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4554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包括底壳、上盖、驱动电机、齿轮组和输出轴,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可拆卸拼接成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组和所述输出轴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的安装部,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该电机总成传动结构稳定、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且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
技术介绍
电子锁体,即把智能锁的前置离合结构设置在锁体内,从而提高智能锁的安全性,随着电子锁体越来越广泛,电子锁体内的电机总成也出现不同的种类,电机总成一般包括驱动电机、传动机构、用于推动离合器的推杆和用于与推杆相连通的输出轴,传动组件使得输出轴的转速达到指定需求,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输出轴转动使得推杆完成离合器的控制,从而实现开锁和上锁操作。现有的电机总成结构设置不合理,例如有采用蜗轮蜗杆式,具体地,蜗轮蜗杆式的电机总成,利用蜗轮蜗杆的传动原理,用一根铁丝代替蜗轮,与电机主轴上的蜗杆配合工作,这种传动方式工作不稳定,存在铁丝可能脱离蜗杆的问题;也有采用齿轮减速箱式的电机总成,具体在锁体壳体设置减速箱,减速箱内容纳多个齿轮等零部件,使得整个结构复杂、拆装不便且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该电机总成传动结构稳定、结构简单、拆装维护方便且成本低廉。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包括底壳、上盖、驱动电机、齿轮组和输出轴,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可拆卸拼接成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组和所述输出轴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的安装部,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齿轮组包括依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安装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应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隔所述容纳腔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一体成型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齿轮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齿轮一体成型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相互平行且分别定位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输出轴上套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输出轴通过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侧部设有电机定位槽,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电机定位槽内,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并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壳上呈对角设置有第一螺纹座,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座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座,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三安装槽的侧部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可滑动设置有推杆组件,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滑动槽并与所述壳体的外壁相穿设,所述输出轴的正反转带动所述推杆组件沿所述滑动槽往复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滑动座和设置在所述滑动座侧部的推动杆,所述滑动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设置有插销,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开口槽,且所述输出轴上套设有导向弹簧,所述导向弹簧的伸缩方向与所述插销相互垂直,所述输出轴转动带动所述插销沿所述导向弹簧长度方向运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滑动槽的槽底设置有滑接凸筋,所述滑动座设置于所述滑接凸筋上。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电机总成的底壳和上盖可拆装设置形成壳体,使得整个装置拆装方便,形成的壳体能够容纳多个零部件,使得结构紧凑设置,同时,该电机总成将齿轮组设置在壳体内,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壳体内的安装部使得齿轮组设置稳定,而采用齿轮组的传动形式能够保证传动结构更加稳定,且上述结构取消了减速箱结构,壳体兼具了减速箱的功能,由此进一步简化结构并减少了智能锁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的爆炸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底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电机与齿轮组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装配后其中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装配后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壳;11、第一挡板;12、第一螺纹座;2、上盖;21、第二挡板;22、第二螺纹座;3、驱动电机;4、齿轮组;41、第一齿轮;42、第二齿轮;43、第三齿轮;5、输出轴;6、第一传动齿轮;7、第二传动齿轮;8、推杆组件;81、滑动座;82、推动杆;83、插销;84、导向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包括底壳1、上盖2、驱动电机3、齿轮组4和输出轴5,需要指出的是,输出轴5配合推杆组件8从而实现离合器的控制,输出轴5通过齿轮组4实现低转速,从而满足需求,至于输出轴5如何控制离合器在此不予以限定,现有的智能锁中有输出轴5通过联动件与离合器相连接的结构,现有离合器联动结构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机总成中,所述底壳1和所述上盖2可拆卸拼接成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3、所述齿轮组4和所述输出轴5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4的安装部,所述齿轮组4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电机3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组4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4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5传动连接,底壳1和上盖2可拆装设置,形成的壳体能够容纳上述多个零部件,同时,该电机总成将齿轮组4设置在壳体内,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简单,而采用齿轮组4的传动形式能够保证传动结构更加稳定,且上述结构取消了减速箱结构,壳体兼具了减速箱的功能,由此进一步简化结构并减少了成本。基于以上技术方案,电机总成的底壳1和上盖2可拆装设置形成壳体,使得整个装置拆装方便,形成的壳体能够容纳多个零部件,使得结构紧凑设置,同时,该电机总成将齿轮组4设置在壳体内,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壳体内的安装部使得齿轮组4设置稳定,而采用齿轮组4的传动形式能够保证传动结构更加稳定,且上述结构取消了减速箱结构,壳体兼具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上盖、驱动电机、齿轮组和输出轴,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可拆卸拼接成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组和所述输出轴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的安装部,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上盖、驱动电机、齿轮组和输出轴,所述底壳和所述上盖可拆卸拼接成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纳腔,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齿轮组和所述输出轴均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齿轮组的安装部,所述齿轮组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轴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依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安装部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和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上设置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挡板,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挡板相对应的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分隔所述容纳腔形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和所述第三安装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一体成型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齿轮一体成型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三齿轮一体成型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和所述第三转轴相互平行且分别定位穿设于所述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智能锁的电机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套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所述第一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汉标王妙玉童威云黄安川梁伟浩夏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徕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