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制药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374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新用途,具体地说,羟基红花黄色素A表现出显著的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效应和抗抑郁制药作用,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制药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新用途,具体涉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制药的应用。
技术介绍
抑郁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或情感性障碍,包括快感缺失、焦虑、睡眠障碍等,严重者出现自杀倾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抑郁症已成为目前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之外又一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临床上使用抗抑郁药物有三环类抗抑郁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选择性NA再摄取抑制剂等,这些药物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较多,患者耐受力低等问题。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是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tinctoriusL.)药理功效的最有效水溶性部位,可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发的血小板聚集与释放,可竞争性地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是红花黄色素的活血化瘀有效成分,现有的报道其抗血小板和抗心肌缺血作用,抗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抗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细胞保护活性,抗肿瘤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了一种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制药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化合物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yellowA)的新用途,具体是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及其药物的应用。中文名:羟基红花黄色素A英文别名:SafflominA分子量:612.53Cas号:78281-02-4沸点:1015.8℃分子结构式:而本专利技术发现其抗抑郁功能显著。现有技术中并无提及针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脑区神经回路的抗抑郁的作用,仅有耳鸣的抑郁。本专利技术的脑区神经回路是行为学的改变,耳鸣造抑郁是类似于环境的影响,耳鸣和突发性耳鸣会导致焦虑抑郁情绪,但对脑区的影响不是直接管关联的,不同于本专利技术的抑郁作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实验大量筛选研究过程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够用于抗抑郁作用,能够用于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成分,其防治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作用尚未见有报道。本专利技术是首次发现了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制药的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大鼠嗅球摘除抑郁实验组建立:建立模型组,大鼠麻醉后,固定于脑立体定位仪上,暴露三缝(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二囟(前囟、后囟),用眼科剪和棉签清除骨膜,注意骨膜清除区域不宜过大以免影响术后恢复。在前囟前8mm正中线两侧2mm处用电动骨钻钻2个直径约2mm的孔,用特制的前端己磨圆的注射器捣毁嗅球并吸取出来,止血海绵填塞伤口,骨蜡封闭开孔,滴洒青霉素注射液2滴,缝合皮肤。嗅球摘除即引起脑区神经回路改变的抑郁。并建立假手术组,假手术组不损伤嗅球,其余处理同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0.01g/kg/d)是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盐酸氟西汀西药作为对照,盐酸氟西汀给药量为0.01g/kg/d(根据临床用药换算所得给药剂量)。本专利技术低剂量组(0.03g/kg/d)和本专利技术高剂量组(0.06g/kg/d)分别是在模型组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实验,给药量分别为0.03g/kg/d和0.06g/kg/d。所有组第2天所有手术大鼠肌肉注射青霉素(8×105U/只)预防感染。(2)分组、给药:大鼠手术后恢复性喂养14d后,进行旷场实验,筛选出旷场实验中水平运动显著高于假手术组的大鼠作为模型成功大鼠。按大鼠水平运动格子数随机分为五组,五组再分别处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盐酸氟西汀组(0.01g/kg/d)、低剂量组(0.03g/kg/d)和高剂量组(0.06g/kg/d)。分组后各组动物连续灌胃给药20d,模型组、假手术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测量大鼠体质量,计算平均体质量增长率=[(给药后平均体质量-给药前平均体质量)/给药前平均体质量]×100%。(3)行为学实验①旷场实验:将大鼠放在自制敞箱中心位置,适应2min后,记录大鼠后4min内水平运动爬行跨越的格子数,以大鼠两只后腿进入另一格记为行走一格。于给药第10、20天进行测试。②糖水偏好实验:大鼠单只放置于鼠盒内,每个鼠盒上放两个已称重的水瓶(分别为1%的糖水和纯净水),大鼠禁食禁水24h后进行测定,以大鼠6h内糖水偏好百分比[(糖水消耗量/总液体消耗量)×100%]作为评价指标。于给药后第10、20天进行糖水偏好测试。③飞溅测试将10%蔗糖水喷洒于大鼠背部,连续喷洒3次,2mL/次。然后将大鼠放回饲养鼠笼中累积记录5min内大鼠的梳洗时间,即大鼠梳洗背部被喷洒糖水部位的行为时间。于给药后第10、20天进行飞溅测试。④新颖性抑制喂养试验:测试前大鼠禁食48h,在自制敞箱(1m×1m×0.5m)底部覆盖一层垫料,敞箱中央放置一白纸平台,平台上放置颗粒状鼠料并用垂直光源进行照射凸显。实验时,大鼠被放置在敞箱角落,并立即开始记时,记录大鼠开始进食的时间(摄食潜伏期),观察时间为5min(未进食者按5min记录)。于给药后第20天进行该试验。⑤大鼠血清抗氧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相关指标检测:行为学测试24h后,所有大鼠麻醉,腹主动脉取血,静置30min,3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于-80℃低温保存备用。按试剂盒说明一氧化氮(NO)、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4)测试情况和结果本专利技术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①本专利技术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本实施例给药后可改善嗅球摘除引起的大鼠体质量下降的状态,其中本专利技术给药20d能显著增加嗅球摘除抑郁模型大鼠体质量(P<0.05)。见表1。表1本专利技术对大鼠体质量的影响组别体质量(0d)/g体质量(10d)/g平均体质量增长率/%体质量(20d)/g平均体质量增长率/%假手术组229.1±9.9271.4±10.218.3289.3±21.324.4模型组231.7±10.7254.6±24.79.9267.8±27.816.8盐酸氟西汀229.2±11.4273.2±13.119.2313.4±15.3*3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制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抗抑郁制药中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制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抗抑郁制药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同周惠芬陈天杭杨羽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