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321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包括上模、下模、进液管和出液管,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模腔,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下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进液管另一端连接有双向循环泵,双向循环泵与控制器电连接,出液管与双向循环泵之间设置有散热箱,散热箱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S型水道,散热箱外部设置有散热片,双向循环泵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分别连接散热箱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出液管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连接散热箱另一侧的下部和上部,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为单向水管,保证注塑产品冷却均匀,便于散热且散热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塑胶注塑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着注塑模具生产效率和塑件质量,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决定着冷却时间,而注塑模具的冷却时间约占整个注塑循环周期的2/3。一个完善的冷却系统能显著的减少冷却时间,从而提高注塑模具生产效率。塑胶注塑模具型腔的冷却是由在定模板上的冷却水道来完成的。目前工厂对注塑模的冷却只是通过泵体使水从模具一端流经模具内部而后从模具另一端流出,虽然对水循环利用,但是水从模具出来后吸收了大量的热量,在模具外侧经过简单的处理后又被水泵吸入到模具中进行吸热,水中的热量没有完全散发出去,造成吸热量少,进而导致模具降温速度慢,同时进水端温度始终低于出水端,冷却温差较大,对模具造成极大的损伤,同时导致工作效率低,容易生产废件,有鉴于此设计一种便于散热,散热效果好的注塑模具冷却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注塑产品冷却均匀,便于散热且散热效果好的注塑模具冷却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模腔,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下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另一端连接有双向循环泵,所述双向循环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液管与双向循环泵之间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S型水道,所述散热箱外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双向循环泵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分别连接散热箱一侧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出液管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连接散热箱另一侧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为单向水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有模腔,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与所述下模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进液管另一端连接有双向循环泵,所述双向循环泵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出液管与双向循环泵之间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S型水道,所述散热箱外部设置有散热片,所述双向循环泵通过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分别连接散热箱一侧的上部和下部,所述出液管通过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分别连接散热箱另一侧的下部和上部,所述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为单向水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为散热箱向下模方向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为下模向散热箱方向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波丁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博奥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