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6082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所述衬套嵌入电机端盖中部中心孔内,所述衬套的轴承室内装配轴承,所述衬套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外壁与中心孔内壁配合设有轴向固定结构,所述轴向固定结构限制电机转轴的轴向窜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制得的塑料衬套,增加轴承外圈与衬套的摩擦系数,可批量生产,无需精加工,不但重量轻,而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转矩大,转速高。随着转速的增加,对轴承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转子转速的不断提高,高速轴承外圈跑圈现象越发严重。轴承外圈跑圈,将导致驱动电机转矩丢失,严重影响电机的正常运转,严重时将导致电机烧毁。中国技术专利CN206820572U中公开了一种带钢衬套的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的中心孔与轴承间设有钢衬套,所述刚衬套增加了轴承外圈与衬套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轴承座的硬度,使得电机工作稳定,然而端盖中心孔内熔铸钢衬套的方式,工艺难度大,成品率低,成本高,且需进行二次机加工,因此,在有限的空间尺寸和成本限制下,如何确保轴承高速正常运转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轴承外圈跑圈现象,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制得的塑料衬套,增加轴承外圈与衬套的摩擦系数,可批量生产,无需精加工,不但重量轻,而且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所述衬套嵌入电机端盖中部中心孔内,所述衬套的轴承室内装配轴承,所述衬套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外壁与中心孔内壁配合设有轴向固定结构,所述轴向固定结构限制电机转轴的轴向窜动。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固定结构为所述衬套外壁与所述中心孔内壁配合设置的轴向凸止口与轴向凹止口。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凸止口与所述轴向凹止口为相互匹配沿周向形成的环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轴向固定结构沿轴向均匀分布有多组。进一步地,所述衬套的端部设有径向凸止口,所述端盖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径向凸止口相适配的径向凹止口。进一步地,所述径向凸止口对称分设在所述衬套的端部两侧。进一步地,所述衬套与所述端盖可拆卸式连接。本技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采用专用注塑材料生产的衬套,增加轴承外圈与衬套的摩擦系数,确保轴承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外圈与衬套紧密配合,避免轴承外圈跑圈现象发生;2)采用轴向凸止口与轴向凹止口的配合,保证衬套与端盖装配后不出现轴向窜动;采用径向凸止口与径向凹止口的配合,保证衬套与端盖装配后不出现周向窜动,使得衬套与端盖紧密配合,避免衬套与端盖间的相互位移,进一步避免轴承外圈跑圈现象的发生;3)一次性注塑制得衬套,工艺简单,可批量生产,无需二次精加工,成本低,重量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衬套与端盖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衬套与端盖以及轴承装配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衬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衬套剖视图。1-电机端盖,2-衬套,3-轴向凸止口,4-轴向凹止口,5-径向凸止口,6-径向凹止口,7-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相关技术人员更清晰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电机端盖1中部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内设置衬套2,所述衬套2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2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2沿轴线套设于轴承7外侧,所述轴承7与所述衬套2直接接触,所述衬套2介于轴承7与中心孔间。通过上述技术方案:1)所述衬套为专用注塑材料生产制得的塑料制品,可批量生产,无需精加工,不但重量轻,而且成本低;2)所述轴承与端盖中心孔间增加塑料衬套,增大衬套与端盖以及轴承外圈与衬套间的摩擦系数,提高电机转轴的运转转速,增加驱动电机使用效率。所述衬套2外周沿周向形成有环状的轴向凸止口3,所述中心孔内壁设有与所述轴向凸止口3相互匹配的轴向凹止口4。所述轴向凸止口3可以为沿轴向均匀分布的多组,单组环状的所述轴向凸止口3也可以为断开的,还可以所述中心孔内壁设有轴向凸止口3,而所述衬套2外壁设有相适配的轴向凹止口4。上述轴向凹凸止口的横截面为方形或者阶梯形,稳定性高且易于加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轴向凸止口与轴向凹止口的配合,保证衬套与端盖装配后不出现轴向窜动,轴向凹凸止口起到定位与固定的作用。所述衬套2的端部两侧对称设置径向凸止口5,所述端盖1上设有与所述径向凸止口5相适配的径向凹止口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衬套的径向凸止口与端盖的径向凹止口配合,确保衬套不出现径向跑圈,径向凹凸止口起到定位与限位的作用。本技术中衬套2的装配方式为分体式,操作简单,容易更换,节约工艺成本。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或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所述衬套(2)嵌入电机端盖(1)中部中心孔内,所述衬套(2)的轴承室内装配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2)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2)外壁与中心孔内壁配合设有轴向固定结构,所述轴向固定结构限制电机转轴的轴向窜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所述衬套(2)嵌入电机端盖(1)中部中心孔内,所述衬套(2)的轴承室内装配轴承(7),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套(2)整体呈桶形且采用塑料材质,所述衬套(2)底部设有供电机转轴穿过的开口,所述衬套(2)外壁与中心孔内壁配合设有轴向固定结构,所述轴向固定结构限制电机转轴的轴向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固定结构为所述衬套(2)外壁与所述中心孔内壁配合设置的轴向凸止口(3)与轴向凹止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轴承外圈跑圈衬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凸止口(3)与所述轴向凹止口(4)为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欠欢陈静吴从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