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接输送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物料输送
,特别地,涉及一种对接输送装置。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对接输送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车辆在卸料的过程中常常是依靠人力,或者依靠输送带,或者依靠车厢本身具有的倾翻特性来进行卸料的。例如整个车厢可以后倾翻式卸料,或者左右侧翻式卸料。如果依靠人力进行卸料,一是作业环境不友好;二是容易导致物料飞溅至车外;三是无法实现与后续车辆的无缝对接;四是人工卸料效率低。如果依靠输送带进行卸料,输送带占用空间大。依靠车厢本身具有的倾翻特性来进行卸料的卸料方式只适用于整个车箱都装载物料的车辆。针对某些特种车辆,例如垃圾筛分车,车厢中安装了很多垃圾筛分设备,筛分后的垃圾分别存放在车厢中内置的垃圾仓中。由于车厢倾翻容易导致垃圾筛分设备受损,这些垃圾仓中的垃圾无法通过整个车箱后倾翻,或者左右侧翻来进行卸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对接输送装置及车辆,以解决某些车辆由于车厢中安装了作业设备,导致难以进行卸料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接输送装置,用于安装在车厢中辅助车辆进行卸料以及车辆之间的对接输送,其特征在于,/n所述对接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主动辊(2)、与所述主动辊(2)相对间隔设置的从动辊(3)、套设在所述主动辊(2)和所述从动辊(3)上并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2)旋转以带动所述输送带(4)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从动辊(3)连接的用于通过伸长或缩短以带动所述从动辊(3)移动的伸缩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接输送装置,用于安装在车厢中辅助车辆进行卸料以及车辆之间的对接输送,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主动辊(2)、与所述主动辊(2)相对间隔设置的从动辊(3)、套设在所述主动辊(2)和所述从动辊(3)上并用于输送物料的输送带(4)、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辊(2)旋转以带动所述输送带(4)运动的驱动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与所述从动辊(3)连接的用于通过伸长或缩短以带动所述从动辊(3)移动的伸缩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上设有至少两个导向座(11),所述伸缩机构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平行伸缩机构(5),至少两个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相互平行布设,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的固定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导向座(11)上,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的伸缩端与所述从动辊(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包括多个沿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的伸缩方向设置的伸缩骨架,所述伸缩骨架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的端部与相邻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二连杆(52)的端部铰接,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二连杆(52)的端部与相邻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的端部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杆(51)和所述第二连杆(52)的中部均开设有中心回转轴孔(53),同一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和第二连杆(52)上的中心回转轴孔(53)中穿设有中心回转轴(54),以使同一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的中部与第二连杆(52)的中部相互铰接;
所述第一连杆(51)和所述第二连杆(52)的端部均开设有边回转轴孔(55);
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和相邻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二连杆(52)上的边回转轴孔(55)中穿设有边回转轴(56),以使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的端部与相邻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二连杆(52)的端部铰接;
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二连杆(52)和相邻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上的边回转轴孔(55)中穿设有边回转轴(56),以使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二连杆(52)的端部与相邻所述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的端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接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上处于固定端的伸缩骨架为第一伸缩骨架,所述平行伸缩机构(5)上处于伸缩端的伸缩骨架为第二伸缩骨架;
所述导向座(11)上开设有第一铰接孔(111),所述第一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上的边回转轴孔(55)和所述第一铰接孔(111)中穿设有第一固定轴(57),以使所述第一伸缩骨架中的第一连杆(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赟,覃军世,凌君安,苏云,
申请(专利权)人:廖文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