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296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械部分和电控动作部分,所述锁体机械部分包括底座、上盖板、固定槽板、摇臂、拨杆、棘爪、棘轮、棘爪簧和棘轮簧,所述电控动作部分包括闭锁器、自复位信号开关、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所述自复位信号开关安装在与固定块对应位置的底座上;所述闭锁器安装在底座下方与拨杆对应位置处;所述电控动作部分与车身BCM相连接,底座上还设置有应急推杆,有棘爪相连的棘爪联动臂对应位置还设置有记忆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吸自开汽车尾门锁,功能全面,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安全可靠、具备应急开启功能、实用性更强,市场潜力大,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门锁
,特别涉及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
技术介绍
汽车门锁发展到今天,自身的机构和功能均已成熟,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对操作舒适性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汽车尾门需要关闭时,一般需要人力操作将其关闭,但由于不同人的操作力不同,这样就不一定使尾门锁可靠的在全锁位置锁紧,也有可能在半锁位置锁紧,由于半锁状态的锁止强度比较小,所以在特殊情况下,存在安全隐患,应运而生自吸自开尾门锁,但现有技术的尾门锁存在结构复杂凌乱或无应急开启机构,设计成本高(比如有的厂家使用双电机),体积大等问题,这就导致锁体的整体成本高且安全性不高,所以不利于自吸自开尾门锁的推广和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紧凑,具备应急开启功能,安全可靠的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械部分和电控动作部分,所述锁体机械部分包括底座、上盖板、固定槽板、摇臂、拨杆、棘爪、棘轮、棘爪簧和棘轮簧,所述电控动作部分包括闭锁器、自复位信号开关、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所述固定槽板固定在底座和上盖板之间;所述底座开设有U型开口,棘爪和棘轮分别设置在U型开口两侧位置,棘爪和棘轮相啮合;所述棘爪和棘轮上开设有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棘爪和棘轮分别通过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内设置的棘爪轴和棘轮轴固定在固定槽板下的底座上,棘爪簧和棘轮簧通过棘爪轴和棘轮轴设置在棘爪安装孔和棘轮安装孔内;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分别设置在与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相对应的固定槽板上;所述摇臂通过设置的摇臂轴固定在上盖板上,摇臂设有第一拨块、第二拨块、限位块和固定块;所述自复位信号开关安装在与固定块对应位置的底座上;所述固定块与自复位信号开关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特征面、第二特征面和第三特征面;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块轴和第二拨块轴,拨杆设置在与第一拨块轴对应位置;所述限位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所述闭锁器安装在底座下方与拨杆对应位置处;所述闭锁器包括电机、蜗杆、蜗轮和输出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相连接,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蜗轮同轴设置有同轴齿轮,同轴齿轮与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输出齿轮设置有输出齿轮轴,输出齿轮轴上端贯穿底座与上方的拨杆相连接;所述电控动作部分与车身BCM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还设置有应急推杆,应急推杆通过应急推杆轴固定在底座上,应急推杆下方设有与底座相连的应急推杆簧;所述应急推杆一端设有与拨杆相配合的推杆摆臂,另一端设有拉环;所述拉环通过挂拉线连接应急开启装置。优选的,所述棘爪上卡接有棘爪联动臂,棘爪联动臂上设置有卡接块;所述棘轮上设置有与记忆杆相配合的抵触块;棘爪联动臂对应位置设置有记忆杆,记忆杆通过设置的记忆杆轴固定在固定槽板上;记忆杆的一端设有与卡接块相啮合的卡接槽,另一端设置有与下方固定槽板相连接的记忆杆簧。优选的,所述棘爪上还设置有缓冲块。优选的,所述拨杆为V型结构,第一拨块轴设置于拨杆V型结构中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底座上设置有应急推杆,在闭锁器内部故障或者整车断电时,电动开锁功能存在无法正常开锁时,乘客可拉动车内的应急开启装置,进而通过挂拉线带动应急推杆逆时针转动,使推杆摆臂推着拨杆、摇臂一起顺时针转动,直至棘爪与棘轮脱离锁止状态,打开尾门锁。当发生紧急情况时,为乘客提供应急措施,有效保证车内乘客的安全。2.固定板槽上设置有记忆杆,记忆杆上的卡接槽与棘爪联动臂上的卡接块相互配合进而实现锁体记忆功能;当驾驶员触发电动开启按键后,实现电动开锁复位动作过程,记忆杆逆时针转动,使记忆杆一端的卡接槽与卡接块啮合,使棘爪始终处于全开启状态,配合汽车尾门上设置的电动撑杆,实现尾门的电动开启。这样就很好的解决了积雪导致后门重量增加,仅依靠车门密封条或密封块的作用不能可靠地将车门电动开启的问题。3.底座与上盖板之间安装有固定槽板,在为锁体机械部分提供连接支撑的同时,还能加强整个锁体的刚性强度,使锁体整体强度更加坚固耐用,延长了锁体的使用寿命。4.固定块与自复位信号开关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特征面、第二特征面和第三特征面;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分别与设置在棘轮上的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相配合;固定块和棘轮的动作会导致与信号开关相配合的特征面变化,进而使信号开关产生电平变化信号传递给车身BCM,车身BCM通过闭锁器控制锁体机械部分的进一步动作。通过特征面与信号开关的紧密配合,使锁体机械部分的动作变化能快速高效的传递给车身BCM,经车身BCM控制进而实现尾门的自吸自开的动作,使尾门锁的使用更加安全可靠。5.棘爪上还设置有与尾门锁的锁扣相配合的缓冲块,能够起到缓冲和降噪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锁体和电动开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自复位机构的摇臂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自吸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记忆机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应急开启机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闭锁器内部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的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械部分和电控动作部分,锁体机械部分包括底座9、上盖板1、固定槽板4、摇臂16、拨杆28、棘爪23、棘轮22、棘爪簧24、棘轮簧29和记忆杆3,电控动作部分包括闭锁器11、自复位信号开关18、自吸开始信号开关5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12。电控动作部分与车身BCM相连接,车身BCM与信号开关均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型号。固定槽板4固定在底座9和上盖板1之间,在对内部结构提供支撑的同时能够加固整个锁体结构强度。底座9开设有U型开口,棘爪23和棘轮22分别设置在U型开口两侧位置,棘爪23和棘轮22相啮合。棘轮22上设置有卡勾,用于锁紧和释放汽车尾门。棘爪23和棘轮22上开设有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棘爪23和棘轮22分别通过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内设置的棘爪轴6和棘轮轴8固定在固定槽板4下的底座9上,棘爪簧24和棘轮簧29通过棘爪轴6和棘轮轴8设置在棘爪安装孔和棘轮安装孔内,为棘爪23和棘轮22提供复位的回复力。棘爪23上方卡接有棘爪联动臂231,与棘爪23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可随棘爪23一起转动;棘爪联动臂231上设有卡接块25,卡接块25与记忆杆3上设置的卡接槽33相互配合进而实现锁体记忆功能。棘爪23上还设有缓冲块7,缓冲块7与尾门锁的锁扣相配合,能够起到缓冲和降噪作用。棘轮22上设置有第四特征面22-2和第五特征面22-1,自吸开始信号开关5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12分别设置在与第四特征面22-2和第五特征面22-1相对应的固定槽板4上。自复位机构包括摇臂16、闭锁器11和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械部分和电控动作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机械部分包括底座、上盖板、固定槽板、摇臂、拨杆、棘爪、棘轮、棘爪簧和棘轮簧,所述电控动作部分包括闭锁器、自复位信号开关、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所述固定槽板固定在底座和上盖板之间;所述底座开设有U型开口,棘爪和棘轮分别设置在U型开口两侧位置,棘爪和棘轮相啮合;所述棘爪和棘轮上开设有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棘爪和棘轮分别通过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内设置的棘爪轴和棘轮轴固定在固定槽板下的底座上,棘爪簧和棘轮簧通过棘爪轴和棘轮轴设置在棘爪安装孔和棘轮安装孔内;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分别设置在与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相对应的固定槽板上;/n所述摇臂通过设置的摇臂轴固定在上盖板上,摇臂设有第一拨块、第二拨块、限位块和固定块;所述自复位信号开关安装在与固定块对应位置的底座上;所述固定块与自复位信号开关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特征面、第二特征面和第三特征面;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块轴和第二拨块轴,拨杆设置在与第一拨块轴对应位置;所述限位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n所述闭锁器安装在底座下方与拨杆对应位置处;所述闭锁器包括电机、蜗杆、蜗轮和输出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相连接,蜗杆与蜗轮相互啮合,蜗轮同轴设置有同轴齿轮,同轴齿轮与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输出齿轮设置有输出齿轮轴,输出齿轮轴上端贯穿底座与上方的拨杆相连接;所述电控动作部分与车身BCM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自开的汽车尾门锁,包括锁体机械部分和电控动作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机械部分包括底座、上盖板、固定槽板、摇臂、拨杆、棘爪、棘轮、棘爪簧和棘轮簧,所述电控动作部分包括闭锁器、自复位信号开关、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所述固定槽板固定在底座和上盖板之间;所述底座开设有U型开口,棘爪和棘轮分别设置在U型开口两侧位置,棘爪和棘轮相啮合;所述棘爪和棘轮上开设有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棘爪和棘轮分别通过棘爪轴安装孔和棘轮轴安装孔内设置的棘爪轴和棘轮轴固定在固定槽板下的底座上,棘爪簧和棘轮簧通过棘爪轴和棘轮轴设置在棘爪安装孔和棘轮安装孔内;所述棘轮上设置有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自吸开始信号开关和自吸结束信号开关分别设置在与第四特征面和第五特征面相对应的固定槽板上;
所述摇臂通过设置的摇臂轴固定在上盖板上,摇臂设有第一拨块、第二拨块、限位块和固定块;所述自复位信号开关安装在与固定块对应位置的底座上;所述固定块与自复位信号开关对应位置设有第一特征面、第二特征面和第三特征面;所述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下方分别设置有第一拨块轴和第二拨块轴,拨杆设置在与第一拨块轴对应位置;所述限位块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回位弹簧;
所述闭锁器安装在底座下方与拨杆对应位置处;所述闭锁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彬周旭坤周明甫孙治国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蓝基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