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排线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5799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8
本申请提供一种软排线测试装置,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软排线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往复驱动装置、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第二基座可升降地设置于第一基座,第一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基座,往复驱动装置设置于第二基座,往复驱动装置与第二电路板连接。软排线与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能够压弯软排线且协同工作以测试软排线。往复驱动装置能够驱使第二电路板沿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并反复弯折软排线。软排线测试装置可以模拟不同应用场景,由电路板实时地检测不同弯度半径和弯折频率的情况下软排线的性能,以实现在不同工况下更准确地检测软排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软排线测试装置
本申请涉及测试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排线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软排线(如FFC或FPC)在电子产品中是经常用到的一种连接线。在半导体加工、光学系统、机械加工等小型伺服电机应用领域对软排线应用有较高的要求,不同的拉伸距离和折弯程度对其会有所损坏,从而导致系统设备无法工作。因此针对软排线特性精准测试、智能化检测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便在其应用领域进行合理安装及到寿命更替,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排线测试装置,其能够改善目前针对软排线的测试不够精准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排线测试装置,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往复驱动装置、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二基座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往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传动连接;软排线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能够压弯软排线且协同工作以测试软排线,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二电路板沿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并反复弯折软排线。往复驱动装置能够带动第二电路板活动,而软排线是与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连接且被电路板压弯,在第二电路板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对软排线反复弯折,结合第二基座可以相对于第一基座升降,使得软排线弯折的弯度半径可以被改变。如此,可以模拟不同应用场景,由电路板实时地检测不同弯度半径和弯折频率的情况下软排线的性能。另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软排线测试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通信电路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端子;软排线的两端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检测软排线且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将软排线的检测数据传输至上位机。在将软排线通过端子连接在电路板上后,在检测过程中如果软排线出现了问题,则可以通过信号处理电路来判断软排线的哪一路出现问题,并且将数据通过通信电路进行上传,以便于测试人员使用该数据。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软排线测试装置包括直线电机驱动器,所述往复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器能够控制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幅度,所述直线电机能够带动软排线且在软排线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以弯折软排线。通过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器来调节直线电机,使得软排线的拉伸距离和往复频率可以被改变,从而更好地模拟软排线所处的工作状态,以便于测试软排线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性能情况。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IO隔离电路,所述IO隔离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器与所述IO隔离电路电连接。信号处理电路检测到软排线出现问题后,可以通过IO隔离电路向直线电机驱动器发出控制信号,并由直线电机驱动器控制直线电机停止工作。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基体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固定于所述第一基体,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体,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二基体和连接臂,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基体,所述第二基体连接于所述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可升降地套设于所述支撑杆。通过调整连接臂在支撑杆上的上下位置,可以使得第二电路板和第一电路板之间的间距得到调整,并最终实现对于软排线的弯度半径的调整。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连接臂上升时,软排线的弯度半径增大;所述连接臂下降时,软排线的弯度半径减小。通过增大或者减小软排线的弯度半径,可以使得软排线的弯度半径符合实际工作时的弯度半径,以便于测试软排线在这样状态下的性能。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电流调节电路,所述电流调节电路与所述第一端子电连接,所述电流调节电路用于调节软排线传输信号的电流大小。电流调节电路通过改变信号电流的大小,使得整个软排线测试装置能够检测信号电流的大小对于软排线的性能的影响程度。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数显电路,所述数显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数显电路能够显示软排线的哪一路出现故障、显示所述软排线测试装置运行时间和记录软排线的折弯次数。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警示电路,所述警示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当软排线有故障时,所述警示电路能够发出警报声。在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均设有软排线接口,所述软排线接口最大支持80芯。本申请的端子有冗余设计,且最大80芯的设计可以使得兼容性更佳,适应不同的软排线。以便于对不同的软排线进行测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软排线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第一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软排线测试装置;11-第一基体;12-支撑杆;21-第二基体;22-连接臂;30-往复驱动装置;40-第一电路板;41-信号处理电路;42-通信电路;43-第一端子;44-IO隔离电路;45-电流调节电路;46-数显电路;47-警示电路;48-电源电路;49-第一电源接口;50-第二电路板;51-第二端子;52-第二电源接口;60-直线电机驱动器;71-上支架;72-下支架;200-软排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排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往复驱动装置、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n所述第二基座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往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传动连接;/n软排线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能够压弯软排线且协同工作以测试软排线,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二电路板沿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并反复弯折软排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排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座、第二基座、往复驱动装置、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
所述第二基座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基座,所述往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传动连接;
软排线的两端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能够压弯软排线且协同工作以测试软排线,所述往复驱动装置能够驱使所述第二电路板沿着预设方向往复运动并反复弯折软排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排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通信电路和至少一个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端子;
软排线的两端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与所述第一电路板和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检测软排线且通过所述通信电路将软排线的检测数据传输至上位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排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排线测试装置包括直线电机驱动器,所述往复驱动装置为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器能够控制所述直线电机的输出端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幅度,所述直线电机能够带动软排线且在软排线的长度方向上往复运动以弯折软排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排线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IO隔离电路,所述IO隔离电路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电连接,所述直线电机驱动器与所述IO隔离电路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纳博旺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