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新专利>正文

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6204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9-01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属于渔业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均设置立柱,立柱上安装转轴,转轴上同轴固定转盘,转盘两侧分别设置立轴,立轴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两立轴在转盘两侧对称设置,两立轴上分别轴装齿轮和缠绕辊,齿轮和缠绕辊同轴固定,齿轮外侧分别固定限位槽,限位槽上端开口下端封堵,限位槽封堵端上设置缺口,两限位槽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内分别设有麻醉药液和油液。能够快速对鱼钩进行间隔注液,并且注液迅速,注液量精确,液量可调,结构简单,操作十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属于渔业领域。
技术介绍
钓鱼属于一种户外运动,目标是用渔具把鱼从水里钓上来,无数钓鱼爱好者陶醉于这项活动之中,他们怀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激情,走向河边、湖畔,享受生机盎然的野外生活情趣,领略赏心悦目的湖光山色。在钓鱼过程中,如果钓到大鱼或者活动非常激烈的鱼,鱼的劲非常大,常常会导致鱼线或者鱼竿断掉,导致功亏一篑,还会损失钓具。现在常用的方法是溜鱼,耗尽鱼的体力后将其钓起,但这同样会耗费垂钓者大量体力,如有不慎还有落水的风险。现在也存在具有麻醉作用的鱼钩,但是这种鱼钩都对其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结构及其复杂,加工难度大,成本极高,麻醉见效慢,并且最大的问题在于这种鱼钩是一次性的,对于垂钓者来说经济负担太大。现有的麻醉鱼钩通常是将药剂涂覆在鱼钩上,而麻醉药剂通常是易溶于水的,长时间在水下会导致麻醉失效。如果在药剂表面再涂覆一层隔水涂层,虽然不容易溶于水,但同样在鱼咬钩时麻醉药剂也无法快速扩散至鱼体内,无法起到麻醉作用。注射式鱼钩包括注射管,注射管为金属管,注射管中间部分盘绕为弹簧状,其下部分向下弯曲然后再弯曲成鱼钩状,其上部分向上弯曲然后再回弯,注射管的弹簧部分内设置气筒,气筒下端封堵上端开放,气筒外径与注射管弹簧部分内径配合,形成套管结构,气筒内配合活塞,活塞为橡胶材质,活塞上固定导向筒,导向筒匹配在气筒内,导向筒内轴向设置通孔,注射管上部回弯端密封固定在通孔内,活塞上设置小孔,小孔内设置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与通孔连通,第一单向阀的进气方向是从下往上,气筒底部设置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的进气方向是从外往内,气筒上端通过拉紧线连接鱼线,注射管内多段间隔设有油液和麻醉药液。现在没有一种专门的间隔注射油液和麻醉药液的便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能够快速对鱼钩进行间隔注液,并且注液迅速,注液量精确,液量可调,结构简单,操作十分便捷。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两侧均设置立柱,立柱上安装转轴,转轴上同轴固定转盘,转盘两侧分别设置立轴,立轴垂直固定在底座上,两立轴在转盘两侧对称设置,两立轴上分别轴装齿轮和缠绕辊,齿轮和缠绕辊同轴固定,齿轮外侧分别固定限位槽,限位槽上端开口下端封堵,限位槽封堵端上设置缺口,两限位槽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内分别设有麻醉药液和油液,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的注射端分别卡入限位槽的缺口内,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的注射端分别通过输液管连通三通管的其中两通,第三通连通麻醉鱼钩的注射管,两个缠绕辊上分别固定细绳,两细绳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的活塞杆,转盘与药液注射器对应的侧面边缘周向均布药液齿组,药液齿组与对应侧的齿轮啮合,相邻药液齿组之间有一定间隙,所有相邻药液齿组的间隙长度相同,转盘与油液注射器对应的侧面边缘周向均布油液齿组,油液齿组与其对应侧的齿轮啮合,油液齿组对应药液齿组的间隙位置,即药液齿组与油液齿组在对立面上间隔设置。操作过程中只需转动转盘即可,操作简便,注液迅速。工作原理及过程:工作时,两限位槽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将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固定住,防止其移动。转动转盘,药液齿组带动对应的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其同轴固定的缠绕辊转动,缠绕辊缠绕细绳,细绳将活塞杆下拉,进而将麻醉药液注射进入注射管。当药液齿组之间的间隙运行至齿轮位置时,没有齿与齿轮啮合,齿轮不转动,活塞杆不下行,麻醉药液停止注射。此时转盘另一侧的油液齿组与对应的齿轮啮合,齿轮转动带动其同轴固定的缠绕辊转动,缠绕辊缠绕细绳,细绳将活塞杆下拉,进而将油液注射进入注射管。当油液齿组之间的间隙运行至齿轮位置时,没有齿与齿轮啮合,齿轮不转动,活塞杆不下行,油液停止注射。随着转盘的转动,上述动作循环运行,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交替注射,进而使得注射管内形成间隔的油液段和药液段。由于药液齿组和油液齿组均是周向均布在转盘上,且是错位设置,并且所有的药液齿组等长,所有的油液齿组等长,那么活塞杆每次的移动距离是固定的,那么其注射量就是相同的,所以在注射管内的所有药液段的量是相同的,所有油液段的量是相同的。因此,药液量和油液量是精确的。操作过程中只需转动转盘即可,操作简便,注液迅速。当需要变换注射量时,只需更换不同直径的缠绕辊即可。两齿轮同规格,药液齿组的齿数大于油液齿组的齿数。油液主要起到密封作用,因此每段油液只需很少的量即可,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空间给药液,增加麻醉鱼钩的使用次数。转轴端部垂直固定旋柄,旋柄端部固定旋把,这样方便旋转转盘。三通上对应注射管的一通向外扩展呈锥壳状,对于注射管起到导向作用,方便注射管的插入。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的活塞杆上端均设置小孔,两细绳端部分别固定小钩,通过小钩勾在小孔内来将细绳与活塞杆固定连接,这样细绳与活塞杆容易分离,方便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取下来吸入药液和油液。输液管为胶管,胶管端部连通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的注射端,密封性好,方便拆卸。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随着转盘的转动,药液注射器和油液注射器交替注射,进而使得注射管内形成间隔的油液段和药液段。由于药液齿组和油液齿组均是周向均布在转盘上,且是错位设置,并且所有的药液齿组等长,所有的油液齿组等长,那么活塞杆每次的移动距离是固定的,那么其注射量就是相同的,所以在注射管内的所有药液段的量是相同的,所有油液段的量是相同的。因此,药液量和油液量是精确的。操作过程中只需转动转盘即可,操作简便,注液迅速。当需要变换注射量时,只需更换不同直径的缠绕辊即可。能够快速对鱼钩进行间隔注液,并且注液迅速,注液量精确,液量可调,结构简单,操作十分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B-B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A-A截面示意图。图中:1、立柱;2、油液齿组;3、转盘;4、转轴;5、旋柄;6、旋把;7、注射管;8、三通管;9、输液管;10、底座;11、限位槽;12、油液注射器;13、药液齿组;14、小钩;15、小孔;16、药液注射器;17、缺口;18、细绳;19、缠绕辊;20、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包括底座10,底座10两侧均设置立柱1,立柱1上安装转轴4,转轴4上同轴固定转盘3,转盘3两侧分别设置立轴,立轴垂直固定在底座10上,两立轴在转盘3两侧对称设置,两立轴上分别轴装齿轮20和缠绕辊19,齿轮20和缠绕辊19同轴固定,齿轮20外侧分别固定限位槽11,限位槽11上端开口下端封堵,限位槽11封堵端上设置缺口17,两限位槽11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底座(10)两侧均设置立柱(1),立柱(1)上安装转轴(4),转轴(4)上同轴固定转盘(3),转盘(3)两侧分别设置立轴,立轴垂直固定在底座(10)上,两立轴在转盘(3)两侧对称设置,两立轴上分别轴装齿轮(20)和缠绕辊(19),齿轮(20)和缠绕辊(19)同轴固定,齿轮(20)外侧分别固定限位槽(11),限位槽(11)上端开口下端封堵,限位槽(11)封堵端上设置缺口(17),两限位槽(11)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内分别设有麻醉药液和油液,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的注射端分别卡入限位槽(11)的缺口(17)内,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的注射端分别通过输液管(9)连通三通管(8)的其中两通,第三通连通麻醉鱼钩的注射管(7),两个缠绕辊(19)上分别固定细绳(18),两细绳(1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的活塞杆,转盘(3)与药液注射器(16)对应的侧面边缘周向均布药液齿组(13),药液齿组(13)与对应侧的齿轮(20)啮合,相邻药液齿组(13)之间有一定间隙,所有相邻药液齿组(13)的间隙长度相同,转盘(3)与油液注射器(12)对应的侧面边缘周向均布油液齿组(2),油液齿组(2)与其对应侧的齿轮(20)啮合,油液齿组(2)对应药液齿组(13)的间隙位置,即药液齿组(13)与油液齿组(2)在对立面上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底座(10)两侧均设置立柱(1),立柱(1)上安装转轴(4),转轴(4)上同轴固定转盘(3),转盘(3)两侧分别设置立轴,立轴垂直固定在底座(10)上,两立轴在转盘(3)两侧对称设置,两立轴上分别轴装齿轮(20)和缠绕辊(19),齿轮(20)和缠绕辊(19)同轴固定,齿轮(20)外侧分别固定限位槽(11),限位槽(11)上端开口下端封堵,限位槽(11)封堵端上设置缺口(17),两限位槽(11)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内分别设有麻醉药液和油液,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的注射端分别卡入限位槽(11)的缺口(17)内,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的注射端分别通过输液管(9)连通三通管(8)的其中两通,第三通连通麻醉鱼钩的注射管(7),两个缠绕辊(19)上分别固定细绳(18),两细绳(18)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的活塞杆,转盘(3)与药液注射器(16)对应的侧面边缘周向均布药液齿组(13),药液齿组(13)与对应侧的齿轮(20)啮合,相邻药液齿组(13)之间有一定间隙,所有相邻药液齿组(13)的间隙长度相同,转盘(3)与油液注射器(12)对应的侧面边缘周向均布油液齿组(2),油液齿组(2)与其对应侧的齿轮(20)啮合,油液齿组(2)对应药液齿组(13)的间隙位置,即药液齿组(13)与油液齿组(2)在对立面上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式鱼钩分段间隔注液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两限位槽(11)内分别配合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将药液注射器(16)和油液注射器(12)固定住,防止其移动,转动转盘(3),药液齿组(13)带动对应的齿轮(20)转动,齿轮(20)转动带动其同轴固定的缠绕辊(19)转动,缠绕辊(19)缠绕细绳(18),细绳(18)将活塞杆下拉,进而将麻醉药液注射进入注射管(7),当药液齿组(13)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