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文赟专利>正文

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组合式环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722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组合式环卫设备,包括:回转支撑座,回转支撑座连接有翻转臂架,翻转臂架的连接端与回转支撑座铰接,安装端绕过驾驶室后向驾驶室前方延伸且朝连接端的方向折弯靠拢。安装端铰接有叉具支架,且安装端与叉具支架之间的第一铰点处于靠近连接端的一侧,叉具支架用于叉接在待上料的垃圾箱上。还包括分别与回转支撑座和翻转臂架铰接的回转驱转件、分别与叉具支架和翻转臂架铰接的下料驱转件、及分别与回转驱转件和下料驱转件相连且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回转驱转件用于驱动翻转臂架绕与回转支撑座铰接的铰点转动。下料驱转件用于使随回转驱转件运动至进料口上方的叉具支架绕第一铰点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组合式环卫设备
本技术涉及车载环卫装备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的组合式环卫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式环保装备越来越普遍,功能也越来越多,如垃圾压缩车、餐厨垃圾车、垃圾分拣作业车等。对于这类从车外部往车内部投料,才能实现整车功能的设备,需要车辆自带一种在某一方位进行投料的投料机构。现有市场上投料机构的结构多种多样,但投料方式主要为侧装式投料和后装式投料(尾部顶装式投料),也出现有前装式投料,该些投料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前装式投料方式中,垃圾箱与车顶间隙过大,垃圾倾倒投入车厢过程中容易向外抛撒,影响投料质量并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且投料机构结构复杂、动作过程复杂;2):每次投料量少,投料效率低下,尤其是侧装式投料方式,每次只能投料一个标准垃圾桶容积的垃圾;3):操作便利性差:若司机在驾驶室操作,很难通过反光镜精准把握投料过程,故而投料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故而一般需要操作手(或司机)在车辆侧面或后面才能准确的进行投料操作;4):现在生活垃圾中水分占比高,垃圾箱没能很好的将垃圾中的水分分离出来就将垃圾倒进了作业车中,极大的增大了作业车的作业难度,同时也削弱了作业车的作业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组合式环卫设备,以解决现有的环卫设备存在的垃圾倾倒投入车厢过程中容易向外抛撒、每次投料量少、投料效率低下及操作便利性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撑座,回转支撑座用于与车载环卫装备的垃圾装载箱的前端面可拆卸式连接,回转支撑座连接有翻转臂架,翻转臂架的连接端与回转支撑座铰接,翻转臂架的安装端从车载环卫装备的驾驶室上方绕过驾驶室后向驾驶室前方下部延伸且朝连接端的方向折弯收拢,以当翻转臂架受力翻转使安装端位于垃圾装载箱上方时,缩短安装端与垃圾装载箱顶部之间的间距L1;安装端的端部铰接有叉具支架,且安装端与叉具支架之间的第一铰点处于靠近连接端的一侧,以当安装端位于垃圾装载箱上方时进一步缩短安装端与垃圾装载箱顶部之间的间距L1,叉具支架用于叉接在待上料的垃圾箱上以与垃圾箱相连;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回转支撑座和翻转臂架铰接的回转驱转件、两端分别与叉具支架和翻转臂架铰接的下料驱转件、及分别与回转驱转件和下料驱转件相连且设置于驾驶室内的控制装置;回转驱转件用于驱动翻转臂架绕与回转支撑座铰接的第二铰点转动,以带动垃圾箱由驾驶室前方向上绕过驾驶室后到达垃圾装载箱顶部的进料口处;下料驱转件用于使随回转驱转件运动至进料口上方的叉具支架绕第一铰点转动,以拉动垃圾箱向下倾转将盛装的垃圾倒入进料口中。进一步地,翻转臂架呈倒U型并绕设于驾驶室外;回转驱转件设置于翻转臂架的靠近安装端的一侧,且回转驱转件的固定端与回转支撑座铰接,回转驱转件的驱动端与翻转臂架铰接;下料驱转件设置于翻转臂架远离驾驶室的一侧,且下料驱转件的固定端与翻转臂架铰接,下料驱转件的驱动端与叉具支架铰接。进一步地,翻转臂架包括两根相对设置且分设于驾驶室两侧的翻转钩臂、及连接两根翻转钩臂的多根连接拉杆;翻转钩臂呈倒U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臂、顶臂及第二侧臂,第一侧臂的自由端与回转支撑座铰接,第二侧臂的自由端朝向第一侧臂方向折弯收拢,叉具支架与第二侧臂的自由端铰接;回转驱转件包括对应两根翻转钩臂设置的两个回转油缸,回转油缸的固定端与回转支撑座铰接,回转油缸的驱动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一侧臂的内壁铰接;下料驱转件包括对应两根翻转钩臂设置的两个下料油缸,下料油缸的固定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二侧臂的外壁铰接,下料油缸的驱动端与叉具支架铰接。进一步地,叉具支架包括连接杆、分别固定装设于连接杆两端外圆上的叉刀、分别固定连接于连接杆两端的连接凸座、及分别铰接于对应的连接凸座上的分离式轴座;两把叉刀用于分别插入垃圾箱两侧以提取垃圾箱;下料油缸的驱动端与对应设置的连接凸座铰接;翻转钩臂的第二侧臂的自由端与对应设置的分离式轴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垃圾箱两侧各设有供对应设置的叉刀插入的叉刀槽;叉刀的插入端用于由垃圾箱上对应设置的叉刀槽的一端插入后由叉刀槽的另一端伸出,且叉刀伸出叉刀槽的部分设有外凸的防脱凸起,以用于止挡垃圾箱滑出叉刀。进一步地,连接凸座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连接凸耳、及连接于两个连接凸耳之间的连接轴,其中一个连接凸耳的外侧壁与连接杆对应端的端部固定,对应设置的下料油缸的驱动端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两个连接凸耳之间;分离式轴座包括对半开设置的第一半轴座和第二半轴座、及锁紧第一半轴座和第二半轴座的紧固件,第一半轴座与对应设置的第二侧臂的自由端的端部固定,第一半轴座和第二半轴座两者的接触面上各设有内凹的半圆凹槽,第一半轴座和第二半轴座通过半圆凹槽对扣合并而成的安装圆孔铰接于连接轴上,且安装圆孔中装设有对半开设置的自润滑轴承。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环卫设备,包括:用于运输垃圾的车载环卫装备、及与车载环卫装备配合设置的用于在垃圾回收点回收盛装垃圾的垃圾箱;车载环卫装备包括驾驶室、与驾驶室相连的底盘、设置于底盘上的垃圾装载箱、及连接于垃圾装载箱上的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进一步地,垃圾箱包括顶部带开口的箱体,箱体内设有与开口连通的容纳空腔,容纳空腔内设有过滤隔离结构,过滤隔离结构包括靠近箱体的底部布设的过滤段和远离箱体的底部布设的阻隔段,阻隔段倾斜布设并与垃圾箱底部围合构成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过滤段上设有用于渗滤液体的过滤孔,过滤段与箱体的第一侧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以将过滤隔离结构上方的液体过滤至箱体的底部存储;阻隔段与箱体的第二侧的内侧壁密封连接,以在箱体从第一侧朝向第二侧的方向旋转倒置时通过阻隔段阻隔液体,防止液体通过过滤孔回流并从开口流出。进一步地,垃圾箱还包括用于封盖开口的盖板组件,盖板组件与箱体顶部的侧壁铰接,与盖板组件铰接相对的箱体的壁体上设有锁孔;垃圾箱还包括用于与锁孔配合以控制盖板组件开启或闭合的开盖机构,开盖机构包括用于与锁孔配合以锁住盖板组件的锁紧部,以及用于带动锁紧部脱离锁孔以使盖板组件开启的开启部;盖板组件上设有与锁孔对应的滑槽,锁紧部设于滑槽内;锁紧部包括锁舌、复位弹簧以及支撑杆,支撑杆的第一端与锁舌固定连接,支撑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锁舌的方向延伸设置,复位弹簧套设于支撑杆的表面上,复位弹簧的第一端与锁舌抵接,复位弹簧的第二端与滑槽的内壁面抵接,支撑杆带动锁舌在滑槽内可滑动地设置以使锁舌插入或脱离锁孔。进一步地,垃圾箱的侧壁上设有导向通槽,开启部包括设于容纳空腔内的拉绳、导向件以及触发开关,触发开关包括连接板、回转轴以及导向轴,回转轴和导向轴设于连接板的同一侧壁面上,导向轴可滑动地设于导向通槽内并凸出于箱体的侧壁外设置,回转轴可转动地设于箱体的内侧壁上,导向轴以回转轴为中心在导向通槽内滑动,拉绳的固定端与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回转支撑座(70),所述回转支撑座(70)用于与车载环卫装备(80)的垃圾装载箱(81)的前端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回转支撑座(70)连接有翻转臂架(90),所述翻转臂架(90)的连接端(901)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所述翻转臂架(90)的安装端(902)从所述车载环卫装备(80)的驾驶室(82)上方绕过所述驾驶室(82)后向所述驾驶室(82)前方下部延伸且朝连接端(901)的方向折弯收拢,以当所述翻转臂架(90)受力翻转使安装端(902)位于所述垃圾装载箱(81)上方时,缩短所述安装端(902)与所述垃圾装载箱(81)顶部之间的间距L1;/n所述安装端(902)的端部铰接有叉具支架(110),且所述安装端(902)与所述叉具支架(110)之间的第一铰点处于靠近所述连接端(901)的一侧,以当所述安装端(902)位于所述垃圾装载箱(81)上方时进一步缩短所述安装端(902)与所述垃圾装载箱(81)顶部之间的间距L1,所述叉具支架(110)用于叉接在待上料的垃圾箱(100)上以与所述垃圾箱(100)相连;/n所述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和所述翻转臂架(90)铰接的回转驱转件(120)、两端分别与所述叉具支架(110)和所述翻转臂架(90)铰接的下料驱转件(130)、及分别与所述回转驱转件(120)和所述下料驱转件(130)相连且设置于所述驾驶室(82)内的控制装置;/n所述回转驱转件(120)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臂架(90)绕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的第二铰点转动,以带动所述垃圾箱(100)由所述驾驶室(82)前方向上绕过所述驾驶室(82)后到达所述垃圾装载箱(81)顶部的进料口(810)处;/n所述下料驱转件(130)用于使随所述回转驱转件(120)运动至所述进料口(810)上方的所述叉具支架(110)绕第一铰点转动,以拉动所述垃圾箱(100)向下倾转将盛装的垃圾倒入所述进料口(810)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回转支撑座(70),所述回转支撑座(70)用于与车载环卫装备(80)的垃圾装载箱(81)的前端面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回转支撑座(70)连接有翻转臂架(90),所述翻转臂架(90)的连接端(901)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所述翻转臂架(90)的安装端(902)从所述车载环卫装备(80)的驾驶室(82)上方绕过所述驾驶室(82)后向所述驾驶室(82)前方下部延伸且朝连接端(901)的方向折弯收拢,以当所述翻转臂架(90)受力翻转使安装端(902)位于所述垃圾装载箱(81)上方时,缩短所述安装端(902)与所述垃圾装载箱(81)顶部之间的间距L1;
所述安装端(902)的端部铰接有叉具支架(110),且所述安装端(902)与所述叉具支架(110)之间的第一铰点处于靠近所述连接端(901)的一侧,以当所述安装端(902)位于所述垃圾装载箱(81)上方时进一步缩短所述安装端(902)与所述垃圾装载箱(81)顶部之间的间距L1,所述叉具支架(110)用于叉接在待上料的垃圾箱(100)上以与所述垃圾箱(100)相连;
所述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和所述翻转臂架(90)铰接的回转驱转件(120)、两端分别与所述叉具支架(110)和所述翻转臂架(90)铰接的下料驱转件(130)、及分别与所述回转驱转件(120)和所述下料驱转件(130)相连且设置于所述驾驶室(82)内的控制装置;
所述回转驱转件(120)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臂架(90)绕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的第二铰点转动,以带动所述垃圾箱(100)由所述驾驶室(82)前方向上绕过所述驾驶室(82)后到达所述垃圾装载箱(81)顶部的进料口(810)处;
所述下料驱转件(130)用于使随所述回转驱转件(120)运动至所述进料口(810)上方的所述叉具支架(110)绕第一铰点转动,以拉动所述垃圾箱(100)向下倾转将盛装的垃圾倒入所述进料口(81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臂架(90)呈倒U型并绕设于所述驾驶室(82)外;
所述回转驱转件(120)设置于所述翻转臂架(90)的靠近安装端的一侧,且所述回转驱转件(120)的固定端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所述回转驱转件(120)的驱动端与所述翻转臂架(90)铰接;
所述下料驱转件(130)设置于所述翻转臂架(90)远离所述驾驶室(82)的一侧,且所述下料驱转件(130)的固定端与所述翻转臂架(90)铰接,所述下料驱转件(130)的驱动端与所述叉具支架(110)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臂架(90)包括两根相对设置且分设于所述驾驶室(82)两侧的翻转钩臂(91)、及连接两根所述翻转钩臂(91)的多根连接拉杆;
所述翻转钩臂(91)呈倒U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侧臂(911)、顶臂(912)及第二侧臂(913),所述第一侧臂(911)的自由端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所述第二侧臂(913)的自由端朝向所述第一侧臂(911)方向折弯收拢,所述叉具支架(110)与所述第二侧臂(913)的自由端铰接;
所述回转驱转件(120)包括对应两根所述翻转钩臂(91)设置的两个回转油缸,所述回转油缸的固定端与所述回转支撑座(70)铰接,所述回转油缸的驱动端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一侧臂(911)的内壁铰接;
所述下料驱转件(130)包括对应两根所述翻转钩臂(91)设置的两个下料油缸,所述下料油缸的固定端与对应设置的所述第二侧臂(913)的外壁铰接,所述下料油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叉具支架(110)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叉具支架(110)包括连接杆(111)、分别固定装设于所述连接杆(111)两端外圆上的叉刀(112)、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11)两端的连接凸座(113)、及分别铰接于对应的所述连接凸座(113)上的分离式轴座(114);
两把所述叉刀(112)用于分别插入所述垃圾箱(100)两侧以提取所述垃圾箱(100);
所述下料油缸的驱动端与对应设置的所述连接凸座(113)铰接;
所述翻转钩臂(91)的所述第二侧臂(913)的自由端与对应设置的所述分离式轴座(11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装式垃圾投料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箱(100)两侧各设有供对应设置的所述叉刀(112)插入的叉刀槽(50);
所述叉刀(112)的插入端用于由所述垃圾箱(100)上对应设置的所述叉刀槽(50)的一端插入后由所述叉刀槽(50)的另一端伸出,且所述叉刀(112)伸出所述叉刀槽(50)的部分设有外凸的防脱凸起(1120),以用于止挡所述垃圾箱(100)滑出所述叉刀(112)。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文赟覃军世凌君安苏云
申请(专利权)人:廖文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