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晓东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29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贮藏密封技术领域,具体的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包括坛体。坛体的顶部开设有坛口,坛口的四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坛口沿,坛口沿的外侧在坛体的顶部固设有坛口外沿,坛口的顶部盖设有内盖,内盖盖在坛口沿上,从而完成陶瓷坛的第一步密封。坛口沿的外侧在坛体的顶部设置有外盖,外盖为开口向下的圆筒状结构,外盖的底部罩设在坛口沿外侧的坛口外沿内。向坛口外沿的内部加入适当的密封物,外盖罩设在坛口外沿内,使密封坛形成第二步密封,增加了陶瓷坛的密封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移动方便,便于推广实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
本技术涉及贮藏密封
,具体是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
技术介绍
陶瓷坛是一种很普遍的容器,一般用于盛放酒、泡菜之类的物品,使用时常常需要密封。例如,酒坛储酒最为头痛的就是密封难,特别是窖藏、洞藏、深埋藏。酒坛的密封通常采用如下方法:1、采用农用塑料薄膜系绳密封。此密封方法不符合国家规定,对密封物造成污染,薄膜易老化收缩变形,导致密封不佳。2、采用猪膀肤制作后对酒坛进行密封。此密封方法的缺陷在于:易霉变生蛆,或被虫叮鼠咬;异味大,易对密封物造成影响;只能对小坛进行密封,使用范围受限制;只能一次性使用,费用比高,且操作复杂。3、采用PET材料制成圆板盖于坛口,然后用两张白纸涂上浆糊密封的。此密封方法危害更大:因PET材料无弹性,而坛口(特别是大陶坛)因制作工艺无法做到完全平整,在坛口留下大量缝隙,坛内酒液挥发,穿过缝隙,穿透白纸,在酒库内留下大量酒精气体,安全隐患极大,且浆糊为粮食制成,鼠啃或霉变难免,会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包括坛体。坛体的顶部开设有坛口,坛口的四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坛口沿,坛口沿的外侧在坛体的顶部固设有坛口外沿,坛口的顶部盖设有内盖,内盖盖在坛口沿上,从而完成陶瓷坛的第一步密封。坛口沿的外侧在坛体的顶部设置有外盖,外盖为开口向下的圆筒状结构,外盖的底部罩设在坛口沿外侧的坛口外沿内。向坛口外沿的内部加入适当的密封物,外盖罩设在坛口外沿内,使密封坛形成第二步密封,增加了陶瓷坛的密封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坛口外沿为开口向上的球面结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内盖为中间向内凹陷的圆盘结构,从而减小内盖的占用空间,方便内盖的定位,使内盖的放置更加准确,密封性更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外盖的径向设置有向上的拱起,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外盖的体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坛体的上部外侧壁固设有若干提环,提环的设置方便坛体的移动与搬运,使密封坛的使用更加方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提环设置为两个,且对称的固定在坛体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盖盖上后保护固体颗粒物质及液体溅不进坛体内,避免盛放物品污染;外盖盖上后,外盖边接触在坛口外沿内,保护好内盖与坛口的同时,如果是储存酒、食物或化工易挥发产品,可用密封物(胶泥、食醋、混凝土等)密封,让外面的空气及细菌无法浸入,里面的游离物和气体分子无法外泄,达到一个完美的密封效果;坛口外沿为主要目的是可装水,如果坛内装的是发酵、保鲜的泡菜,坛内会产生大量气体,外盖盖上时再加上水后,多余气体排出时,外面空气进去不到,达到坛内食物保持在半真空状态下,不会腐坏;如果外面温度大于坛内温度时,空气压力及水压原因,坛内产生一种吸力,坛口外沿中的水就容易被吸进坛内,污染食物。这时,内盖顶部设置下凹状,不论是人为揭开外盖时带水或是吸水都被内盖接着。本技术优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密封效果好,移动方便,便于推广实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中外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中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中坛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盖1,内盖2,坛口沿3,坛口外沿4,提环5,坛口6,坛体7。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包括坛体7。坛体7的顶部开设有坛口6,坛口6的四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坛口沿3,坛口沿3的外侧在坛体7的顶部固设有坛口外沿4,坛口外沿4为开口向上的球面结构。坛口6的顶部盖设有内盖2,内盖2为中间向内凹陷的圆盘结构,从而减小内盖2的占用空间,方便内盖2的定位,使内盖2的放置更加准确,密封性更好。内盖2盖在坛口沿3上,从而完成陶瓷坛的第一步密封。坛口沿3的外侧在坛体7的顶部设置有外盖1,外盖1为开口向下的圆筒状结构,外盖1的底部罩设在坛口沿3外侧的坛口外沿4内。向坛口外沿4的内部加入适当的密封物,外盖1罩设在坛口外沿4内,使密封坛形成第二步密封,增加了陶瓷坛的密封性。外盖1的径向设置有向上的拱起,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外盖1的体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需要将坛体7进行密封时,将内盖2盖在坛口6上,向坛口外沿4的内部加入适当的水,外盖1罩设在坛口外沿4内,从而完成水封,增加了陶瓷坛的密封性。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坛体7的上部外侧壁固设有若干提环5,最优设置为两个,提环5的设置方便坛体7的移动与搬运,使密封坛的使用更加方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包括坛体(7),坛体(7)的顶部开设有坛口(6),坛口(6)的四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坛口沿(3),其特征在于,坛口沿(3)的外侧在坛体(7)的顶部固设有坛口外沿(4),坛口(6)的顶部盖设有内盖(2),内盖(2)盖在坛口沿(3)上,坛口沿(3)的外侧在坛体(7)的顶部设置有外盖(1),外盖(1)为开口向下的圆筒状结构,外盖(1)的底部罩设在坛口沿(3)外侧的坛口外沿(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包括坛体(7),坛体(7)的顶部开设有坛口(6),坛口(6)的四周设置有向上突出的坛口沿(3),其特征在于,坛口沿(3)的外侧在坛体(7)的顶部固设有坛口外沿(4),坛口(6)的顶部盖设有内盖(2),内盖(2)盖在坛口沿(3)上,坛口沿(3)的外侧在坛体(7)的顶部设置有外盖(1),外盖(1)为开口向下的圆筒状结构,外盖(1)的底部罩设在坛口沿(3)外侧的坛口外沿(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密封陶瓷坛,其特征在于,坛口外沿(4)为开口向上的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贺晓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