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注浆
,具体涉及一种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在岩土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含裂隙、节理、断层的岩体,这些岩体的渗透性和稳定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据统计,我国70%煤炭资源属于深层埋藏,随着浅层煤炭资源日益减少,开采深部煤炭势在必行。但是深度开采面临的地质环境更加复杂,开采难度也更大,其中,深度开采中存在的“三高一扰动”现象诱发底板承压裂隙含水层突水是众多关键问题之一,造成的水害事故严重制约开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矿井水害问题,现阶段主要采用的防护措施大致分为两类,“疏干降压、深度强排”和“注浆改造、帷幕截流”。其中,“强排”可以根除水患,但是工程耗资大,严重制约经济效益。另外,随着我国煤炭主要开采区西移,地下水资源也显得尤为珍贵,“强排”将严重破坏地下水环境。而“注浆改造”则是事先向煤层底板承压裂隙含水层中注入浆液,改善煤层底板结构性能,降低渗透率,阻断地下水对含水层的补给,从而达到加固、防渗的目的,提高煤层底板整体的强度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水注浆平台、注水系统、注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n所述驱水注浆平台包括裂隙平板以及用于放置裂隙平板的底座(10),所述裂隙平板包括两个板,其中一个板朝向另一个板的一侧刻画有裂隙网络(6),两个板之间固定连接,且于边缘处密封;刻画有裂隙网络(6)的板两端对应设置有注水孔(4)和注浆孔(3),且沿裂隙网络(6)延伸方向均布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孔(8);/n所述注水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压缩机(11)、储水罐(16)、第一注气管路(15)以及注水管路;第一空气压缩机(11)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2),第一注气管路(15)两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水注浆平台、注水系统、注浆系统以及数据采集系统;
所述驱水注浆平台包括裂隙平板以及用于放置裂隙平板的底座(10),所述裂隙平板包括两个板,其中一个板朝向另一个板的一侧刻画有裂隙网络(6),两个板之间固定连接,且于边缘处密封;刻画有裂隙网络(6)的板两端对应设置有注水孔(4)和注浆孔(3),且沿裂隙网络(6)延伸方向均布若干个压力传感器孔(8);
所述注水系统包括第一空气压缩机(11)、储水罐(16)、第一注气管路(15)以及注水管路;第一空气压缩机(11)上设置有第一压力表(12),第一注气管路(15)两端分别连通第一空气压缩机(11)和储水罐(16),所述第一注气管路(15)上依次设置有第一稳压阀(13)以及第一控气阀门(14);所述注水管路两端分别连通储水罐(16)和裂隙平板上的注水孔(4),所述注水管路包括主管路(17)和支管路(18),所述主管路(17)上依次设置有注水压力表(20)、第一控水阀门(19)、第二控水阀门(21)以及单向流量计(22),所述支管路(18)并联于设置有第二控水阀门(21)和单向流量计(22)的主管路(17)段,所述支管路(18)上设置有第三控水阀门(23);
所述注浆系统包括第二空气压缩机(25)、储浆罐(30)、第二注气管路(29)以及注浆管路(31);第二空气压缩机(25)上设置有第二压力表(26),所述第二注气管路(29)两端分别连通第二空气压缩机(25)和储浆罐(30),所述第二注气管路(29)上依次设置有第二稳压阀(27)以及第二控气阀门(28);所述注浆管路(31)两端分别连通储浆罐(30)和裂隙平板上的注浆孔(3),所述注浆管路(31)上依次设置有控浆阀门(32)和注浆压力表(33);
所述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计算机(40)、记录仪(39)、设置于注水管路主管路(17)上的单向流量计(22)以及设置于裂隙平板压力传感器孔(8)中的压力传感器(41),所述单向流量计(22)与压力传感器(41)分别与记录仪(39)电连接,所述记录仪(39)与计算机(40)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下方还安装有用于调节裂隙平板与地面之间角度的角度调节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9)角度调节范围为0°-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系统还包括一供浆系统,所述供浆系统包括用于盛装浆液的储浆桶(34)以及用于连通储浆桶(34)与储浆罐(30)的供浆管路(42),所述供浆管路(42)上设置有供浆阀门(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承压裂隙含水层可视化注浆驱水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浆罐(30)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器(37)以及用于驱动搅拌器(37)旋转搅拌浆液的搅拌电机(38)。
6.使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承压裂隙含水层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卫群,胡洋,綦达超,高坤,马天然,谢珺河,方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