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501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筒体,其内部同轴固定设置内筒,所述内筒上端与所述外筒体上端具有间隙;滤膜,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之间;加药管和进水管,二者均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出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内筒中,药剂通过加药管加入内筒中,使污水和药剂混合进行反应,污水上清液通过内筒上端溢流进入滤膜与内筒之间,污水上清液通过滤膜过滤进入滤膜与外筒之间,污水上清液通过滤膜进行过滤,整个污水处理设备仅通过一个外筒体占用的空间即可实现污水的处理,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越来越重,社会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也是首要任务,污水处理一直是国家、企业及个人很关心的一个问题,重金属污染的日益加重已经成为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威胁之一。通常,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工业污染,而工业污染大多通过废渣、废水、废气排入环境,在人和动物、植物中富集,从而对环境和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目前的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需要通过若干个初级过滤池,经过初级过滤后再经过沉淀池进行沉淀,最后经过二级过滤,这种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大,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设备,用以现有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体积过大的缺陷。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筒体,其内部同轴固定设置内筒,所述内筒下端与所述外筒体密封连接,所述内筒上端与所述外筒体上端具有间隙;滤膜,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滤膜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筒体均密封连接;加药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进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出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侧面。优选的,所述滤膜为MBR帘式膜。优选的,所述外筒体上端设置盖板,所述加药管和进水管设置在所述盖板上。优选的,所述外筒体下端设置集污斗,所述集污斗与所述内筒连通,所述集污斗下端设置排污管。优选的,所述内筒中设置布水器,所述布水器与所述加药管连通。优选的,所述布水器包括集水箱和布水管,所述集水箱上端与所述加药管连通,所述集水箱下端均匀导通设置若干所述布水管,所述布水管上开设布水孔。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上设置自吸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外筒体内设置内筒,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内筒中,药剂通过加药管加入内筒中,使污水和药剂混合进行反应,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絮凝,污水上清液通过内筒上端溢流进入滤膜与内筒之间,污水上清液通过滤膜过滤进入滤膜与外筒之间,通过自吸泵抽水同时使滤膜与外筒之间形成负压力,污水上清液受到滤膜与外筒之间的负压力,污水上清液通过滤膜进行过滤,整个污水处理设备仅通过一个外筒体占用的空间即可实现污水的处理,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污染物絮凝沉淀到集污斗中,通过排污管进行排出,使整个设备能够持续对污水进行处理;药剂通过布水器加到内筒中,使药剂在污水中得到充分溶解并均匀反应,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外筒体1,其内部同轴固定设置内筒2,所述内筒2下端与所述外筒体1密封连接,所述内筒2上端与所述外筒体1上端具有间隙;滤膜3,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筒体1与所述内筒2之间,所述滤膜3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筒体1均密封连接,所述滤膜3为MBR帘式膜,MBR帘式膜固定设置在膜架4上,这种固定方式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将膜架4通过螺栓固定在外筒体1上;加药管5,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1顶端;进水管6,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1顶端,进水管6上设置提升泵,污水通过提升泵进入内筒2中;出水管7,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1侧面;所述外筒体1上端设置盖板8,所述加药管5和进水管6设置在所述盖板8上,加药管5采用UPVC材质制作,耐腐蚀有良好的稳定性适用用于污水处理;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自吸泵9;内筒2中设置加热棒10。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外筒体1内设置内筒2,污水通过进水管6进入内筒2中,药剂通过加药管5加入内筒2中,使污水和药剂混合进行反应,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絮凝,污水上清液通过内筒2上端溢流进入滤膜3与内筒2之间,污水上清液通过滤膜3过滤进入滤膜3与外筒之间,通过自吸泵9抽水同时使滤膜3与外筒之间形成负压力,污水上清液受到滤膜3与外筒之间的负压力,污水上清液通过滤膜3进行过滤,整个污水处理设备仅通过一个外筒体1占用的空间即可实现污水的处理,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通过加热棒10对内筒2中液体加热,提高污水和药剂混合进行反应的效率。实施例2所述外筒体1下端设置集污斗11,所述集污斗11与所述内筒2连通,所述集污斗11下端设置排污管12,排污管12上设置阀门,集污斗11优选锥形斗,锥形斗尖端朝下,排污管12设置在锥形斗底端。上述实施例中,污染物絮凝大部分为重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质,污染物絮凝沉淀到集污斗11中,集污斗11用于对析出后的重金属或金属化合物质进行收集、承装,当集污斗11中的污染物絮凝积攒到一定程度后,打开阀门,污染物絮凝通过排污管12进行排出,使整个设备能够持续对污水进行处理。实施例3所述内筒2中设置布水器13,所述布水器13与所述加药管5连通;所述布水器13包括集水箱131和布水管132,所述集水箱131上端与所述加药管5连通,所述集水箱131下端均匀导通设置若干所述布水管132,所述布水管132上开设布水孔。本实施例中,布水器13只是具体实施的一种方式,不限于其他布水器13结构应用到本专利方案中。上述实施例中,药剂通过布水器13加到内筒2中,使药剂在污水中得到充分溶解并均匀反应,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筒体,其内部同轴固定设置内筒,所述内筒下端与所述外筒体密封连接,所述内筒上端与所述外筒体上端具有间隙;/n滤膜,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滤膜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筒体均密封连接;/n加药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n进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n出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筒体,其内部同轴固定设置内筒,所述内筒下端与所述外筒体密封连接,所述内筒上端与所述外筒体上端具有间隙;
滤膜,其固定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与所述内筒之间,所述滤膜的上下两端与所述外筒体均密封连接;
加药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
进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顶端;
出水管,其设置在所述外筒体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为MBR帘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体上端设置盖板,所述加药管和进水管设置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双林环保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