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403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属于压力调节的技术领域。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包括调节阀、固定容积容器、排气阀以及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调节阀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气源、固定容积容器以及供应端连接,通过调节阀开启气源为固定容积容器充气的通道或切换至开启固定容积容器为供应端供气的通道,且通过控制调节阀开启固定容积容器为供应端供气的通道的持续时间,实现压力调节和流量创建,使得排入供应端的气体量由调节阀开启通道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压力和流量调节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行业对于压力调节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精确的压力调节作为核心环节,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使用压力调节的行业包括了医疗器械行业,特别是在内窥镜外科手术过程中,需要维持吹入法压力和流量。但是,现有的设备或结构往往是使用基于孔口和大量传感器的模拟压力调节器来检测流量,如美国专利US4207887,公开了一种使用模拟压力调节器来实现吹入法压力和流量调节的结构,参见附图1,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模拟压力调节器来实现吹入法压力和流量调节的结构图,包括了设置管路上的模拟压力调节器8、带有体积容器排气阀的体积容器,通过模拟压力调节器8控制压力并检测流量。同时,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模拟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图,公开了一种现有的模拟压力调节器8,为两阶段压力调节器,包括第一阶段调节结构81和第二阶段调节结构82,且第一阶段调节结构81和第二阶段调节结构82之间设置有连通口83,第一阶段调节结构81包括第一阶段阀体811和第一阶段调节螺丝812,第二阶段调节结构82包括第二阶段阀体821和第二阶段调节螺丝822,且第一阶段阀体811和第二阶段阀体821通过连通口83连通,同时,第一阶段阀体811还设置有流入口813,第二阶段阀体821还设置有流出口823,同时,第一阶段阀体811内且位于流入口813和连通口83之间设置有带第一阶段孔口814的隔挡,第二阶段阀体821内且位于连通口83和流出口823之间设置有带第二阶段孔口824的隔挡,同时第一阶段调节螺丝812的一端伸入第一阶段阀体811内并弹性连接有一与第一阶段孔口814配合的活塞84,第二阶段调节螺丝822的一端伸入第二阶段阀体821内并连接有一与第二阶段孔口824配合的活塞84,通过调节第一阶段调节螺丝812和第二阶段调节螺丝822实现对第一阶段孔口814和第二阶段孔口824大小的调节,从而实现对压力和流量的控制。因此,上述通过模拟压力调节器来控制压力和流量的结构不仅笨重,还使得调节压力受到孔口孔径大小的限制,导致最大输出流量受到模拟压力调节器的限制,存在限制性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以设置调节阀,从而在关闭调节阀的时候来连接气源和固定容积容器,而在打开调节阀的时候来连接固定容积容器和供应端,通过调节阀的反复切换来逐渐增加供应端的压力,实现压力的调节和流量的创建,且排入供应端的气体量也由调节阀的开启持续时间控制,且持续时间根据供应端压力和设备最大所需流速计算。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一固定容积容器;一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连接气源、所述固定容积容器,且所述调节阀的一输出端连接至供应端,所述调节阀用于向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充入气体,和/或用于从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向所述供应端输出气体;一排气阀,优选的为排气二通阀,所述排气二通阀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和大气之间,用于降低所述供应端的压力;在另一种情况下,排气阀也可以是一接口被堵住的三通阀;一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固定容积容器的瞬时压力;以及一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供应端的瞬时压力。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所述调节阀为调节三通阀。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所述调节阀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其中,所述气源和所述固定容积容器通过所述第一二通阀相连,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和所述供应端通过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还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气源和所述调节阀之间。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还包括压力安全释放阀,所述压力安全释放阀设置于所述压力调节器和所述调节阀之间。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还包括供应端压力释放阀,所述供应端压力释放阀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和所述供应端之间。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所述调节阀和所述排气二通阀均为电磁阀。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一个节流孔形成于所述调节三通阀和所述供应端之间。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一个节流孔形成于所述调节三通阀和所述供应端之间,且所述节流孔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之前与所述供应端相连通。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所述调节阀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调节阀串联连接,且每一所述调节阀均连接有一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即具有多个所述调节阀和对应的多个所述固定容积容器。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所述调节阀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调节阀串联连接,且每一所述调节阀均与同一所述固定容积容器连接,即具有多个所述调节阀和一个所述固定容积容器。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所述排气二通阀为常闭阀。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还包括一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调节阀和所述排气二通阀上。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通过由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随时间推移发生的变化来计算输送的气体的体积和流量。上述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中,其中,输送的气体的总体积通过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测得的压力变化计算出的增量体积进行积分来估算。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上述的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通过在气源和固定容积容器之间设置调节阀,使得可通过打开调节阀开启气源给固定容积容器充气的通道或切换至通过打开调节阀来开启固定容积容器为供应端供气的通道,通过控制调节阀开启固定容积容器为供应端供气的通道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来控制供应端的压力和流量,且排入供应端的气体量由调节阀开启通道的持续时间和频率控制。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使用模拟压力调节器来实现吹入压力和流量调节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模拟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的示意图;图4说明了使用两个二通阀配置为调节三通阀的情况;图5说明了体积计算。附图中:1、气源;2、压力调节器;3、调节三通阀;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3、第三接口;34、固定容积容器;4、供应端;5、排气二通阀;6、压力安全释放阀;7、供应端压力释放阀;8、模拟压力调节器;81、第一阶段调节结构;82、第二阶段调节结构;83、连通口;84、活塞;811、第一阶段阀体;812、第一阶段调节螺丝;813、流入口;814、第一阶段孔口;821、第二阶段阀体;822、第二阶段调节螺丝;823、流出口;824、第二阶段孔口;9、第一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3至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固定容积容器;/n一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连接气源、所述固定容积容器,且所述调节阀的一输出端连接至供应端,所述调节阀用于向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充入气体,和/或用于从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向所述供应端输出气体;/n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和大气之间,用于降低所述供应端的压力;/n一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固定容积容器的瞬时压力;以及/n一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供应端的瞬时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容积容器;
一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连接气源、所述固定容积容器,且所述调节阀的一输出端连接至供应端,所述调节阀用于向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充入气体,和/或用于从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向所述供应端输出气体;
一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于所述输出端和大气之间,用于降低所述供应端的压力;
一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固定容积容器的瞬时压力;以及
一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供应端的瞬时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调节三通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二通阀和第二二通阀,其中,所述气源和所述固定容积容器通过所述第一二通阀相连,所述固定容积容器和所述供应端通过所述第二二通阀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设置于所述气源和所述调节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力安全释放阀,所述压力安全释放阀设置于所述压力调节器和所述调节阀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维持吹入压力和流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应端压力释放阀,所述供应端压力释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姆斯·门罗·达文波特约翰·伦纳德·卡波维奇黄延平瓦苏戴夫·南巴坎姆
申请(专利权)人:维景医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