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54314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8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平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连接前后针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解决了涂胶复合的工序增加及化学气味甚至毒性,拉毛和剪毛后也不影响另一面的布面效果和手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割圈绒织物是纬编常见的一种绒类织物,在割圈绒机器上生产,现已广泛应用于家纺和服装等领域。具有手感柔软滑爽、质地细腻、富有弹性、保暖性好等特点,可仿制各种天然毛皮。传统的纬编割圈绒织物在使用过程中受外界条件如摩擦的影响易脱毛,降低了纬编割圈绒产品的舒适性和档次。目前,对纬编割圈绒织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编织工艺、染整工序等方面,也有少量研究在割圈绒织物毛绒固结牢度方面。作为服装用毛绒面料,采用涂胶工艺,将平纹底布与割圈绒织物进行复合,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脱毛问题,同时由于平纹底布的阻隔作用,避免割圈绒织物直接与其他面料间摩擦,也提高了割圈绒织物的保暖性和服用性能,但涂胶工艺增加了后道工序,使织物手感较硬,弹性差,也有一定的化学气味甚至毒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利用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平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连接前后针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解决了涂胶复合的工序增加及化学气味甚至毒性,拉毛和剪毛后也不影响另一面的布面效果和手感。该面料更加立体丰满,手感柔软,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6梳的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GB1编织毛圈,GB2和GB3编织底布,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编基本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在前后针床垫纱,起连接作用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所采用的材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25~40%50~100D涤纶长丝FDY,60~75%75~150D涤纶长丝DTY。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面料单梳组织结构和穿纱方式为:GB1:1-0-0-0/4-4-4-4//,1穿1空;GB2:5-5-5-5/0-0-0-0//,1穿1空;GB3:0-1-1-1/1-0-0-0//,1空1穿;GB4:0-1-0-1/1-0-1-0//,1空1穿;GB5:1-1-1-2/1-1-1-0//,满穿;GB6:1-1-1-0/1-1-1-2//,满穿;或GB1:2-3-3-3/0-0-0-0/2-3-3-3/5-5-5-5//,1穿1空GB2:5-5-5-5/0-0-0-0//,1穿1空GB3:0-1-1-1/1-0-0-0//,1空1穿;GB4:0-1-0-1/1-0-1-0//,1空1穿;GB5:0-0-0-1/1-1-1-0//,满穿;GB6:3-3-3-3/0-0-0-0//,满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GB1梳穿100~200D涤纶长丝,脱圈后形成毛圈,GB2、GB3和GB4梳穿涤纶长丝DTY,GB5、6梳穿涤纶长丝FDY;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单数横列成圈、双数横列衬纬,且GB1成圈时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GB2、GB3、GB5、GB6走编链、衬纬和经平组织,在织物底面形成“硬底板”或“软底板”效应;GB4梳用双针床成圈组织连接前后针床,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平布面或毛绒面均可作为使用正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单梳组织结构所用的组分及搭配比例为:GB1梳:100~200D消光涤纶DTY或消光扁平涤纶FDY;GB2梳:50~100D半光涤纶DTY;GB3梳:50~100D半光涤纶DTY;GB4梳:50~100D半光涤纶DTY;GB5梳:50~100D半光涤纶FDY或阳离子可染涤纶FDY;GB6梳:50~100D半光涤纶FDY或阳离子可染涤纶FDY。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编间隔单面绒面料成品平方米克重为240~420g/m2;织物绒面毛高在2mm-20mm之间可调。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服饰、家纺、家居用品或工艺品。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具有浮雕效应的双针床提花法兰绒织物的方法,以普通涤纶和阳离子可染涤纶为原料,所述方法是所述方法是在6梳的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GB1编织毛圈,GB2和GB3编织底布,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以便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第一横列垫在编织底布的针上,在第二横列垫在不编织的空针上,在第三横列成圈时脱落下来形成毛圈;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编基本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在前后针床垫纱,起连接作用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通过染色即可形成双面异色效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单梳组织结构所用的组分及搭配比例为:GB1梳:100~200D消光扁平涤纶FDY;GB2梳:50~100D半光涤纶DTY;GB3梳:50~100D半光涤纶DTY;GB4梳:50~100D半光涤纶DTY;GB5梳:50~100D阳离子可染涤纶FDY;GB6梳:50~100D阳离子可染涤纶FDY。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料:选择100~200D消光涤纶DTY或消光扁平涤纶FDY、50~100D半光涤纶DTY、50~100D半光涤纶FDY或阳离子可染涤纶FDY;2)整经:将普通涤纶或阳离子涤纶,按门幅和横密要求在电脑拷贝整经机上按一定头份数进行整经;3)织造:采用6梳双针床槽针经编机进行织造,经过织造后获得一面呈平布效应、一面脱圈后呈毛圈效应的经编间隔织物坯布;4)后整理:①拉毛:在专门的拉毛机上进行,使脱圈后形成的毛圈被充分拉出布面且毛圈被拉断形成毛绒;②定形:用定形机定形,烘箱温度为100-160℃,同时控制布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6梳的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GB1编织毛圈,GB2和GB3编织底布,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编基本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在前后针床垫纱,起连接作用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6梳的双针床槽针经编机前针床上采用脱圈法形成毛圈,梳栉GB1、GB2和GB3只对前针床垫纱,GB1编织毛圈,GB2和GB3编织底布,均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梳栉GB5、GB6满穿只在后针床成圈,走经编基本组织形成平布结构;梳栉GB4采用1穿1空的穿纱方式在前后针床垫纱,起连接作用形成经编间隔织物,对毛圈面经后整理强拉毛及剪毛工序后,形成一面平布、一面毛绒的经编间隔织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所采用的材料由下述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构成:25~40%50~100D涤纶长丝FDY,60~75%75~150D涤纶长丝DTY。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单梳组织结构和穿纱方式为:
GB1:1-0-0-0/4-4-4-4//,1穿1空;
GB2:5-5-5-5/0-0-0-0//,1穿1空;
GB3:0-1-1-1/1-0-0-0//,1空1穿;
GB4:0-1-0-1/1-0-1-0//,1空1穿;
GB5:1-1-1-2/1-1-1-0//,满穿;
GB6:1-1-1-0/1-1-1-2//,满穿;

GB1:2-3-3-3/0-0-0-0/2-3-3-3/5-5-5-5//,1穿1空
GB2:5-5-5-5/0-0-0-0//,1穿1空
GB3:0-1-1-1/1-0-0-0//,1空1穿;
GB4:0-1-0-1/1-0-1-0//,1空1穿;
GB5:0-0-0-1/1-1-1-0//,满穿;
GB6:3-3-3-3/0-0-0-0//,满穿。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编间隔单面绒织物,GB1梳穿100~200D涤纶长丝,脱圈后形成毛圈,GB2、GB3和GB4梳穿涤纶长丝DTY,GB5、6梳穿涤纶长丝FDY;GB1编织毛圈梳栉的纱线在单数横列成圈、双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爱兰蒋高明丛洪莲缪旭红马丕波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