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4314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扣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弹簧,上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弹簧位于限位槽内,下壳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晶片,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治疗电极和给药贴片,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底端面平行的密封层,密封层与下壳体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密封腔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进气孔,密封层上设置有吸气管和导线管,吸气管连接有负压泵,治疗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晶片均连接有导线,导线位于导线管内。吸附牢固,方便取下,电压稳定,安全性好,药物透入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
技术介绍
超声透皮给药装置是通过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与直流或脉冲电流的电脉作用叠加促使药物粒子透过皮肤或粘膜,进入组织和血液循环,达到药物治疗的目的。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装置的治疗头是超声波的发生、发射以及与机体接触后形成的电流回路,并通过导线与主机连接的装置。目前,现有超声电导透皮给药装置的脉冲电极通常采用金属片。其不足之处在于:由于脉冲电极与皮肤零距离接触,作为脉冲电极的金属片电阻很小,一旦脉冲电极损坏,其输出电压会突然大幅度提升,容易对皮肤造成伤害。另外,现有超声透皮给药装置还存在密封不好以及与皮肤接触不够紧密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接,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弹簧,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槽内,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晶片,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治疗电极和给药贴片,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底端面平行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下壳体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密封层上设置有吸气管和导线管,所述吸气管连接有负压泵,所述治疗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晶片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位于导线管内。作为优化,所述吸气管与导线管均与密封腔连通。r>作为优化,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吸气管孔和导线管孔,所述吸气管孔和导线管孔的边缘均设置有橡胶圈,减少吸气管和导线管的磨损。作为优化,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边缘设置有密封边,所述密封边的截面为圆形,使下壳体更容易吸附在人体皮肤上。作为优化,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治疗电极之间设置有硅胶层。作为优化,所述治疗电极由导电钢片、导电塑料或导电纤维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需要吸附时能够牢牢吸附在皮肤上,需要取下时能够很方便地取下,同时输出电压稳定,安全性较好,药物透入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导线管,4、吸气管,5、给药贴片,6、治疗电极,7、弹簧,8、导线,101、限位槽,201、密封层,202、密封腔,203、超声波换能器晶片,204、进气孔,205、密封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如图1—2所示的定向透药的治疗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接,所述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弹簧7,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限位槽101,所述弹簧7位于限位槽101内,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晶片203,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晶片20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治疗电极6和给药贴片5,所述下壳体2上设置有与底端面平行的密封层201,所述密封层201与下壳体2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202,所述密封腔202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进气孔204,所述密封层201上设置有吸气管4和导线管3,所述吸气管4连接有负压泵,所述治疗电极6和超声波换能器晶片203均连接有导线8,所述导线8位于导线管3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气管4与导线管3均与密封腔202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吸气管4孔和导线管3孔,所述吸气管4孔和导线管3孔的边缘均设置有橡胶圈,减少吸气管4和导线管3的磨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体2的底端面边缘设置有密封边205,所述密封边205的截面为圆形,使下壳体2更容易吸附在人体皮肤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超声波换能器与治疗电极6之间设置有硅胶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治疗电极6由导电钢片、导电塑料或导电纤维材料制成。工作原理: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使用时首先将定向透药的治疗头放至患处,启动负压泵后将下壳体2底端面与皮肤之间的空气从吸气管4排出,使定向透药的治疗头紧贴皮肤,不易掉落;当需要取下时只需用手提起上壳体1,弹簧7被拉长,露出进气孔204后定向透药的治疗头便很容易取下;同时由于治疗电极6采用导电钢片、导电塑料或导电尼龙存在一定的电阻,确保输出电压稳定,安全性较好,治疗电极6通过含有药液的潮湿纤维后达患者皮肤,治疗电极6不容易短路,克服了现有的金属片作为治疗电极6直接接触皮肤,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另外,治疗电极6和超声波换能器晶片203之间采用了硅胶连接,能使治疗头有一定的温升,对药物的透入有帮助。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弹簧,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槽内,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晶片,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治疗电极和给药贴片,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底端面平行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下壳体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密封层上设置有吸气管和导线管,所述吸气管连接有负压泵,所述治疗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晶片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位于导线管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向透药的治疗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分布均匀的弹簧,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弹簧位于限位槽内,所述下壳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开口,开口处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晶片,所述超声波换能器晶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治疗电极和给药贴片,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底端面平行的密封层,所述密封层与下壳体的底端面之间设置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若干进气孔,所述密封层上设置有吸气管和导线管,所述吸气管连接有负压泵,所述治疗电极和超声波换能器晶片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位于导线管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子柔王雷于泽恒张彦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浩歌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