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4138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根据微能网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能够实现对不同转供过程的优化,从而确定微能网群的优化方案,实现微能网群多种能源转供优化,提高微能网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优化
,特别是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energysystem,IES)建设的不断深入,不同形式的能源相互耦合,解决能源短缺、促进节能减排、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IES可充分发挥各种能源的产能特征、多能互济、梯级利用等分布式供能优势,以电能为各种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的转换枢纽能源,形成密集型能源交互的大型IES。微能网是一个集能源互联、转化、耦合、存储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型综合能源供应系统,也是IES的基本单位和重要组成部分。微能网以配电、配气、供热/冷等多种供能系统耦合互联形成,与外部能源集线器之间实现能源的多能互济和就地消纳。针对用户用能的需求特点和本地资源条件,微能网可实现分布式能源生产的互补、能源梯级利用和高效运行。目前,关于微能网的研究已引起国内外相关工作者的关注,但现有技术对微能网优化运行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个微能网进行建模优化,而微能网之间通过能源集线器实现互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能源网络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因此有必要研究针对多个互联微能网即微能网群的优化运行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实现多种能源转供优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所述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可选的,所述微能网至少包括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分别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所述第一环节,和/或,所述第二环节包括供给环节、传输环节、储能环节和消耗环节中的一种。可选的,所述第一环节为所述传输环节,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联合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包括:根据电转气系统、电热锅炉、燃气锅炉和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能量转换建立所述第一环节模型。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分别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还包括:将所述微能网至少包括的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进行组合以获得所述微能网模型。可选的,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包括: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单个微能网内的转供优化总成本构建内部目标函数,以及;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微能网群之间的转供优化总成本构建外部目标函数。可选的,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还包括:基于所述控制参数建立不同的转供过程的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可选的,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约束条件求解不同的转供过程的目标函数以获得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参数确定模块,用于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建模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参数构建目标函数;解析模块,用于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信息传递的实现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的方法的步骤。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根据微能网模型的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能够实现对不同转供过程的优化,从而确定微能网群的优化方案,实现微能网群多种能源转供优化,提高微能网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微能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所述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根据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从而能够实现对不同转供过程的整体优化,提高微能网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能力,提高微能网群的运行效率。可选的,所述微能网至少包括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分别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所述第一环节,和/或,所述第二环节包括供给环节、传输环节、储能环节和消耗环节中的一种。可选的,所述第一环节为所述传输环节,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联合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包括:根据电转气(P2G)系统、电热锅炉、燃气锅炉和冷热电联产(CCHP)系统的能量转换建立所述第一环节模型。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分别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还包括:将所述微能网至少包括的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进行组合以获得所述微能网模型。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对单个微能网进行详细建模,微能网共由4个环节组成,分别是供给环节、传输环节、储能环节和消耗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采用能源集线器对上述环节进行建模,最后将四个部分的模型进行抽象和集成,从而得到最终的微能网模型。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为了不失一般性,本实施例中,传输环节建模过程中同时考虑P2G系统、电热锅炉、燃气锅炉和CCHP这4种能源转换装置来建立传输环节模型。在确定微能网模型后,本实施例中,通过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具体的,在需求侧中,由于“电-热-气”的负荷配比不均衡,以及“电-热-气”的多能负荷特性(如高位负荷错峰、峰谷差等特性)差异较大,使得微能网之间具备多能互济、多能互供的协调运行模式,由此,在本实施例中,为充分挖掘微能网之间协调优化的巨大潜力,在协调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微能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电-热-气”能源转换装置和“电-热-气”储能元件的能源生产能力,通过与上级外部能源集线器的协调,实现多能的转供优化。由此本实施例中,将转供过程分为2部分:1)微能网“内部”互济;2)微能网与外部能源集线器之间“协同”互济。对于“内部”互济,是从微能网内解决某种“特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n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n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所述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能网群能源转供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基于不同的转供过程分别构建目标函数;
求解所述目标函数以获得所述微能网的优化控制参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能网至少包括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所述通过预先构建的微能网模型确定对应的控制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分别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所述第一环节,和/或,所述第二环节包括供给环节、传输环节、储能环节和消耗环节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节为所述传输环节,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联合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包括:
根据电转气系统、电热锅炉、燃气锅炉和冷热电联产系统的能量转换建立所述第一环节模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分别建立所述微能网模型,还包括:
将所述微能网至少包括的所述第一环节和所述第二环节进行组合以获得所述微能网模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杰徐韬李哲周婧婧吴高翔杨龙杰王强钢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