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010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包括电机轴、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转子支架、套在所述电机轴外且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定子、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定子内壁接触的散热端盖、以及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分别连接所述散热端盖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杯以及粘接在所述转子杯内壁的多个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没有设置直流电机的碳刷和集电环;转子仅包括转子杯和磁铁,转子的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会产生因碳刷和集电环的磨损失效而影响到产品整体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适合产品运行时高温、震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下的可靠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
本技术属于电机的
,尤其涉及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力反馈电机结构通常是,小直流电机,通过安装齿轮箱组件,通过齿轮箱减速机构进行减速,增大输出力矩。电机的结构复杂,零件数量多,制造工艺繁琐,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的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本技术提供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包括电机轴、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转子支架、套在所述电机轴外且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定子、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定子内壁接触的散热端盖、以及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分别连接所述散热端盖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杯以及粘接在所述转子杯内壁的多个磁铁。优选地,所述转子支架包括内部具有固定孔的支架主体、由所述固定孔、向下延伸且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固定环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外侧向下延伸的卡环;所述卡环卡持在转子杯的内壁上。优选地,多个磁铁位于转子支架的卡环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电机轴设有位于转子支架上方的T型螺纹。优选地,所述T型螺纹的两端均设有垂直于所述电机轴表面的垂直平面。优选地,所述定子包括定子冲片、位于所述定子冲片内的多个电机绕组、固定在所述定子冲片一端上且套在多个电机绕组一端的第一绝缘片、位于固定所述定子冲片另一端上且套在电机绕组另一端的第二绝缘片以及灌封在所述定子冲片和电机绕组之间的空隙的胶;所述胶还覆盖在第一绝缘片和第二绝缘片上。优选地,所述散热端盖包括基座以及与所述基座的中心连接且插入所述定子内部的安装座。优选地,所述安装座设有位于其外壁和内壁之间且呈圆形排列的多个散热凹槽。优选地,所述基座设有设置在所述安装座周围的多个第一散热槽以及围设在多个第一散热槽外侧的多个第二散热槽。本技术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没有设置直流电机的碳刷和集电环;转子仅包括转子杯和磁铁,转子的结构简单;本技术不会产生因碳刷和集电环的磨损失效而影响到产品整体寿命;本技术电机适合产品运行时高温、震动、冲击等恶劣环境下的可靠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电机的内部剖视图;图2为图1所示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电机的转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电机的转子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电机的定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定子的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定子去掉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电机的散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揭示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为直驱式力反馈转子无刷电机。如图1和图2所示,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包括电机轴10、套在电机轴10上的转子支架20、套在电机轴10外且与转子支架20连接的转子、与转子相对设置的定子40、套在电机轴10上且与定子40内壁连接的散热端盖60、套在电机轴10上且分别连接散热端盖60两端的第一轴承71和第二轴承72以及套在电机轴10上垫片80和卡簧90。如图3和图4所示,转子支架20包括内部具有固定孔211的支架主体21、由固定孔211向下延伸且套在电机轴10上的固定环22以及与支架主体21外侧向下延伸的卡环23。转子包括与转子支架20的卡环23连接的转子杯30以及粘接在转子杯30内壁的多个磁铁50。其中,转子杯30呈圆形,转子支架20的卡环23卡持在转子杯30的内壁。运动时,通过电机轴10的转动带动转子支架20的运动,转子支架20的运动带动转子杯30和磁铁50一起运动,这样实现转子的运动。组装时,转子支架20的卡环23通过压持装置(图未示)卡持连接在转子杯30的内壁上,转子支架20和转子杯30形成的组件转入电机轴10,转子支架20的固定环22套在电机轴10上。磁铁50为钕铁硼磁钢;多个磁铁50依序接触且围设形成圆形,多个磁铁50位于转子支架30的卡环23的下方。多个磁铁50粘接在转子杯30的内腔内,粘接在转子杯30的磁铁50和转子杯30组成转子。电机轴10设有位于转子支架20上方的T型螺纹11,T型螺纹11的两端均设有垂直于电机轴10表面的垂直平面(图未示)。当电机轴在低速旋转的轴向,垂直平面可进行精密限位控制。磁铁50为钕铁硼磁钢;多个磁铁50依序接触且围设形成圆形,多个磁铁50粘接在转子杯30的内腔内,粘接在转子杯30的磁铁50和转子杯30组成转子。如图5至图7所示,定子40包括定子冲片41、位于定子冲片41内的多个电机绕组42、固定在定子冲片41一端上且套在多个电机绕组42一端的第一绝缘片43、位于固定定子冲片41另一端上且套在电机绕组42另一端的第二绝缘片42以及灌封在定子冲片41和电机绕组42之间的空隙的胶45,其中,胶45还覆盖在第一绝缘片43和第二绝缘片44上。定子40在仅需增加灌封胶45的成本的基础上,不改变定子40的其他结构。灌封胶的定子40能及时有效将热量通过导热物质散发出去而使电机冷却,增加定子的使用效率和延长电机定子使用寿命。如图8所示,散热端盖60包括基座61以及与基座61的中心连接且插入定子40内部的安装座62;其中安装座62呈圆环状,安装座62的内部设有贯穿基座61和安装座62的安装孔621,定子40固定在安装孔621内。安装座62设有位于其外壁和内壁之间且呈圆形排列的多个散热凹槽622。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凹槽622设有24个,24个散热凹槽622围设呈圆形。散热凹槽622设置在安装定子冲片41的一侧,散热凹槽622在安装座62内的深度为25m-35mm(最好为30mm),散热凹槽622由安装座62的一端向基座61的方向开设形成,散热凹槽622未贯穿安装座20。安装座62的散热凹槽622增加了散热面积,使电机升温降低。基座61设有设置在安装座62周围的多个第一散热槽611以及围设在多个第一散热槽611外侧的多个第二散热槽612;其中,多个第一散热槽611和多个第二散热槽612均贯穿基座61。其中,多个第一散热槽611围绕安装座62设置;多个第二散热槽612围绕部分多个第一散热槽611设置。散热端盖60装入定子40的内壁以此形成具有散热功能的定子。散热端盖60通过第一轴承71和第二轴承72固定在电子轴10上。散热端盖60设有多个散热凹槽、多个第一散热槽和多个第二散热槽,可以增加电机的散热面积,能及时有效将热量散发出去而使电机冷却,增加电机的使用效率和延长电机使用寿命。散热端盖60和定子40固定在电机轴10上后,垫片80和卡簧90放在散热端盖60在电机轴10上轴向移动。工作时,定子绕组42通电建立磁场,依靠改变输入到定子绕组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轴、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转子支架、套在所述电机轴外且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定子、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定子内壁接触的散热端盖、以及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分别连接所述散热端盖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杯以及粘接在所述转子杯内壁的多个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电机轴、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转子支架、套在所述电机轴外且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定子、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与所述定子内壁接触的散热端盖、以及套在所述电机轴上且分别连接所述散热端盖两端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中,所述转子包括与所述转子支架连接的转子杯以及粘接在所述转子杯内壁的多个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包括内部具有固定孔的支架主体、由所述固定孔、向下延伸且套在所述电机轴上的固定环以及与所述支架主体外侧向下延伸的卡环;所述卡环卡持在转子杯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多个磁铁位于转子支架的卡环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设有位于转子支架上方的T型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力反馈无刷外转子电机,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罗永鸿闫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力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