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95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上部模块、下部模块、动力模块;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上部模块包括顶板,顶板的底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上部立杆;顶板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下部模块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固定设置有若干下部立杆;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一一对应,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与最下部护圈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管、上部螺栓、下部螺栓的设置实现了实现了上部模块、下部模块的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吊笼工装的拆分和合体,一方面便于现场进行工装的搬运,另一方面便于狭小空间内的施工;同时这种可拆卸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
本技术属于船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
技术介绍
在无法搭设有效防护工装的狭小孔空间内部施工时,需要用到可移动的能提供有效安全防护的便于施工的吊笼工装。现有的吊笼工装大都采用一体或半体制作的方式,一体制作的吊笼工装尺寸及重量均较大,无法从施工空间狭小的位置进入施工位置;半体制作的吊笼工装无法提供有效的安全防护,无法避免高空坠物的打击。因此现有的吊笼工装无法满足狭小空间内的施工现场需求,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应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包括上部模块、下部模块以及控制上部模块升降的动力模块;所述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上部模块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上部立杆;所述顶板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所述下部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下部立杆;相邻下部立杆之间由下向上设置有多组护圈,所述护圈中有一处设置为活动护圈;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一一对应,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与最下部护圈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优选的,所述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均呈圆管结构。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四个直角处各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相邻上部立杆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优选的,所述吊耳共设置有两对且每对吊耳对称设置,一对位于顶板左右方向的垂直中心面上,另一对位于顶板前后方向的垂直中心面上。优选的,所述活动护圈包括固定设置在下部立杆上的固定端以及转动连接在相邻下部立杆上的活动端;所述活动端与固定端之间通过插销进行连接。优选的,所述上部立杆的底部套接有套管,所述上部立杆与套管通过上部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下部立杆的顶部套接在套管内,所述下部立杆与套管通过下部螺栓进行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最上部护圈下方的下部立杆上设置有扶手。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包括卷扬机、定滑轮,所述定滑轮通过滑轮吊耳固定设置在施工空间正上方;所述卷扬机上缠绕的钢丝绳活动端向上越过定滑轮后与上部模块上的吊耳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动力模块还包括防坠组件,所述防坠组件包括防坠吊耳、速差器;所述防坠吊耳固定设置在施工空间上方,所述速差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防坠吊耳上,所述速差器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上部模块的吊耳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中通过套管、上部螺栓、下部螺栓的设置实现了上部立杆、下部立杆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实现了上部模块、下部模块的可拆卸连接,从而能够实现吊笼工装的拆分和合体,一方面便于现场进行工装的搬运,另一方面便于狭小空间内的施工;同时这种可拆卸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其中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采用圆管,在保证工装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工装重量,利于现场进行工装的搬运。(2)本技术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中底板上踢脚板的设置可有效提升施工人员作业时的安全防护,同时顶板可有效防止高空坠物。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上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下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动力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吊耳,2-顶板,3-上部立杆,4-套管,501-上部螺栓,502-下部螺栓,6-下部立杆,7-护圈,8-扶手,9-活动护圈,901-固定端,902-活动端,10-插销,11-踢脚板,12-底板,13-卷扬机,14-定滑轮,1401-滑轮吊耳,15-防坠吊耳,16-钢丝绳,17-速差器。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在本技术中,术语如“上”、“下”、“底”、“顶”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只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各部件或元件结构关系而确定的关系词,并非特指本技术中任一部件或元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术语如“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表示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或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相关科研或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包括上部模块、下部模块以及控制上部模块升降的动力模块;所述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上部模块包括顶板2,所述顶板2的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上部立杆3,其中上部立杆3与顶板2进行焊接连接;所述顶板2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1,其中吊耳1与顶板2进行焊接连接,具体使用时,动力模块固定设置在施工空间正上方;如图3所示,所述下部模块包括底板12,所述底板12的顶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下部立杆6,其中下部立杆6与底板12进行焊接连接;相邻下部立杆6之间由下向上设置有多组护圈7,所述护圈7中有一处设置为活动护圈9,作为施工人员通行的出入口;所述下部立杆6与上部立杆3一一对应,所述下部立杆6与上部立杆3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12与最下部护圈7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11,其中踢脚板11与底板12进行焊接连接,踢脚板11可有效提升施工人员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本申请中顶板2、底板12、上部立杆3、下部立杆6之间组成的空间就是作业人员的容纳空间,本申请中顶板2、底板12、上部立杆3、下部立杆6的尺寸设计使其组成的空间仅能容纳一个作业人员及必要的工具箱,与现有的能够容纳多个作业人员的吊笼相比,本申请上部模块、下部模块组成的吊笼的尺寸较小,因此能够下放至狭小空间内进行施工。优选的,所述上部立杆3和下部立杆6均呈圆管结构,上部立杆3和下部立杆6采用圆管,在保证工装强度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工装重量,利于现场进行工装的搬运。优选的,所述顶板2的四个直角处各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3,相邻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其特征是,包括上部模块、下部模块以及控制上部模块升降的动力模块;所述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n所述上部模块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上部立杆;所述顶板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n所述下部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下部立杆;相邻下部立杆之间由下向上设置有多组护圈,所述护圈中有一处设置为活动护圈;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一一对应,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与最下部护圈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其特征是,包括上部模块、下部模块以及控制上部模块升降的动力模块;所述上部模块与下部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部模块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上部立杆;所述顶板上部设置有用来与动力模块进行连接的吊耳;
所述下部模块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垂直固定设置有若干呈矩形分布的下部立杆;相邻下部立杆之间由下向上设置有多组护圈,所述护圈中有一处设置为活动护圈;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一一对应,所述下部立杆与上部立杆进行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与最下部护圈之间设置有一圈踢脚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其特征是,所述上部立杆和下部立杆均呈圆管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其特征是,所述顶板的四个直角处各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相邻上部立杆的中部设置有一根上部立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狭小空间施工的吊笼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吊耳共设置有两对且每对吊耳对称设置,一对位于顶板左右方向的垂直中心面上,另一对位于顶板前后方向的垂直中心面上。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会郑素青许周喆古华博郝庆峰徐超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