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6289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尾翼,动力系统和固定机翼,固定机翼包括前墙,后墙,翼梁,蒙皮和翼肋以及桁条,翼肋设固定孔,固定机翼通过转动连接上翼梢和下翼梢,前墙、后墙和翼梁固定连接固定轴,前墙与翼梁之间的固定轴连接下转动套筒,后墙与翼梁之间的固定轴转动连接上转动套筒,转动套筒内设复位弹簧,上、下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上、下连接件,上、下连接件的连接上、下翼梢,上、下连接件底部设上、下转动腔,上、下转动腔内设上、下转动块,上、下转动块连接上、下钢丝,上、下钢丝连接动力系统,有效地改善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各种航程的作业,并且在无人机的燃油量低时进行续航,增加了无人机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
技术介绍
大展弦比机翼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巡航诱导阻力,从而实现改善飞机燃油效率和增加巡航航程。在飞行过程中机翼主要是用来产生升力的,而空气流经机翼上、下表面时就会产生翼尖涡而形成压力差。这个压差产生升力,但这个压差也在翼尖造成横向的自下而上、自外而内的涡流。翼尖涡带动空气,含有很大的能量,拖带在翼尖之后,形成可观的阻力。所以航程较远的时候选择使用翼梢挡住涡流,因此减小了飞机的诱导阻力。无人机在执行不同的任务频繁拆卸时翼梢繁琐,所以需要一对可以进行伸展操控的翼梢实现对于航程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后侧连接尾翼,所述机身内设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两侧安装有固定机翼,所述固定机翼包括前墙,后墙,翼梁,蒙皮和若干翼肋以及桁条,所述翼肋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碳杆,所述固定机翼通过转动装置连接转动翼梢,所述转动翼梢包括上翼梢和下翼梢,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前墙以及所述后墙和所述翼梁,所述前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下转动套筒,所述下转动套筒内设有下复位弹簧,实现下翼梢的复位,所述下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下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翼梢,所述下连接件底部设有下转动腔,所述下转动腔内设有下转动块,所述下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下钢丝,所述下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下翼梢位于固定机翼翼尖前下方,动力系统带动下钢丝从而带动下转动块移动,带动下连接件从而带动下翼梢转动,所述后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上转动套筒,所述上转动套筒内设有上复位弹簧,所述上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上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翼梢,所述上连接件顶部设有上转动腔,所述上转动腔内设有上转动块,所述上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上钢丝,所述上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所述上翼梢靠后一些,动力系统带动上钢丝从而带动上转动块移动,带动上连接件从而带动上翼梢转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翼梢后侧设有若干放电刷,及时放电,避免造成静电累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前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翼肋下方设有若干下限位孔,所述下钢丝位于所述下限位孔内,对下钢丝进行限位,避免钢丝与固定机翼内部结构造成缠绕,影响牵引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翼肋上方设有若干上限位孔,所述上钢丝位于所述上限位孔内,对上钢丝进行限位,避免钢丝与固定机翼内部结构造成缠绕,影响牵引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转动腔最高端低于所述固定轴的最低端,下移动块位于下转动套筒下方,有利于上转动件的转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转动腔最低端高于所述固定轴的最高端,上移动块位于上转动套筒上方,有利于下转动件的转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翼梢于所述下翼梢连接处设有防震层,降低上下翼梢复位时产生的这震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后侧连接尾翼,所述机身内设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两侧安装有固定机翼,所述固定机翼包括前墙,后墙,翼梁,蒙皮和若干翼肋以及桁条,所述翼肋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碳杆,所述固定机翼通过转动装置连接转动翼梢,所述转动翼梢包括上翼梢和下翼梢,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前墙以及所述后墙和所述翼梁,所述前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下转动套筒,所述下转动套筒内设有下复位弹簧,所述下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下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翼梢,所述下连接件底部设有下转动腔,所述下转动腔内设有下转动块,所述下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下钢丝,所述下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所述后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上转动套筒,所述上转动套筒内设有上复位弹簧,所述上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上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翼梢,所述上连接件顶部设有上转动腔,所述上转动腔内设有上转动块,所述上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上钢丝,所述上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无人机在进行中短途作业时,上下复位弹簧处于原始状态,上下钢丝处于松的状态,当需要进行远程作业或者飞机燃油量低时,动力系统拉动上下钢丝从而带动上下翼梢转动,上翼梢向上转动,下翼梢向下转动,并且可以分别控制上翼梢和下翼梢的转动角度,挡住涡流,因此减小了飞机的诱导阻力,改善了燃油效率,回复初始状态只需要动力系统缓慢松开上下钢丝,上下复位弹簧带动上下翼梢回复到初始位置,无人机继续进行作业。本技术操作简单可控,可以有效地改善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进行各种航程的作业,并且在无人机的燃油量低时进行续航,降低了事故的发生,增加了无人机的适用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身;2-尾翼;3-固定机翼;4-前墙;5-后墙;6-翼梁;7-蒙皮;8-翼肋;9-桁条;10-固定孔;11-转动翼梢;12-上翼梢;13-下翼梢;14-固定轴;15-下转动套筒;16-下连接件;17-下转动腔;18-下转动块;19-下钢丝;20-上转动套筒;21-上连接件;22-上限位孔;23-上转动腔;24-上转动块;25-上钢丝;26-放电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机身1后侧连接尾翼2,机身1内设有动力系统,机身1两侧安装有固定机翼3,固定机翼3包括前墙4,后墙5,翼梁6,蒙皮7和若干翼肋8以及桁条9,翼肋8设有固定孔10,固定孔10内安装有碳杆,固定机翼3通过转动装置连接转动翼梢11,转动翼梢11包括上翼梢12和下翼梢13,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轴14,固定轴14固定连接前墙4以及后墙5和翼梁6,前墙4与翼梁6之间的固定轴14转动连接下转动套筒15,下转动套筒15内设有下复位弹簧,实现下翼梢的复位,下转动套筒15固定连接下连接件16的一端,下连接件16的另一端连接下翼梢12,下连接件16底部设有下转动腔17,下转动腔17内设有下转动块18,下转动块18固定连接若干下钢丝19,下钢丝19连接动力系统,下翼梢位于固定机翼翼尖前下方,动力系统带动下钢丝从而带动下转动块移动,带动下连接件从而带动下翼梢转动,后墙5与翼梁6之间的固定轴14转动连接上转动套筒20,上转动套筒20内设有上复位弹簧,上转动套筒20固定连接上连接件21的一端,上连接件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后侧连接尾翼,所述机身内设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两侧安装有固定机翼,所述固定机翼包括前墙,后墙,翼梁,蒙皮和若干翼肋以及桁条,所述翼肋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碳杆,所述固定机翼通过转动装置连接转动翼梢,所述转动翼梢包括上翼梢和下翼梢,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前墙以及所述后墙和所述翼梁,所述前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下转动套筒,所述下转动套筒内设有下复位弹簧,所述下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下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翼梢,所述下连接件底部设有下转动腔,所述下转动腔内设有下转动块,所述下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下钢丝,所述下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所述后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上转动套筒,所述上转动套筒内设有上复位弹簧,所述上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上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翼梢,所述上连接件顶部设有上转动腔,所述上转动腔内设有上转动块,所述上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上钢丝,所述上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展弦比固定翼无人机,包括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后侧连接尾翼,所述机身内设有动力系统,所述机身两侧安装有固定机翼,所述固定机翼包括前墙,后墙,翼梁,蒙皮和若干翼肋以及桁条,所述翼肋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碳杆,所述固定机翼通过转动装置连接转动翼梢,所述转动翼梢包括上翼梢和下翼梢,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轴,所述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前墙以及所述后墙和所述翼梁,所述前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下转动套筒,所述下转动套筒内设有下复位弹簧,所述下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下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下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下翼梢,所述下连接件底部设有下转动腔,所述下转动腔内设有下转动块,所述下转动块固定连接若干下钢丝,所述下钢丝连接所述动力系统,所述后墙与所述翼梁之间的所述固定轴转动连接上转动套筒,所述上转动套筒内设有上复位弹簧,所述上转动套筒固定连接上连接件的一端,所述上连接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上翼梢,所述上连接件顶部设有上转动腔,所述上转动腔内设有上转动块,所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兴刘圃卓胡晓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兴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