体上;第一出水口安装在第一进水口的下方。排污部具有:第二进水口,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第四管道,第二出水口,排污口。第二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二进水口与水平面呈平行设置;第一管道的一端与第二进水口连接,第一管道与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管道为U形;第三管道的一端与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管道与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上,第四管道呈倒U形;第二出水口的一端与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进水口与水平面呈平行设置;排污口安装在第二管道的下方,排污口用于进行污泥的排污。第二罐体具有:第三进水口,第三出水口。第三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连接;第三出水口设置在第三进水口的上方,第三出水口用于将净水运输至下一工位。优选地,第四管道位于第二管道的正上方。优选地,排污口设置在第二管道的正中央。优选地,排污部具有多个,排污部之间通过连接管道进行连接。优选地,第二罐体还包括浮动件,浮动件位于第二罐体的容纳空间内,浮动件的一端与第二罐体连接,浮动件的另一端为空心的,浮动件用于检测第二罐体中的水容量。优选地,除沫部具有:第一电机,轴承座,旋转轴,钢丝绳,集沫体。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二罐体的一侧,第一电机用于驱动除沫部;轴承座安装在第二罐体的另一侧;旋转轴设置在第二罐体的上方,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进行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轴承座连接,旋转轴的两侧设置有容纳腔;钢丝绳的一端与旋转轴连接,钢丝绳放置在容纳腔内;集沫体设置在第二罐体的容纳空间内,集沫体设置在浮动件的上方,集沫体与钢丝绳的另一端进行连接。优选地,集沫体的中央为圆弧形,集沫体用于收集比水轻的物质。优选地,除沫部还具有导向杆,导向杆安装在集沫体上,导向杆为圆柱形物体,导向杆用于对除沫部进行导向。优选地,第二罐体还具有通孔,钢丝绳穿过通孔进行升降移动。优选地,第二罐体还具有导杆,导杆为圆柱形物体,导向杆安装在导杆内,导杆的一端与第二罐体的上端连接,导杆用于对除沫部进行导向。优选地,开合部具有:第二电机,旋转板,连接杆,连接件,开合件,第一联动件,第二联动件。第二电机位于第一罐体的左侧,第二电机用于驱动开合部进行开合;旋转板安装在第二电机的上方;连接杆的一端与旋转板进行连接;连接件的一端与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开合件具有多个,开合件设置在排污口的下方,开合件上具有开合件用于控制开合部进行开合动作;第一联动件的一端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进行连接,第一联动件具有多个,第一联动件用于驱动开合件进行开合动作;第二联动件与第一联动件数量相同,第二联动件位于第一联动件的下方,第二联动件用于驱动开合件进行开合动作。优选地,开合件的数量是第一联合件的两倍,第二联合件的一端与开合件连接,第二联合件的另一端与另一块开合件连接,第二联合件间隔放置。优选地,第一联合件的一端与第二联合件的一端连接,第一联合件的另一端与另一块第二联合件的一端连接,第一联合件间隔放置。优选地,开合件具有旋转孔,排污口与开合件通过旋转孔连接,旋转孔用于使开合件进行旋转,从而达到开合的动作。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二,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水,污水从第一进水口进入第一罐体内,污水积攒一阵后再从第一出水口离开第一罐体;过滤,污水通过第二进水口进入排污部,通过排污部中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与第四管道,对污水进行过滤,污水通过第三进水口进入第二罐体内;除沫,第一电机启动,带动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带动钢丝绳进行缠绕,从而使集沫体进行升降移动,从而使集沫体收集比水轻的物质,净水通过第三出水口出水,使净水移动至下一工位;排污,当出水完成时,第二电机启动,带动旋转板进行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带动连接杆进行一定角度的移动,从而带动连接件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联动件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带动第二联动件旋转一定角度,从而带动开合件进行开合动作,从而使污泥进行排污。优选地,还包括步骤:集污,通过集污体进行污泥的收集,同时将污泥合并至其他地方。优选地,除沫步骤中还包含下降与上升动作。优选地,下降与上升通过第一电机正转反转来带动旋转轴旋转,从而带动钢丝绳进行缠绕,从而使集沫体进行下降移动。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有排污部与第二罐体,使排污与集沫在不同的地点分别进行,可以有效的使污泥与浮游物在进行剔除的时候不会与净化完后的净水混合,从而影响净化完后的净水的水质。同时通过开合部可以使多组排污部同时进行排污,使污泥等物质不会出现堵塞等情况出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污水处理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排污部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除沫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除沫部的剖视示意图。图7为图6的A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罐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B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罐体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开合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开合部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100、第一罐体101、第一进水口102、第一出水口200、排污部201、第二进水口202、第一管道203、第二管道204、第三管道205、第四管道206、第二出水口207、排污口300、第二罐体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n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用于存储污水,所述第一罐体具有:/n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安装在所述第一罐体上;/n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安装在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下方;/n排污部,所述排污部安装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左侧,所述排污部用于进行排污,所述排污部具有:/n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水平面呈平行设置;/n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n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为U形;/n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n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呈倒U形;/n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水平面呈平行设置;/n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的下方,所述排污口用于进行污泥的排污;/n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二罐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罐体用于存储净水,所述第二罐体具有:/n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n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三出水口用于将净水运输至下一工位;/n除沫部,所述除沫部安装在所述第二罐体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除沫部用于进行去除比水轻的物质;/n开合部,所述开合部安装在所述排污部的下方,所述开合部用于控制所述排污口的开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包括:
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用于存储污水,所述第一罐体具有:
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安装在所述第一罐体上;
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安装在所述第一进水口的下方;
排污部,所述排污部安装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左侧,所述排污部用于进行排污,所述排污部具有:
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水平面呈平行设置;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为U形;
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管道与所述第二进水口呈一定角度设置;
第四管道,所述第四管道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三管道上,所述第四管道呈倒U形;
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管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水平面呈平行设置;
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安装在所述第二管道的下方,所述排污口用于进行污泥的排污;
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的后方,所述第二罐体具有容纳空间,所述第二罐体用于存储净水,所述第二罐体具有:
第三进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连接;
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三出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水口的上方,所述第三出水口用于将净水运输至下一工位;
除沫部,所述除沫部安装在所述第二罐体的容纳空间内,所述除沫部用于进行去除比水轻的物质;
开合部,所述开合部安装在所述排污部的下方,所述开合部用于控制所述排污口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第四管道位于所述第二管道的正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排污口设置在所述第二管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欧微自动化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