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6098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及游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电动车。一种电动车车架,包括承载平台,以及转动连接在承载平台前端的操作杆,以及连接在操作杆下端部上用于固定连接双轮平衡车的连接机构;所述承载平台的后端至少安装有一个车轮,与前侧的双轮平衡车支承所述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前端部上连接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与承载平台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在摆正状态的轴向方向;所述操作杆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操作杆与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该电动车车架能够与双轮平衡车组合形成电动车,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让平衡车很轻松的转弯,包括原地转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车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电动车
本技术涉及交通及游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及具有该车架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平衡车又叫体感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DynamicStabilization)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是现代人用来作为代步工具、休闲娱乐的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的产物。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市场上的平衡车主要有无杆平衡车和有杆平衡车两大类,无杆平衡车具有操控灵活、可玩性高等特点,但由于采用电动平衡的原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传统的有杆电动平衡车或滑板车一般用于代步使用,缺少娱乐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将平衡车与滑板车、或将平衡车与卡丁车通过连接结构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具新功能的电动车产品,平衡滑板车或卡丁车可自由组合、拆分,组合后具有电动滑板车(或卡丁车)的安全、舒适特性,拆分后平衡车可正常使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同类产品,无论平衡车是作为前驱或者后驱,均无法单纯通过操作杆实现电动车加速、减速和转弯,例如:公开号为CN20756575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以电动平衡车为驱动力的分体式骑行车,包含电动平衡车,与电动平衡车相连接的车架,及连接车架的后轮;所述的车架包含一个连接电动平衡车的抱箍,一个一端连接抱箍、另一端连接车轮的底架,一个在底架前部设置的车把,及在底架后端设置的座椅;所述的底架包含一个水平“T”型架,其前上部设有连接车把的可折叠接头,后上部设有下鞍座支撑管及支撑杆,这种底架后端连接两只后轮。该方案结构中,平衡车和车架组合后,以电动平衡车为驱动轮,组成四轮车或三轮车,人们可以平稳安全地坐着通过双脚控制第一、第二脚踏板,使车辆行驶,把手不起控制作用;平衡车和车架分离后,电动平衡车可供用户站立其上单独使用。在实际使用中,站着控制两个脚踏板和坐着控制两个脚踏板,用户的用力大小、角度和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会影响组合后的电动车的操作方便性和使用舒适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动作。公开号为CN207510618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前驱漂移车架,它涉及平衡车领域,防撞调节杆固定在坐垫支撑架上,坐垫支撑架与防撞调节杆的连接处设置有前后调节螺母,坐垫支撑架上安装有坐垫,坐垫支撑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减震固定杆,减震固定杆上通过螺杆螺母固定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连接杆上,连接杆通过螺杆螺母固定在减震固定杆上,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杆螺母安装有后轮。该方案结构中,通过在车架前方安装前驱转向装置,可以实现不同角度的转向功能,但其操作扶手无法控制电动车前行和加减速,需要另外的控制机构实现,这样无疑会增加组合难度和车架成本,影响使用方便和舒适性。公开号为CN20704557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平衡车架,包括与平衡车固装的前车架以及可折叠的后车架,前车架包括车把以及设置在车把下方的固定座,固定座与平衡车固接;后车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车座、折叠架和后轮,折叠架包括主套管、连接杆、连接桥,车座设置在主套管的上方;连接桥的两端分别与主套管、车把枢接;连接杆的一端与主套管的下端枢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后轮连接;连接杆上设置有移动套,移动套连接一减震器,减震器与主套管的中部枢接。该方案结构中,采用把手前后摆动控制电动车前行和加减速,但其操作扶手无法控制电动车转向,需要双脚控制平衡车来实现转弯,这样会影响组合后的电动车的操作方便性和使用舒适性,也容易产生一些误动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车架,该电动车车架能够与双轮平衡车组合形成电动车(比如,电动滑板车\电动卡丁车),使用操作杆完成加速、减速、转弯的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更高的可玩性和安全性。并且相比于现有与平衡车连接的电动车车架,该车架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让平衡车很轻松的转弯,包括原地转弯,即该电动车车架操作更为方便。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该电动车具备上述电动车车架。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以及转动连接在承载平台前端的操作杆,以及连接在操作杆下端部上用于固定连接双轮平衡车的连接机构;所述承载平台的后端至少安装有一个车轮,与前侧的双轮平衡车支承所述承载平台;所述操作杆相对承载平台的前端部具有两个转动轴心,两个转动轴心的轴线分别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摆正状态轴向方向和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此处所指的平衡车车轮的摆正状态是指平衡车车轮朝向正前方的位置,即指平衡车前后运行过程中不产生转向的状态。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电动车车架,该电动车车架中的承载平台是作为载人平台使用,是供操作者站立或乘坐使用;操作杆是一方面作为操作者的手持部,用以保持平衡;另一方面操作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机构连接双轮平衡车,操作者通过操作杆控制双轮平衡车(车的动力部分),控制车子的前行、后退、加速、减速和转向,不再是依靠人体重心的改变控制车辆,对使用者的平衡感要求很低。承载平台后侧的车轮作为从动轮与与前侧的双轮平衡车支承所述承载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方案中的操作杆相对承载平台的转动设置是具有两个转动轴心,其中一个转动轴心的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摆正状态轴向方向,此方向上的转动可使操作杆相对承载平台略微前倾或略微后倾,所对应的操作者的动作是前推或后拉操作杆,用于控制车子的前行、后退、加速和减速。另一转动轴心的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此方向上的转动可使操作杆现象对承载平台左右摆动,所对应的操作者的动作是左右拉动操作杆,最终使双轮平衡车的左右两轮方向进行调整,控制车子的左右转向;而并非采用双轮平衡车本就具有的通过左右重力调节实现转动控制的功能。综上所述,该电动车车架能够与双轮平衡车组合形成电动车(比如,电动滑板车\电动卡丁车),使用操作杆完成加速、减速、转弯的操作,简单方便,具有更高的可玩性和安全性。并且相比于现有与平衡车连接的电动车车架,该车架中的操作杆具有两个转动方向分别控制前后和左右,从而可以让平衡很轻松的转弯,包括原地转弯,即该电动车车架操作更为方便。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平台前端部上连接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与承载平台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摆正状态轴向方向;所述操作杆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操作杆相对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在该附加技术方案中,采用转动部件实现上述操作杆相对承载平台在两个转动方向上的活动,操作杆及转动部件可以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摆正状态轴向方向转动,而操作杆则可相对转动部件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转动。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部件为套管,套管铰接在承载平台前端部上,操作杆的杆体穿过所述套管。该附加技术方案中,限定了转动部件具体为套管,采用套管时,操作杆的杆体穿过所述套管,而套管对于操作杆的杆体轴向配合长度足够,可保证操作杆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杆包括操作手柄、底座,以及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1),以及转动连接在承载平台(1)前端的操作杆(2),以及连接在操作杆(2)下端部上用于固定连接双轮平衡车(6)的连接机构(3);所述承载平台(1)的后端至少安装有一个车轮,与前侧的双轮平衡车(6)支承所述承载平台(1);所述承载平台(1)前端部上连接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与承载平台(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在摆正状态的轴向方向;所述操作杆(2)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操作杆(2)与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平台(1),以及转动连接在承载平台(1)前端的操作杆(2),以及连接在操作杆(2)下端部上用于固定连接双轮平衡车(6)的连接机构(3);所述承载平台(1)的后端至少安装有一个车轮,与前侧的双轮平衡车(6)支承所述承载平台(1);所述承载平台(1)前端部上连接有转动部件,转动部件与承载平台(1)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在摆正状态的轴向方向;所述操作杆(2)连接在所述转动部件上,操作杆(2)与转动部件的转动轴线平行于平衡车车轮的径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为套管(41),套管(41)铰接在承载平台(1)前端部上,操作杆(2)的杆体穿过所述套管(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2)包括操作手柄(22)、底座(21),以及用于连接操作手柄(22)、底座(21)的连接组件;所述操作手柄(22)的下端设有第一杆部(22a)穿设于套管(41)内,底座(21)的上端设有第二杆部(21a)穿设于套管(41)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依次穿过第一杆部(22a)和第二杆部(21a)的螺杆(23),以及与螺杆(23)连接固定的螺固部件(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第一箍段(31)和第二箍段(32),第一箍段(31)和第二箍段(32)首尾相连围合构成环状的锁紧箍,锁紧箍用于围合锁紧双轮平衡车车架中部上;第一箍段(31)与第二箍段(32)至少一端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佳伟孙新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骑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