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323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包括进气道、支板火箭、隔离段、第一级燃烧室、第二级燃烧室、尾喷管、第一火箭单元、燃料喷注孔和第二火箭单元,进气道、隔离段、第一级燃烧室、第二级燃烧室和尾喷管依序连接,气流由进气道流入经由隔离段、第一级燃烧室、第二级燃烧室后由尾喷管向外排放;支板火箭及其周围的等离子体发生体和支板燃料喷注点用来提高来流的掺混燃烧效率,并起到引射作用和提供一部分燃料;隔离段将进气道与第一级燃烧室进行稳定隔离布设,用于容纳燃烧室压力作用下形成的预燃激波串,防止气流在进气段发生较大气流波动进而影响燃烧效率,提高进气道与火箭机组单元的匹配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气式组合推进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
技术介绍
火箭基组合循环(Rocket-BasedCombinedCycle,缩写为RBCC)发动机将高推重比的火箭发动机以及高比冲的吸气式冲压发动机有机集成于同一流道内,可兼容引射、亚燃、超燃以及纯火箭模态,实现宽速域和大空域的高性能工作。如何保证同一台发动机在如此宽的马赫数范围内实现各个模态的良好工作,以及不同模态间的平稳过渡,是决定RBCC发动机能否成功的关键。这其中,RBCC发动机采用的构型和工作方式又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如何保证火箭布局与冲压发动机流道布局以及燃烧室燃烧组织策略等的合理匹配是研究中的关键技术所在。目前,常用的RBCC发动机结构方案为“可变几何进气道+中置/侧置火箭或液体燃料喷注+固定几何第二级燃烧室+可变几何尾喷管”,且多针对小尺度(进气道捕获面积小于0.1m2)的原理级方案或样机开展相关研究。对于进气道捕获面积介于0.2m2到0.4m2的中等尺度RBCC发动机,燃烧室的燃料喷注穿透深度有限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支板火箭、隔离段、第一级燃烧室、第二级燃烧室、尾喷管、第一火箭单元、燃料喷注孔和第二火箭单元,其中:/n所述进气道、所述隔离段、所述第一级燃烧室、所述第二级燃烧室和所述尾喷管依序连接,气流由所述进气道流入,经由所述隔离段、所述第一级燃烧室、所述第二级燃烧室后由所述尾喷管向外排放;/n所述第一火箭单元设置于所述隔离段与所述第一级燃烧室的连接处,所述燃料喷注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级燃烧室与所述第二级燃烧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火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级燃烧室和所述尾喷管的连接处;/n所述第一级燃烧室为圆柱状,所述第一级燃烧室沿其轴线方向上的竖直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道、支板火箭、隔离段、第一级燃烧室、第二级燃烧室、尾喷管、第一火箭单元、燃料喷注孔和第二火箭单元,其中:
所述进气道、所述隔离段、所述第一级燃烧室、所述第二级燃烧室和所述尾喷管依序连接,气流由所述进气道流入,经由所述隔离段、所述第一级燃烧室、所述第二级燃烧室后由所述尾喷管向外排放;
所述第一火箭单元设置于所述隔离段与所述第一级燃烧室的连接处,所述燃料喷注孔设置于所述第一级燃烧室与所述第二级燃烧室的连接处,所述第二火箭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级燃烧室和所述尾喷管的连接处;
所述第一级燃烧室为圆柱状,所述第一级燃烧室沿其轴线方向上的竖直截面的外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级燃烧室用于完成引射模态下火箭射流与引射空气之间的快速掺混以及超燃模态下的高效燃烧;
所述尾喷管沿气流的流出的方向呈扩口状,由所述尾喷管提高所流出的气流流速;
所述支板火箭置于所述隔离段内的中心支板上,所述中心支板上还设置等离子体生成体和支板燃料喷注点,所述等离子体生成体环绕于所述支板火箭的外围所布设,所述支板燃料喷注点环绕于所述等离子体生成体的外围所布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等尺度火箭基组合循环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磊杨一言杨雪赵国军魏祥庚秦飞何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