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89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框架,所述装置框架内部设置有煤灰处理回收机构;所述煤灰处理回收机构包括储水箱、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喷头和进水管;所述装置框架顶部分别贯穿有三个储水箱,且三个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装置框架,所述储水箱上下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远离第一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装置框架上的储水箱以及储水箱上的两个喷头,不仅可以利用两个喷头同时从上下两端进行喷水,同时进行多个方向上下两端的降尘,提升了煤尘降尘的效果,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发电厂煤尘处理
,具体为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火力发电厂在输送煤块或煤粉时,输煤皮带层是物料输送的主要场所,也是燃煤电厂主要的尘源点之一。煤尘污染主要是在皮带受料口、卸料口、转运点及采用犁式卸料器或刮板式卸料器将皮带上的煤卸入煤仓的落料口时,由于落差较大,皮带机与煤分离时会产生大量粉尘,在煤仓的落料口处,随着仓内煤位升高,含尘气体从落煤口处排出和扩散,造成大面积污染。甚至,由于调湿煤的温度较高,煤尘溅落到操作人员身上,会造成烫伤等安全事故。专利号CN201520031991.X,公开了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所述煤尘处理回收装置设置在输煤皮带上方,包括支架装置、降煤尘装置和回收装置,所述降煤尘装置与支架装置连接,回收装置与降煤尘装置连接,所述降煤尘装置包括通风除尘机构和喷水除尘机构,通风除尘机构由主管道、若干个支管道、风机、密封罩和排风罩组成,该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通过采用集中式通风除尘系统进行皮带层粉尘的收集、处理。目前,现有的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只能够对底部的煤尘进行降尘,无法对顶部的煤尘进行降尘,而且降尘的范围比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框架,所述装置框架内部设置有煤灰处理回收机构;所述煤灰处理回收机构包括储水箱、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喷头和进水管;所述装置框架顶部分别贯穿有三个储水箱,且三个储水箱外侧固定连接有装置框架,所述储水箱上下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远离第一水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所述储水箱顶部左侧连通有进水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储水箱上下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固定壳体内部中间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方形孔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所述防水电机一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轴,所述电机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框架前后两侧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等距贯穿有三个固定螺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装置框架、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固定壳体、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进水管均为不锈金属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装置框架上的储水箱以及储水箱上的两个喷头,不仅可以利用两个喷头同时从上下两端进行喷水,同时进行多个方向上下两端的降尘,提升了煤尘降尘的效果,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2.本技术通过储水箱上的固定壳体和扇叶,在喷头喷水的过程中,会利用旋转的扇叶,打散喷的水,扩散水的范围,从而提升降尘的范围,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3.本技术通过装置框架上的固定螺栓,可以利用固定螺栓穿过装置框架,将装置框架便捷的固定在输送机构上,而且一边采用三个固定螺栓,提升了固定的强度,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的固定壳体内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的电路图。图中:1,装置框架2,固定螺栓3,储水箱4,进水管5,第一水管6,水泵7,喷头8,第一固定杆9,固定壳体10,第二固定杆11,防水电机12,电机轴13,扇叶14,第二水管15,方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所述装置框架1内部设置有煤灰处理回收机构;所述煤灰处理回收机构包括储水箱3、第一水管5、水泵6、第二水管7、喷头7和进水管4;所述装置框架1顶部分别贯穿有三个储水箱3,且三个储水箱3外侧固定连接有装置框架1,所述储水箱3上下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水管5的一端,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远离第一水管5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水管14,所述第二水管14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7,所述储水箱3顶部左侧连通有进水管4。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装置框架1上的储水箱3以及储水箱3上的两个喷头7,不仅可以利用两个喷头7同时从上下两端进行喷水,同时进行多个方向上下两端的降尘,提升了煤尘降尘的效果,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其中,所述储水箱3上下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9。其中,所述固定壳体9内部中间开设有方形孔15,所述方形孔15内部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10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杆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电机11,所述防水电机11一端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2,所述电机轴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扇叶1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储水箱3上的固定壳体9和扇叶13,在喷头7喷水的过程中,会利用旋转的扇叶13,打散喷的水,扩散水的范围,从而提升降尘的范围,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框架1前后两侧底部的左右两端均等距贯穿有三个固定螺栓2。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通过装置框架1上的固定螺栓2,可以利用固定螺栓2穿过装置框架1,将装置框架1便捷的固定在输送机构上,而且一边采用三个固定螺栓2,提升了固定的强度,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其中,所述装置框架1、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10、固定壳体9、第一水管5、第二水管14和进水管4均为不锈金属材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框架(1)内部设置有煤灰处理回收机构;/n所述煤灰处理回收机构包括储水箱(3)、第一水管(5)、水泵(6)、第二水管(14)、喷头(7)和进水管(4);所述装置框架(1)顶部分别贯穿有三个储水箱(3),且三个储水箱(3)外侧固定连接有装置框架(1),所述储水箱(3)上下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水管(5)的一端,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远离第一水管(5)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水管(14),所述第二水管(14)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7),所述储水箱(3)顶部左侧连通有进水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包括装置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框架(1)内部设置有煤灰处理回收机构;
所述煤灰处理回收机构包括储水箱(3)、第一水管(5)、水泵(6)、第二水管(14)、喷头(7)和进水管(4);所述装置框架(1)顶部分别贯穿有三个储水箱(3),且三个储水箱(3)外侧固定连接有装置框架(1),所述储水箱(3)上下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水管(5)的一端,所述第一水管(5)的另一端连通有水泵(6),所述水泵(6)远离第一水管(5)的一端连通有第二水管(14),所述第二水管(14)的另一端连通有喷头(7),所述储水箱(3)顶部左侧连通有进水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电厂煤尘处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上下两侧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杆(8)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贺晓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