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放电结构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201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5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放电结构及电机,该装置包括:壳体;电机轴,电机轴与壳体通过电机轴承转动连接,且电机轴的一端位于壳体内,另一端位于壳体外;导电层,导电层的一侧与电机轴位于壳体内的一端紧贴,另一侧与壳体的内壁紧贴,且导电层的电阻值小于电机轴承的电阻值。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由于导电层的电阻值小于电机轴承的电阻值,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机转子上产生的电荷就会从电阻小的地方流动,即产生的电荷依次从电机轴、导电层和壳体流出,从而避免了电荷在电机轴承上流动,进而避免了电机轴承发生电化学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放电结构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机放电结构及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电机三相不平衡造成电机转子上会不断积累电荷,从而造成共模电压。若不对电机转轴进行放电保护,就会造成电机轴的轴承发生电化学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机转子上会不断积累电荷,若不对电机转轴进行放电保护,就会造成电机轴的轴承发生电化学腐蚀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机放电结构及电机。一种电机放电结构,包括:壳体;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壳体通过电机轴承转动连接,且所述电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外;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位于所述壳体内的一端紧贴,另一侧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紧贴,且所述导电层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电机轴承的电阻值。上述电机放电结构,由于导电层的电阻值小于电机轴承的电阻值,电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机转子上产生的电荷就会从电阻小的地方流动,即产生的电荷依次从电机轴、导电层和壳体流出,从而避免了电荷在电机轴承上流动,进而避免了电机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n电机轴(2),所述电机轴(2)与所述壳体(1)通过电机轴承(3)转动连接,且所述电机轴(2)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n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紧贴,另一侧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贴,且所述导电层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电机轴承(3)的电阻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
电机轴(2),所述电机轴(2)与所述壳体(1)通过电机轴承(3)转动连接,且所述电机轴(2)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内,另一端位于所述壳体(1)外;
导电层,所述导电层的一侧与所述电机轴(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紧贴,另一侧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贴,且所述导电层的电阻值小于所述电机轴承(3)的电阻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包括碳纤维层(5),所述碳纤维层(5)一侧与所述电机轴(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紧贴,另一侧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还包括导电片(4),所述导电片(4)位于所述碳纤维层(5)与所述电机轴(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轴(2)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开口(201),所述导电片(4)卡接在所述第一开口(201)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4)包括凹槽(401),所述凹槽(401)与所述第一开口(201)过盈配合,所述碳纤维层(5)设置在所述凹槽(40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磊刘平陈兴蔡央李涛潘宁静郭雪成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