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43403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技术领域,包括若干组并联的气体回收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包括依次串连的气体压力容器、手动阀、智能型防爆压力变送器和高压电磁阀,所述气体压力容器上设有并联连接的氮气阀,所述高压电磁阀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残气排放阀和控制阀甲,控制阀甲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控制阀乙和控制阀丙,控制阀乙输出端依次设有串连的过滤器甲和油环真空泵,利用高压电磁阀控制阀乙和控制阀丙,有效回收有毒有害气体,对可燃气体可以充分的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储存,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其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

技术介绍
盛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压力容器中在清洗、检验检测和气体置换时,容器内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需要排空。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方法是进行简单的排空处理方式,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部分可燃气体无法充分利用造成能源丧失,有毒有害气体破坏了环境、污染了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包括若干组并联的气体回收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包括依次串连的气体压力容器、手动阀、智能型防爆压力变送器和高压电磁阀,所述气体压力容器上设有并联连接的氮气阀,所述高压电磁阀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残气排放阀和控制阀甲,控制阀甲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控制阀乙和控制阀丙,控制阀乙输出端依次设有串连的过滤器甲和油环真空泵,油环真空泵输出端和控制阀丙输出端均与低压缓冲罐连通,低压缓冲罐输出端设有依次连通的过滤器乙、天然气中压压缩机和中压存储罐,所述残气排放阀输出端设有残气测量仪。优选地,所述气体压力容器与氮气阀之间设有氮气单向阀。优选地,所述残气测量仪输出端设有排空管。优选地,所述中压存储罐的输出端设有阻火器,阻火器输出端与燃烧器连通。优选地,所述中压存储罐为2.5MPa压力罐。优选地,所述低压缓冲罐为0.6MPa压力罐。优选地,所述低压缓冲罐和中压存储罐顶端均设有安全阀和电接点压力表、底端均设有排污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油环真空泵对气体压力容器中的可燃气体进行抽取,当浓度小于规定值时,对气体压力容器进行充氮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残气测量仪检测后进行排空,由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气体浓度大幅降低,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空气污染;利用高压电磁阀控制阀乙和控制阀丙,有效回收残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对可燃气体可以充分的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储存,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气体压力容器;2、智能型防爆压力变送器;3、残气测量仪;31、排空管;4、过滤器甲;5、油环真空泵;6、低压缓冲罐;7、过滤器乙;8、天然气中压压缩机;9、中压存储罐;10、阻火器;11、手动阀;12、氮气阀;121、氮气单向阀;13、高压电磁阀;14、残气排放阀;15、控制阀甲;16、控制阀乙;17、控制阀丙。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包括若干组并联的气体回收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包括依次串连的气体压力容器1、手动阀11、智能型防爆压力变送器2和高压电磁阀13,所述气体压力容器1上设有并联连接的氮气阀12,所述高压电磁阀13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残气排放阀14和控制阀甲15,控制阀甲15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控制阀乙16和控制阀丙17,控制阀乙16输出端依次设有串连的过滤器甲4和油环真空泵5,油环真空泵5输出端和控制阀丙17输出端均与低压缓冲罐6连通,低压缓冲罐6输出端设有依次连通的过滤器乙7、天然气中压压缩机8和中压存储罐9,所述残气排放阀14输出端设有残气测量仪3。所述气体压力容器1与氮气阀12之间设有氮气单向阀121。所述残气测量仪3输出端设有排空管31。所述中压存储罐9的输出端设有阻火器10,阻火器10输出端与燃烧器连通。所述中压存储罐9为2.5MPa压力罐。所述低压缓冲罐6为0.6MPa压力罐。所述低压缓冲罐6和中压存储罐9顶端均设有安全阀和电接点压力表、底端均设有排污阀。工作时,结合计算机软件编程程序使用,将带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A、B、C、D四个气体压力容器1依次接入管路系统中,依次打开气体压力容器1上的手动阀11,带有电压力传感装置的高压电磁阀13测取气体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启动数据采集传输给测试程序,计算机程序自动比对气体压力容器1中的压力,如果检测到气体压力容器1中有压力,则管路中的高压电磁阀13同时打开,如果检测到某气体压力容器1中没有压力,则该气体压力容器1对应的高压电磁阀13由系统控制处于关闭状态不能打开。高压气体经过汇流排进入到管线中。在计算机程序在比对过程中,在低压缓冲罐6上安装带有电压力传感装置的控制阀丙17,在比对程序中加入低压缓冲罐6的压力与气体压力容器1之间的压力比对,由计算机完成带有电压力传感装置的高压电磁阀13与带有电压力传感装置的控制阀丙17之间的比对工作,若气体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高于低压缓冲罐6内的压力,则开启控制阀丙17,将气体压力容器1内的气体排放到低压缓冲罐6中;当气体压力容器1内的压力与低压缓冲罐6内的压力达到平衡后,控制阀丙17关闭,同时控制阀乙16打开,程序设置开启油环真空泵5,将气体压力容器1内剩余的气体经过过滤器甲4抽入低压缓冲罐6;当处理的气体压力容器1压力达到规定的真空度(-0.095MPa)后,关闭电磁阀6,油环真空泵5停机工作。此时打开氮气阀12,将0.7MPa低压氮气与对接的气体压力容器1进行氮气置换,置换的压力控制在0.6MPa范围内,置换完后,关闭氮气阀12,打开残气排放阀14,将置换后的氮气与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混合气体通过排空管31,直接排放入大气中。与氮气的混合气体排放完成后,带有电压力传感装置的高压电磁阀13测得压力为零时,关闭接入的所有气体压力容器1的高压电磁阀13,拆卸接入的气体压力容器1,进入下一个循环。当低压缓冲罐6压力接近达到油环真空泵5排气压力时自动启动天然气中压压缩机8将低压缓冲罐6中的气体压缩至中压存储罐9储存。对于可燃气体的中压存储罐9通过阻火器10与燃烧器(锅炉)相联,接入锅炉内进行燃烧,实现残气回收利用。当气体为有毒有害气体时,可收集于储气罐储存。利用油环真空泵5对气体压力容器1中的可燃气体进行抽取,当浓度小于规定值时,对气体压力容器1进行充氮处理,处理后的气体通过残气测量仪3检测后进行排空,由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的气体浓度大幅降低,可以大大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保护了环境,避免了空气污染;利用高压电磁阀13控制阀乙16和控制阀丙17,有效回收残余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对可燃气体可以充分的利用,避免能源浪费,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储存,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并联的气体回收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包括依次串连的气体压力容器(1)、手动阀(11)、智能型防爆压力变送器(2)和高压电磁阀(13),所述气体压力容器(1)上设有并联连接的氮气阀(12),所述高压电磁阀(13)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残气排放阀(14)和控制阀甲(15),控制阀甲(15)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控制阀乙(16)和控制阀丙(17),控制阀乙(16)输出端依次设有串连的过滤器甲(4)和油环真空泵(5),油环真空泵(5)输出端和控制阀丙(17)输出端均与低压缓冲罐(6)连通,低压缓冲罐(6)输出端设有依次连通的过滤器乙(7)、天然气中压压缩机(8)和中压存储罐(9),所述残气排放阀(14)输出端设有残气测量仪(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组并联的气体回收装置,气体回收装置包括依次串连的气体压力容器(1)、手动阀(11)、智能型防爆压力变送器(2)和高压电磁阀(13),所述气体压力容器(1)上设有并联连接的氮气阀(12),所述高压电磁阀(13)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残气排放阀(14)和控制阀甲(15),控制阀甲(15)输出端设有并联连接的控制阀乙(16)和控制阀丙(17),控制阀乙(16)输出端依次设有串连的过滤器甲(4)和油环真空泵(5),油环真空泵(5)输出端和控制阀丙(17)输出端均与低压缓冲罐(6)连通,低压缓冲罐(6)输出端设有依次连通的过滤器乙(7)、天然气中压压缩机(8)和中压存储罐(9),所述残气排放阀(14)输出端设有残气测量仪(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回收处理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力容器(1)与氮气阀(12)之间设有氮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城赵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