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来源于其的外泌体的用于改善、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的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863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FNγ‑iMSC)的生产方法、包含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其培养物或从其分离的外泌体(IFNγ‑iMSC‑exo)作为有效成分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的药剂学组合物及用于预防或改善皮肤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在利用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的情况下,可提供相比于现有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得到改善的免疫调节功能的用于皮肤疾病的组合物及干细胞治疗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来源于其的外泌体的用于改善、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的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还在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的支持下通过课题编号NRF-2015K1A4A3046807完成,上述课题的研究管理专门机构为韩国研究财团,研究事业名为“海外优秀研究机构招商业务”,研究课题名为“峨山-明尼苏达移植创新中心”,主管机构为“首尔峨山医院”,研究时间为2015年09月01日~2021年08月31日。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5日向韩国专利厅提交且申请号为第10-2018-0001979号的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上述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插入于本说明书作为参照。本专利技术涉及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FNγ-iMSC)、其培养物和/或来源于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物的外泌体的用于改善、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的组合物。
技术介绍
以特异性湿疹周知的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为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疾病,众所周知,在全球范围内,在5~20%的儿童中发病。据报告,急性特异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与将以CD4+T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的皮肤渗透、免疫球蛋白E(IgE)及Th2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作为介导的Th2炎症反应相关。对于特异性皮炎,目前为止没有周知的直接具体治疗方法,急需研发用于治疗特异性皮炎的新的治疗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为具有可分化为骨、软骨及脂肪等的多能性的高增殖性的附着性细胞,以具有抗炎症及免疫调节能力而周知。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如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及分化抑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自然杀伤(naturalkiller,NK)细胞及巨噬细胞(macrophage)的免疫细胞的功能抑制等免疫抑制效果。最近,据报告,具有将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一同移植来增加造血干细胞的移植存活率的研究,在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arthritis,CIA)、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autoimmuneencephalomyelitis,EAE)、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败血症、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大肠炎、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的疾病中,间充质干细胞减少炎症并抑制自身免疫性过度反应。外泌体(Exosome)为由脂质双层构成的囊泡(vesicle),为向细胞外分泌细胞的物质的结构体。为了执行细胞间通讯(cell-cellcommunication)及干预细胞性免疫的功能性作用,外泌体起到输送(搬运)作为细胞中的生物分子的蛋白质、生物活性脂质及核糖核酸(RNA)(miRNA)的作用。这种外泌体还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的生物标记被研究,选择性渗透性高,能够透射分离脑脊髓液和血液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因此,还用于研发如特定药物的纳米载体(nanocarrier)的药物传递系统。另一方面,从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参与细胞间通讯,具有干细胞所具有的再生医学治疗功效,最近,积极进行如下的研究,即,不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本身,利用间充质干细胞所分泌的外泌体的多种疾病的治疗效果。本专利技术人努力研究研发利用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的特应性皮炎治疗剂。结果,相比于现有的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干扰素γ(IFN-γ)预处理的来源于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pluripotentstemcell,iPSC)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MSC)[IFNγ-iMSC]具有得到改善的抗炎活性,查明了上述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IFNγ-iMSC-exo)具有皮肤疾病的改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FNγ-iMSC]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或来源于其的外泌体(IFNγ-iMSC-derivedexosome,IFNγ-iMSC-exo)的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的药剂学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或来源于其的外泌体的用于预防或改善皮肤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从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其培养物中分离的外泌体。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从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的外泌体的生产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和/或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干细胞治疗剂。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产方法,包括在包含干扰素γ的细胞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iMSC)的步骤。本专利技术人努力研发抗炎活性得到强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结果,确认相比于现有的间充质干细胞,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得到改善的抗炎活性,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具有皮肤疾病的改善效果。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诱导多能干细胞”是指如下的细胞,即,在如体细胞的已分化的细胞诱导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返回至初始的未分化的状态,从而具有多能性(pluripotency)。上述脱分化可通过导入特定基因(例如,Sox2,c-Myc,Klf4,Oct-4等)来表达或注入在导入特定基因的上述细胞制备的脱分化诱导蛋白来诱导。上述多能性为能够分化为起源于构成生物体的3种胚层(germlayer),即,内胚层(endoderm)、中胚层(mesoderm)及外胚层(ectoderm)的组织或器官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包含来源于人、猴、猪、马、牛、羊、狗、猫、鼠、兔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诱导多能干细胞,优选地,为来源于人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在本说明书中,术语“间充质干细胞”是指具有能够分化为脂肪、软骨、骨、肌肉、皮肤、神经等的细胞的多能性(multipotent)的干细胞。上述间充质干细胞可从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或从骨髓、脂肪组织、脐带组织、脐带血、骨骼肌、外周血、润滑膜、羊水等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在包含干扰素γ的细胞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105 KR 10-2018-00019791.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生产方法,其包括在包含干扰素γ的细胞培养基中培养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扰素γ以1ng/ml至100ng/ml的浓度包含于细胞培养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培养执行6小时至48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在细胞外基质包被的培养容器中培养并分化诱导多能干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


5.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6.用于预防或治疗皮肤疾病的药剂学组合物,其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其培养物作为有效成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皮肤疾病选自: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银屑病。


8.用于预防或改善皮肤疾病的化妆品组合物,其包含利用干扰素γ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其培养物作为有效成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中所述皮肤疾病选自:特应性皮炎、接触性皮炎及银屑病。


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秀刘珍虎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峨山社会福祉财团蔚山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