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2420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是根据牦牛毛厚而长的特点,对现有的加工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新的改进,这种新的加工工艺不仅用水量少,对空气和水还没有污染,更无化工残留,从而提高了牦牛胶块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保健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阿胶是由马科动物驴的鲜皮和干皮经传统加工工艺熬制而成的块状胶,而毛犀胶是用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皮经现代加工工艺喷雾干燥法加工而成的粉状颗粒胶,“阿胶”和“牦犀胶”作为补血止血之良药,可用于失血性贫血、缺铁贫血、再生障碍贫血及老年人体弱都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是不可多得的滋补佳品,被誉为国医魁宝。但是阿胶在传统加工工艺过程中的泡皮需多次换水泡皮,这样不仅浪费了大量水,还污染了水资源。而在晾晒皮和蒸球内化皮的过程中,会散发出很重的恶臭味,严重污染大气。牦犀胶颗粒是用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皮经现代喷雾干燥法加工而成,但是在制作牦犀胶颗粒的过程中,要用强碱NaOH对牦牛皮进行腌制法脱毛,这样的加工工艺虽然没有了臭味,但是要用大量水对牦皮进行侵泡冲洗NaOH溶液,这样不仅浪费了水,还污染了水资源,同时又多了一项化工残留物质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加工工艺和现代工艺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牦牛胶块制作加工工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水浪费、水污染、大气的污染与化工残留问题,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一种更环保更优质的牦牛胶块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牦牛皮的预加工处理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选皮:挑拣的原料为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皮,选定的牦牛皮为鲜软皮;(2)、清洗:将(1)中挑拣的牦牛皮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牛皮上沾的血渍等污物,冲洗的水温为40℃-45℃;(3)、蒸烫牦牛皮:将(2)中冲洗干净的牦牛皮,移到密闭的蒸汽房间,蒸汽房的温度控制在55℃-58℃,将牦牛皮蒸烫20分钟,蒸烫的标准是用手轻轻拉拽牛毛就能拔掉;(4)、脱毛:将(3)中得到蒸烫好的牦牛皮迅速的分割成长、宽为1m×1m的方块牛皮,并移到脱毛车间用脱毛机脱毛,局部小面积未脱掉的牛毛,用人工拔干净;(5)、脱油脂:将(4)中得到的无毛牦牛皮,移到脱脂车间,用脱脂机刮掉和牛皮粘连在一起的碎肉、脂肪等物质,并用50℃的温水清洗干净牦牛皮;(6)、切小块:将(5)中得到的干净牦牛皮,切割成长、宽为3cm×3cm的小块皮;(7)、焯皮:将(6)中得到的小块牦牛皮放入一口铁锅中,同时加入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5cm处为基准水位,进行15min-20min焯皮,水温控制在75℃-85℃之间,反复焯皮三次,并将水溶性油脂等杂质用勺子捞出弃掉;(8)、烘干:将(7)中焯过水的牦牛皮放置到一干净的漏水容器内沥干水分,然后移到烘干车间,进行8小时的烘干,烘干房的温度控制在50℃,烘干的标准为用手掰不动牦牛皮即可,且皮的含水率为18%左右;(9)、包装:将(8)中得到的烘干牦牛皮,移到包装车间进行密封包装,每个包装袋的重量为50千克,并将包装好的牦牛皮放进库房,有待备用。第二阶段,为牦牛皮的成品加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软化皮:将预处理过的牦牛皮,即包装好的折干皮300kg-500kg置于高压锅中,加入其重量为1.3倍-1.5倍的水。水的温度控制在60℃左右,进行10小时的软化牦牛皮;[2]、化皮:将[1]中得到的软牦牛皮,再向高压锅内加水,水量为淹没牦牛皮上方3cm-5cm处为基准水位,定时十小时进行沸煮。蒸汽压力控制在0.12-0.15Mpa,进行第一次胶液提取,并过滤。将过滤后的牦牛胶液放置到一个不锈钢桶形容器中,滤渣留置。向滤渣中再次加入水,水量为淹没牦牛皮上方3cm-5cm处为基准水位,高压锅的压力控制在0.11-0.15Mpa,进行第二次沸煮牦牛皮。沸煮时间为3小时,进行第二次提取胶液并将过滤后的该胶液与第一次提取的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滤渣弃掉,并把高压锅清洗干净;[3]、分离杂质:将[2]中提取到的牦牛胶液,抽进三足式离心机离心至储液罐,再经蝶式分离机离心至浓缩锅中;[4]、浓缩:将步骤[3]已放入浓缩锅内的牦牛胶液加热,温度控制在85℃左右,将本批胶液进行24小时浓缩至到用铲子挑起挂珠后转入抹沫锅内;[5]、提沫:将步骤[4]得到的胶液,再次加水,加热100℃煮沸浓缩胶液,并将胶液上飘出的浮沫杂质用勺子捞出,按上述方法提沫3次;[6]、融化冰糖:将冰糖与水按1∶2加热溶化后备用;[7]、出胶:将步骤[5]中提过沫的胶液用电动隔膜泵输送到熬胶锅内,浓缩至用铲挑起挂珠时,依次加入豆油、黄酒和溶化后的冰糖液,继续浓缩达到用铲挑起挂旗15cm-20cm时就可以出胶,这时胶的含水率为29%左右,并将胶液转入到专用不锈钢胶箱内,放置12小时;[8]、凝胶:将步骤[7]中放置的不锈钢胶箱与胶一起转到冷凝胶车间,凝胶车间的温度控制在5℃-15℃,冷冻12小时;[9]、挖胶:将步骤[8]中冷冻过的胶块,挖出并继续冷冻24小时-48小时,温度控制在3℃-5℃;[10]、切胶:将步骤[9]中冷冻好的胶块,标准为切胶时胶块完整无裂缝,将胶块切成长、宽、厚分别为6cm×3cm×0.45cm的长方形胶块;[11]、晾胶:将步骤[10]中切好的长方形胶块,放置在晾胶架上进行晾胶,这样就可以得到最为优质的牦牛胶块。与现在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工艺流程设计合理,针对牦牛毛厚而长的特点进行改革后,全新的加工处理工艺既无水和空气污染,更无化工残留的牦牛胶块,从而得到最优质放心的产品具体的实施方式:为能清楚的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详细阐述:实施例1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牦牛皮的预加工处理阶段包括以下步骤;(1)、选皮:挑拣的原料为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皮,选定的牦牛皮为鲜软皮;(2)、清洗:将(1)中挑拣的牦牛皮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牛皮上沾的血渍等污物,冲洗的水温为40℃-45℃;(3)、蒸烫牦牛皮:将(2)中冲洗干净的牦牛皮,移到密闭的蒸汽房间,蒸汽房的温度控制在55℃-58℃,将牦牛皮蒸烫20分钟,蒸烫的标准是用手轻轻拉拽牛毛就能拔掉;(4)、脱毛:将(3)中得到蒸烫好的牦牛皮迅速的分割成长、宽为1m×1m的方块牛皮,并移到脱毛车间用脱毛机脱毛,局部小面积未脱掉的牛毛,用人工拔干净;(5)、脱油脂:将(4)中得到的无毛牦牛皮,移到脱脂车间,用脱脂机刮掉和牛皮粘连在一起的碎肉、脂肪等物质,并用50℃的温水清洗干净牦牛皮;(6)、切小块:将(5)中得到的干净牦牛皮,切割成长、宽为3cm×3cm的小块皮;(7)、焯皮:将(6)中得到的小块牦牛皮放入一口铁锅中,同时加入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5cm处为基准水位,进行15min-20min焯皮,水温控制在75℃-85℃之间,反复焯皮三次,并将水溶性油脂等杂质用勺子捞出弃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分为两个阶段,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n第一阶段为牦牛皮的预加工处理阶段包括以下步骤;/n(1)、选皮:挑拣的原料为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皮,选定的牦牛皮为鲜软皮;/n(2)、清洗:将(1)中挑拣的牦牛皮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牛皮上沾的血渍等污物,冲洗的水温为40℃-45℃;/n(3)、蒸烫牦牛皮:将(2)中冲洗干净的牦牛皮,移到密闭的蒸汽房间,蒸汽房的温度控制在55℃-58℃,将牦牛皮蒸烫20分钟,蒸烫的标准是用手轻轻拉拽牛毛就能拔掉;/n(4)、脱毛:将(3)中得到蒸烫好的牦牛皮迅速的分割成长、宽为1m×1m的方块牛皮,并移到脱毛车间用脱毛机脱毛,局部小面积未脱掉的牛毛,用人工拔干净;/n(5)、脱油脂:将(4)中得到的无毛牦牛皮,移到脱脂车间,用脱脂机刮掉和牛皮粘连在一起的碎肉、脂肪等物质,并用50℃的温水清洗干净牦牛皮;/n(6)、切小块:将(5)中得到的干净牦牛皮,切割成长、宽为3cm×3cm的小块皮;/n(7)、焯皮:将(6)中得到的小块牦牛皮放入一口铁锅中,同时加入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5cm处为基准水位,进行15min-20min焯皮,水温控制在75℃-85℃之间,反复焯皮三次,并将水溶性油脂等杂质用勺子捞出弃掉;/n(8)、烘干:将(7)中焯过水的牦牛皮放置到一干净的漏水容器内沥干水分,然后移到烘干车间,进行8小时的烘干,烘干房的温度控制在50℃,烘干的标准为用手掰不动牦牛皮即可,且皮的含水率为18%左右;/n(9)、包装:将(8)中得到的烘干牦牛皮,移到包装车间进行密封包装,每个包装袋的重量为50千克,并将包装好的牦牛皮放进库房,有待备用。/n第二阶段,为牦牛皮的成品加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n[1]、软化皮:将预处理过的牦牛皮,即包装好的折干皮300kg-500kg置于高压锅中,加入其重量为1.3倍-1.5倍的水。水的温度控制在60℃左右,进行10小时的软化牦牛皮;/n[2]、化皮:将[1]中得到的软牦牛皮,再向高压锅内加水,水量为淹没牦牛皮上方3cm-5cm处为基准水位,定时十小时进行沸煮。蒸汽压力控制在0.12-0.15Mpa,进行第一次胶液提取,并过滤。将过滤后的牦牛胶液放置到一个不锈钢桶形容器中,滤渣留置。向滤渣中再次加入水,水量为淹没牦牛皮上方3cm-5cm处为基准水位,高压锅的压力控制在0.11-0.15Mpa,进行第二次沸煮牦牛皮。沸煮时间为3小时,进行第二次提取胶液并将过滤后的该胶液与第一次提取的胶液混合在一起,然后将滤渣弃掉,并把高压锅清洗干净;/n[3]、分离杂质:将[2]中提取到的牦牛胶液,抽进三足式离心机离心至储液罐,再经蝶式分离机离心至浓缩锅中;/n[4]、浓缩:将步骤[3]已放入浓缩锅内的牦牛胶液加热,温度控制在85℃左右,将本批胶液进行24小时浓缩至到用铲子挑起挂珠后转入抹沫锅内;/n[5]、提沫:将步骤[4]得到的胶液,再次加水,加热100℃煮沸浓缩胶液,并将胶液上飘出的浮沫杂质用勺子捞出,按上述方法提沫3次;/n[6]、融化冰糖:将冰糖与水按1∶2加热溶化后备用;/n[7]、出胶:将步骤[5]中提过沫的胶液用电动隔膜泵输送到熬胶锅内,浓缩至用铲挑起挂珠时,依次加入豆油、黄酒和溶化后的冰糖液,继续浓缩达到用铲挑起挂旗15cm-20cm时就可以出胶,这时胶的含水率为29%左右,并将胶液转入到专用不锈钢胶箱内,放置12小时;/n[8]、凝胶:将步骤[7]中放置的不锈钢胶箱与胶一起转到冷凝胶车间,凝胶车间的温度控制在5℃-15℃,冷冻12小时;/n[9]、挖胶:将步骤[8]中冷冻过的胶块,挖出并继续冷冻24小时-48小时,温度控制在3℃-5℃;/n[10]、切胶:将步骤[9]中冷冻好的胶块,标准为切胶时胶块完整无裂缝,将胶块切成长、宽、厚分别为6cm×3cm×0.45cm的长方形胶块;/n[11]、晾胶:将步骤[10]中切好的长方形胶块,放置在晾胶架上进行晾胶,这样就可以得到最为优质的牦牛胶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牦牛胶块的生产加工工艺,分为两个阶段,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第一阶段为牦牛皮的预加工处理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选皮:挑拣的原料为常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牦牛的皮,选定的牦牛皮为鲜软皮;
(2)、清洗:将(1)中挑拣的牦牛皮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牛皮上沾的血渍等污物,冲洗的水温为40℃-45℃;
(3)、蒸烫牦牛皮:将(2)中冲洗干净的牦牛皮,移到密闭的蒸汽房间,蒸汽房的温度控制在55℃-58℃,将牦牛皮蒸烫20分钟,蒸烫的标准是用手轻轻拉拽牛毛就能拔掉;
(4)、脱毛:将(3)中得到蒸烫好的牦牛皮迅速的分割成长、宽为1m×1m的方块牛皮,并移到脱毛车间用脱毛机脱毛,局部小面积未脱掉的牛毛,用人工拔干净;
(5)、脱油脂:将(4)中得到的无毛牦牛皮,移到脱脂车间,用脱脂机刮掉和牛皮粘连在一起的碎肉、脂肪等物质,并用50℃的温水清洗干净牦牛皮;
(6)、切小块:将(5)中得到的干净牦牛皮,切割成长、宽为3cm×3cm的小块皮;
(7)、焯皮:将(6)中得到的小块牦牛皮放入一口铁锅中,同时加入水,以浸没牦牛皮上方5cm处为基准水位,进行15min-20min焯皮,水温控制在75℃-85℃之间,反复焯皮三次,并将水溶性油脂等杂质用勺子捞出弃掉;
(8)、烘干:将(7)中焯过水的牦牛皮放置到一干净的漏水容器内沥干水分,然后移到烘干车间,进行8小时的烘干,烘干房的温度控制在50℃,烘干的标准为用手掰不动牦牛皮即可,且皮的含水率为18%左右;
(9)、包装:将(8)中得到的烘干牦牛皮,移到包装车间进行密封包装,每个包装袋的重量为50千克,并将包装好的牦牛皮放进库房,有待备用。
第二阶段,为牦牛皮的成品加工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1]、软化皮:将预处理过的牦牛皮,即包装好的折干皮300kg-500kg置于高压锅中,加入其重量为1.3倍-1.5倍的水。水的温度控制在60℃左右,进行10小时的软化牦牛皮;
[2]、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保军秦阳孙士香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藏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西藏;5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