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607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包括用于输入气相射流的气体供给系统、用于输入颗粒的螺旋给料系统、流化反应器以及微波监测装置;所述流化反应器底部侧壁设有喷嘴,顶部设有给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喷嘴连接气体供给系统,所述给料口连接给料系统,出料口处设有两个微波监测装置;所述流化反应器内部的中轴线处设有搅拌桨,搅拌桨在搅拌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搅拌桨上设有多层叶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微波探测器实时监视出口固体颗粒浓度,使得本装置出口气固混合物浓度均匀且稳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螺旋进料和搅拌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大颗粒的添加,同时能够实现小尺寸的固体颗粒浓度的稳定可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多相流测试领域。
技术介绍
在气固两相射流中,固体颗粒的浓度是影响气固湍流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中,示踪粒子的添加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在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方法主要为螺旋加料法和气力输送法。螺旋加料法,是采用螺旋加料器直接将固体颗粒压至气体射流的管路中,当添加的固体颗粒尺寸较小(<20μm)时,会出现螺旋给料器空转、颗粒结块,同时由于气相射流中的气压较高,在螺旋给料过程中出现颗粒逆向流动等现象。气力输送法,是气体流经固定量的储藏室,一定的固体颗粒被气体携带形成气固射流。该方法使用范围较小,仅针对微米级的细微颗粒效果较好,同时颗粒浓度不易控制。因此,在气相射流中稳定可控地添加固体颗粒一直是气固两相流测试领域内的难点和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混合充分、测量精度高的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及方法。技术方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气相射流的气体供给系统、用于输入颗粒的螺旋给料系统、流化反应器(4)以及微波监测装置;所述流化反应器(4)底部侧壁设有喷嘴(3),顶部设有给料口(15)和出料口(14);所述喷嘴(3)连接气体供给系统,所述给料口(15)连接给料系统,出料口(14)处设有两个微波监测装置,每个检测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10)和设于发生器后端的微波接收器(11);所述流化反应器(4)内部的中轴线处设有搅拌桨(5),搅拌桨在搅拌电机(9)的驱动下旋转,搅拌桨(5)上设有多层叶片(13),叶片(13)截面呈向上弯曲的弧形,每层叶片转速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入气相射流的气体供给系统、用于输入颗粒的螺旋给料系统、流化反应器(4)以及微波监测装置;所述流化反应器(4)底部侧壁设有喷嘴(3),顶部设有给料口(15)和出料口(14);所述喷嘴(3)连接气体供给系统,所述给料口(15)连接给料系统,出料口(14)处设有两个微波监测装置,每个检测装置包括微波发生器(10)和设于发生器后端的微波接收器(11);所述流化反应器(4)内部的中轴线处设有搅拌桨(5),搅拌桨在搅拌电机(9)的驱动下旋转,搅拌桨(5)上设有多层叶片(13),叶片(13)截面呈向上弯曲的弧形,每层叶片转速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3)水平方向的长度自上而下先减小再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3)至少设有6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层叶片(13)的转速自上而下依次递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入口与流化反应器中轴线连线所在平面与竖直平面具有一定夹角,该夹角为β,使得射流在流化反应器内形成旋流;所述叶片旋转方向与该旋流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相射流中添加固体颗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β取值为30°~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靖周孙文静单勇谭晓茗王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