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海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4005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在称重轨道的两个支点之间距两个支点等距离设置两个测重点,测重点设在轨道的侧面水平向的中心轴线上,在测重点表面上附着一层非晶态合金薄膜层,在非晶态合金薄膜层外固定有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采用三磁极“E”型整体铁芯,中间磁极绕有励磁线圈,两端磁极绕有测量线圈,两测量线圈正向串连,传感器的中间磁极对准轨道侧面水平向的中心轴线,两端磁极在上述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传感器与中心轴线之间的交角为135±1°或45±1°,通过检测测量线圈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从而测量出轨道所受力的大小。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传感器信号强,工作可靠;适应室外恶劣工作环境,使用寿命长;灵敏度高,响应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运输货物进行测重的设备,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在铁路、矿山、港口、电力、冶金等广泛采用轨道运输的行业,对运输货物进行测重的设备称为轨道衡。轨道衡的作用不仅是计量,它还具有防止运输车辆偏载、超载,保障运输安全等功能。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的轨道衡为无坑基动态轨道衡,它是利用传感器测量普通钢轨或经过特制的钢轨在车辆通过时的变形量来实现称重的系统。这种动态称重轨完全不要基坑和秤台,不改变原有轨下基础,所以安装方便快捷。另外,它称量时不断轨,速度高,不计量时不限速。但是,这种动态轨道衡要求称重系统的传感器应具有信号强、可靠性高、结构坚固、寿命长、适应室外恶劣工作环境等特点。 在以测量轨道变形为核心的无坑基动态轨道衡中,主要采用电阻应变片压式传感器和塞孔式剪力传感器。电阻应变片有较高的测试灵敏度和精度,但要将应变片长期牢固地粘贴于钢轨上依然是一个难题。塞孔式传感器信号强、可靠性高、结构坚固,寿命长(不少于500万次),能适应室外恶劣工作环境,但由于轨道变形时,应力先要穿过磁芯柱,才能使其磁导率发生变化,所以这种传感器响应慢,限制了被测车辆车速的提高。另外,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轨道动态称重方法,在称重轨道(3)的两个支点之间距两个支点等距离设置两个测重点,测重点设在轨道(3)的侧面水平向的中心轴线上,其特征在于:在测重点表面上附着一层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在非晶态合金薄膜层(1)外固定有传感器(2),所述的传感器(2)采用三磁极“E”型整体铁芯,中间磁极绕有励磁线圈,两端磁极绕有测量线圈,两测量线圈正向串连,传感器(2)的中间磁极对准轨道(3)侧面水平向的中心轴线,两端磁极在上述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传感器(2)与中心轴线之间的交角为135±1°或45±1°,通过检测测量线圈输出电压的变化量,从而测量出轨道(3)所受力的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海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