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2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其包括敞口内胆、与敞口内胆枢接的门体和由敞口内胆和门体所限定的烹饪空间;与敞口内胆连接的送气机构;以及与敞口内胆相连的排气机构;其中,烹饪设备还包括释放组件和/或促动组件,释放组件设在烹饪空间内并能将送气机构输入的低温新气分散地释放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中,促动组件设在设备主体内并能促进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与低温新气相互混合。该烹饪设备可以解决或改善烹饪设备在使用后的室内降温不均及降温速率难以提高的缺陷,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放气体烫伤用户、尤其是急性子用户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烹饪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烹饪设备是用于烹调食物的常见家用电器,但在其应用过程中,烹饪后设备内的余温有烫伤用户的风险。所以烹饪设备需要具有在加热结束后自动降温的功能。现有的烹饪设备主要包括敞口内胆、与所述敞口内胆枢接的门体和由所述敞口内胆和门体所限定的烹饪空间,以及换气扇和两个换气口,换气扇设置在敞口内胆侧壁上并驱动外部的空气从设置在敞口内胆侧壁上的换气口流入内部空间,再通过设置在另一侧侧壁上的另一换气口排出,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刻苦专研并在付出创造性劳动后发现,现有的烹饪设备虽然可以使用换气扇向烹饪空间内引入外界的低温新气(例如室内空气),但却不能促进低温新气与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烹饪用气)进行快速、均匀混合,尤其是难以与处于烹饪空间的边角区域内的高温旧气混合,导致烹饪设备在使用后的室内降温不均,降温速率难以提升,增加了排放气体烫伤用户、尤其是急性子用户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全部或部分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设备,其可以解决或改善烹饪设备在使用后的室内降温不均及降温速率难以提高的缺陷,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排放气体烫伤用户、尤其是急性子用户的风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其包括:设备主体,其包括敞口内胆、与所述敞口内胆枢接的门体和由所述敞口内胆和门体所限定的烹饪空间;与所述敞口内胆连接的送气机构;以及与所述敞口内胆相连的排气机构;其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释放组件和/或促动组件,其中所述释放组件设在所述烹饪空间内并能将所述送气机构输入的低温新气分散地释放到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中,所述促动组件设在所述设备主体内并能促进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与低温新气相互混合。进一步地,所述释放组件包括与所述送气机构相连且贴着所述烹饪空间的底部边角布置的喷管,在所述喷管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喷气孔。进一步地,所述促动组件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敞口内胆上的电动机及设于所述敞口内胆内的且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旋转扇叶。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烹饪空间分隔为烹饪室及装配室的透气隔板,所述烹饪室比所述装配室更靠近所述门体,所述装配室用于收纳所述促动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送气机构包括正压风机及与所述正压风机和敞口内胆相连的进气管。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机构包括负压风机和与所述负压风机和敞口内胆相连的排气管。进一步地,所述设备主体还包括设在所述敞口内胆的内部或外部的且能够对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食物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设在所述敞口内胆上且用于检测所述敞口内胆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相连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控制与其相连的所述送气机构、排气机构、促动组件和加热机构。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既能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上限阈值时启动所述送气机构、排气机构和促动组件,又能在下限阈值≤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上限阈值时同时关闭启动中的所述送气机构、排气机构和促动组件,或者单独关闭启动中的所述加热机构,还能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下限阈值时启动所述加热机构,其中所述上限阈值为50~65°,所述下限阈值为30~45°。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设备为电磁炉、烤箱或蒸箱。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烹饪设备先通过送气机构向所述烹饪空间送入外界的低温新气,再通过释放组件和/或促动组件促进低温新气和高温旧气在烹饪空间中快速、均匀的混合,最后通过排气机构排出烹饪空间内的且由低温新气和高温旧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这种方式排空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并对敞口内胆进行良好的散热,由此可以解决或改善烹饪设备在使用后的室内降温不均及降温速率难以提高的缺陷,并进一步降低排放气体烫伤用户、尤其是急性子用户的风险。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简单、装配容易,使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来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在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但仅显示一半的透气隔板;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但未示出外壳;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但仅显示一半的透气隔板;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但未示出外壳;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烹饪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和图4所示,该烹饪设备100常选为电磁炉、烤箱或蒸箱,其包括设备主体1、送气机构4、排气机构5及至少包裹设备主体1用的外壳。设备主体1包括敞口内胆11、与敞口内胆11枢接的门体12和由敞口内胆11和门体12限定而成的烹饪空间13,以及设在敞口内胆11的内部或外部的加热机构(未示出)。送气机构4与敞口内胆11相连,并能将外界的低温新气(例如室内空气)引入到敞口内胆11内,排气机构5与敞口内胆11相连,能把敞口内胆11内的新旧气体排出。加热机构能够对内的食物进行加热,其至少有以下几种选择。当烹饪设备100选为电磁炉时,烹饪设备100的加热机构常选为设在敞口内胆11外的电磁线圈。当烹饪设备100选为烤箱,加热机构常选为设在敞口内胆11内的烤灯。当烹饪设备100选为蒸箱时,加热机构通常选为设在敞口内胆11外的蒸汽发生系统。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一中,烹饪设备100除了包括设备主体1、送气机构4、排气机构5及外壳,还包括促动组件6。在图3和图4所示的实施例二中,烹饪设备100除了包括设备主体1、送气机构4、排气机构5及外壳,还包括促动组件6。但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三中,烹饪设备100除了包括设备主体1、送气机构4、排气机构5及外壳,还包括释放组件7和促动组件6。其中,该促动组件6设在设备主体1内并能促进烹饪空间13内的高温旧气(即在烹饪过程中被加热的气体)与低温新气相互混合。该释放组件7设在烹饪空间13内并能将送气机构4输入的低温新气分散地释放到烹饪空间13内的高温旧气中,由此也能促进烹饪空间13内的高温旧气与低温新气相互混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二和三所涉及的烹饪设备先通过送气机构4向烹饪空间13送入外界的低温新气,再通过释放组件7和/或促动组件6促进低温新气和高温旧气在烹饪空间13中快速、均匀的混合,最后通过排气机构5排出烹饪空间13内的且由低温新气和高温旧气混合而成的混合气体,通过这种方式排空烹饪空间13内的高温旧气并对敞口内胆11进行良好的散热,可以解决或改善烹饪设备100在使用后的室内降温不均及降温速率难以提高的缺陷,并进一步降低排放气体烫伤用户、尤其是急性子用户的风险。在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中,释放组件7可选为喷嘴组或喷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n设备主体,其包括敞口内胆、与所述敞口内胆枢接的门体和由所述敞口内胆和门体所限定的烹饪空间;/n与所述敞口内胆连接的送气机构;以及/n与所述敞口内胆相连的排气机构;/n其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释放组件和/或促动组件,所述释放组件设在所述烹饪空间内并能将所述送气机构输入的低温新气分散地释放到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中,所述促动组件设在所述设备主体内并能促进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与低温新气相互混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
设备主体,其包括敞口内胆、与所述敞口内胆枢接的门体和由所述敞口内胆和门体所限定的烹饪空间;
与所述敞口内胆连接的送气机构;以及
与所述敞口内胆相连的排气机构;
其中,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释放组件和/或促动组件,所述释放组件设在所述烹饪空间内并能将所述送气机构输入的低温新气分散地释放到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中,所述促动组件设在所述设备主体内并能促进所述烹饪空间内的高温旧气与低温新气相互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组件包括与所述送气机构相连且贴着所述烹饪空间的底部边角布置的喷管,在所述喷管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个喷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组件包括固定设在所述敞口内胆上的电动机及设于所述敞口内胆内的且由所述电动机驱动的旋转扇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以将所述烹饪空间分隔为烹饪室及装配室的透气隔板,所述烹饪室比所述装配室更靠近所述门体,所述装配室用于收纳所述促动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机构包括正压风机及与所述正压风机和敞口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展鹏刘彪梁少棠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